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937264A
公开(公告)日:2016-09-14
申请号:CN201610122217.9
申请日:2016-03-04
Applicant: 上海绿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4B1/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4B1/24 , E04B1/24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可拆式异形立体钢架结构建筑施工工艺,包括基础和地下室及配合管线预埋施工、钢结构施工、机电安装施工和内外装饰施工机设备安装,可拆式异形立体钢架由不同的异形箱型钢结构柱连接组成,异形箱型钢结构柱包括牛腿、隔板、箱型柱本体、节点板、H型钢和柱底板,异形箱型钢结构柱的加工步骤包括隔板的加工、箱型柱本体的加工及装配柱牛腿、节点板及其他零件,装配时利用正公差加放焊接收缩余量,并控制柱中心和楼层标高到螺孔的距离,对有角度牛腿、节点板采用样板进行定位装配,提供了一种方法新颖、施工效率高、施工安全系数高且便于拆卸的异形立体钢架结构建筑施工工艺,满足多种建筑的施工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205184137U
公开(公告)日:2016-04-27
申请号:CN201521016445.5
申请日:2015-12-09
Applicant: 上海绿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IPC: B23K37/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焊接的紧固件装置,包括焊接室,在焊接室的两侧均设置多个固定夹,多个固定夹通过框架连接固定,在焊接室的前方设置有挡片,所述的挡片固定在固定夹之上,挡片的表面开设有两个操作孔,两个成对的防火手套的尾端与操作孔的内缘密封连接,在焊接室的上方设置有视窗,视窗的下端固定于挡片之上。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很好的在焊接时定位钢筋的焊接位置,并且特有的挡板和视窗结构能够解放操作人员的双手,使得焊接的过程更加简单,更加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205422540U
公开(公告)日:2016-08-03
申请号:CN201620164722.5
申请日:2016-03-04
Applicant: 上海绿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IPC: E21B10/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层或岩石的钻进钻头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旋挖钻机的钻头,壳体底部一侧设有连接块,连接块通过铰链连接活门,活门以连接块为支点旋转打开,活门上设有顶部带有倒钩的锁块,锁块设置于壳体内部,锁块的倒钩与锁扣连接,所述的锁扣呈反L形,锁扣顶部与第一连杆底部铰接,第一连杆顶部伸出壳体顶部,壳体内腔设有压板,压板与第二连杆顶部连接,第二连杆顶部伸出壳体顶部。本实用新型通过其结构,尤其是压板和第二连杆的配合可有效解决一般的旋挖钻机钻头用于土质松软的地方工作时,土的排出存在问题。其次,本实用新型中的振动装置还可以帮助钻头更容易地使得土排出,利于施工安全和施工进度。
-
公开(公告)号:CN204969641U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520728939.X
申请日:2015-09-19
Applicant: 上海绿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IPC: A42B1/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施工用安装装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安全防护帽强度增强结构,帽体外表面设有若干作用力转移装置,作用力转移装置由第一受力体和第二受力体上下叠加构成,第一受力体内均布轴向设有若干通孔,第二受力体内设有一阶梯结构受力板,该阶梯结构受力板具有一接触底面及接触底面左右两端的尾板,尾板的厚度小于接触底面的厚度由此构成阶梯结构。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有效将力量分散转移,使收到重物机打时,将其能量分散至帽体的各个部分,使原本集中在一点的压强变成大面积的压强,从而减小对帽体以及人体头部的伤害,有效提高了帽体强度,安全可靠。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易于工业化流程制造,且成本低,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也保障了施工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203865806U
公开(公告)日:2014-10-08
申请号:CN201420312638.4
申请日:2014-06-12
Applicant: 上海绿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IPC: B66B23/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木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用于自动扶梯的螺旋形钢结构,螺旋形钢结构呈半螺旋状,螺旋形钢结构的单体为箱式钢结构,包括顶板、底板、侧板、侧底板、纵向筋板及钢板固定装置,底板呈半口字形,底板中部等距离垂直焊接多个纵向筋板,纵向筋板的上部与顶板水平焊接,在顶板的下部左右两侧分别垂直焊接两个侧板,侧底板一端水平焊接于侧板一端,侧底板另一端焊接固定于底板外侧,钢板固定装置整体呈L字形,分为短边及长边,短边的端部靠近顶板侧焊接凸形钢筋头,长边中部焊接螺栓,螺栓通过倒刺螺母固定在侧板上。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在于:提高了螺旋形自动扶梯的整体稳定性,占用空间小,且造型美观。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