一种水稻秸秆还田的施肥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264103B

    公开(公告)日:2021-08-27

    申请号:CN202010141241.3

    申请日:2020-03-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稻秸秆还田的施肥装置,它包含可以与秸秆粉碎农机对接的旋耕机(1);所述旋耕机(1)的两端分别安装有可以与其转动连接配合的支架杆(2),两个支架杆(2)的端部之间设置有可以与其转动连接配合的秸秆导流箱(3),所述旋耕机(1)上焊接固定有第一耳座(4),该第一耳座(4)上安装有可以与其转动连接配合的液压杆(5),所述液压杆(5)的活塞轴端按安装有可以与其转动连接配合的第二耳座(6),该第二耳座(6)焊接固定在秸秆导流箱(3)上。本发明结构简单,能够有效的提高水稻秸秆的腐烂速度的同时,还能够有效的克服在腐烂过程中土壤中大量氮肥被消耗掉后的土壤暂时贫瘠现象。

    一种可堆叠式种子发芽培养箱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077362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364252.6

    申请日:2024-03-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植物种子培养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可堆叠式种子发芽培养箱,包括箱体及培养机构,每组培养机构包括两个角铁、培养箱,两个角铁对称设置在箱体两侧内壁上,培养箱位于两个角铁中间,培养箱上端固定安装有限位边架,限位边架在两侧的角铁上滑动,角铁上端内侧固定设置有滑轨,滑轨内滑动安装有灌水机构,箱体可进行堆叠,该设计便于对种子进行分隔批量培养,优化空间布局,同时设置灌水机构,便于对分隔培养的种子进行针对补水,多余的水分可以经排液机构排出,避免水分过多积聚导致的植物根系腐烂,箱体后侧设有半圆形观察窗,当培养箱置于下侧角铁时,便于采光培养及观察,当培养箱置于上侧角铁时,可对培养箱封闭也能减少环境温度干扰。

    一种土壤磷组分含量的检测方法及其检测试剂盒

    公开(公告)号:CN117368130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479662.7

    申请日:2023-11-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土壤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土壤磷组分含量的检测方法及其检测试剂盒。本发明提供的土壤磷组分含量的检测方法,依次采用水、NaHCO3溶液、NaOH溶液和HCl溶液四种浸提剂,与土壤样品充分震荡提取不同形态的磷,用钼锑抗比色法进行含量的测定,能够检测出土壤中各形态磷素含量,包括活性磷H2O‑P、NaHCO3‑Pi、NaHCO3‑Po,中活性磷NaOH‑Pi、NaOH‑Po,稳定态磷HCl‑P、Residual‑P;本发明将土壤样品采用酸化的过硫酸钾高温消化后测定,能够得到土壤全磷含量。

    耐密、抗倒伏高产大豆氮肥分施控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846976B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210603507.0

    申请日:2022-05-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大豆种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密、抗倒伏高产大豆氮肥分施控制系统,包括:布设在大豆种植坑内土壤氮传感器,用于实现大豆根系周围氮浓度参数的实时反馈;布设在大豆种植坑开口周围的分施控制管路,包括环形施肥管、与环形施肥管通过电磁阀相连的氮肥输送锚杆、与氮肥输送锚杆通过的电磁阀、流量计相连的氮肥供给箱,用于根据土壤氮传感器反馈的大豆根系周围氮浓度参数实现氮肥的按需分施。本发明实现了氮肥的科学按需分施,在避免氮肥浪费的同时,实现大豆的高产。

    一种秸秆还田大垄双行种植方式农药减施增效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956350A

    公开(公告)日:2021-06-15

    申请号:CN202110476951.6

    申请日:2021-04-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农业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秸秆还田大垄双行种植方式农药减施增效的方法,秋季秸秆粉碎后均匀抛撒地表,采用灭茬深松整地机进行作业,形成秸秆垄沟覆盖、垄台待播种状态,秸秆垄沟覆盖可以抑制杂草萌发;春季在垄台上播种行距为45cm的双行,在作物播种后,喷施封闭除草剂时,采用相邻喷头间距为45cm和85cm的非等距的方式布置喷头,喷头距垄台高度为30cm,使相邻45cm的两个喷头喷射出的农药辐射面积恰好完全覆盖相邻45cm的两垄上,相邻85cm的两垄中间位置有20%的面积不喷施农药,同时减少20%的农药使用量;在作物出苗后期喷施与65cm垄距等量的茎叶除草剂,整体减少10%的农药。

    一种水稻秸秆还田的施肥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264103A

    公开(公告)日:2020-06-12

    申请号:CN202010141241.3

    申请日:2020-03-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稻秸秆还田的施肥装置,它包含可以与秸秆粉碎农机对接的旋耕机(1);所述旋耕机(1)的两端分别安装有可以与其转动连接配合的支架杆(2),两个支架杆(2)的端部之间设置有可以与其转动连接配合的秸秆导流箱(3),所述旋耕机(1)上焊接固定有第一耳座(4),该第一耳座(4)上安装有可以与其转动连接配合的液压杆(5),所述液压杆(5)的活塞轴端按安装有可以与其转动连接配合的第二耳座(6),该第二耳座(6)焊接固定在秸秆导流箱(3)上。本发明结构简单,能够有效的提高水稻秸秆的腐烂速度的同时,还能够有效的克服在腐烂过程中土壤中大量氮肥被消耗掉后的土壤暂时贫瘠现象。

    一种土壤中氮组分含量的测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258947A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410296055.5

    申请日:2024-03-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土壤中氮组分含量的测定方法,利用酸解法‑凯氏定氮法测定氮组分技术的试剂盒,属于土壤试验检验测定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测试试剂成分包括K2SO4、CuSO4·5H2O和Se粉混合剂,柠檬酸与水和茚三酮混合剂,经过酸解法后,通过将样品与试剂按一定的体积比混合,使之发生一系列的酶促反应,再将反应物通过凯氏定氮仪测定各氮组分含量。该测定方法将不同氮组分所需试剂化繁为简进行整合,方便测定者在实验中快速、简便的配置不同酸解液所需试剂,进而能够快速、精确测定不同氮组分;并且该方法为测定土壤氮组分简化配药步骤,显著提高了土壤氮组分测定效率,可以进行推广。

    一种大豆高效氮肥施用的方法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918341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310023084.X

    申请日:2023-01-06

    Inventor: 吕晓晨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大豆种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豆高效氮肥施用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获取当前种植地土壤可利用氮含量参数及待种植大豆品种的各生长期所需的氮肥量;S2、基于当前种植地土壤可利用氮含量参数及待种植大豆品种的各生长期所需的氮肥量计算获取大豆各生长期的氮肥施用量;S3、完成氮肥的称取、填充操作,得到填充有不同质量的氮肥的施肥管道;S4、在大豆播种的同时,完成施肥管道的埋设操作,每一行大豆配置一组施肥管道;S5、通过向施肥管道内灌入水实现施肥管道内水溶性高分子薄膜的溶解操作,从而实现氮肥的施用。本发明可以实现氮肥的快速、精准、按需分施,提高大豆对氮肥的利用率,从而达到高产目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