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能二氧化碳热泵温差发电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425911A

    公开(公告)日:2022-12-02

    申请号:CN202210915481.3

    申请日:2022-07-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太阳能二氧化碳热泵温差发电系统,包括太阳能二氧化碳热泵子系统、太阳能光伏发电子系统、太阳能PV/T蒸发器以及温差发电子系统。本发明将太阳能光伏光热一体化模块(即PV/T蒸发器)作为热泵的蒸发器,相对于传统的空气源蒸发器具有更高的综合性能,并可额外收获电能;巧妙利用了二氧化碳热泵高温端及低温端大温差的特点,并将其与温差发电技术结合,在不降低热泵性能的前提下,可额外获得电能;使用空气源作为补充,与太阳能结合,可实现全天候工作,克服太阳能的间歇性的缺点。

    一种含直流变频热泵的光伏制氢储能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070264A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10955665.1

    申请日:2024-07-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直流变频热泵的光伏制氢储能系统,涉及光伏发电制氢技术领域,包括,光伏系统、MPPT控制器系统、PEM制氢系统、储能系统、热泵系统以及控制系统。通过整合光伏发电、PEM制氢、储能及直流变频热泵技术,利用双向DC/DC控制器和超级电容器稳定电压,应对电力波动,通过自适应控制优化功率分配,集成超级电容器调节负荷,实现PEM制氢的最大功率跟踪,系统具备五种工作模式,灵活适应不同条件,降低成本,避免过度定制,实现了多条件下能源高效转换与利用,可按需扩展,满足多样场景与能源需求。

    一种基于储氢余热回收的冷热电三联产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992901A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10629105.8

    申请日:2022-06-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储氢余热回收的冷热电三联产系统,包括第一级压缩机以及热电发电装置,热电发电装置的内部分别设有热介质通道、冷介质通道以及位于热介质通道与冷介质通道之间的热电模块;其中,第一级压缩机的高温氢气出口接入热介质通道的热介质输入端口,并通过热介质通道的出口将经热电降温处理后的氢气输送至换热器;冷介质通道的冷介质输入端口与冷却介质供应单元连接,同时冷介质通道的出口接入冷介质回收单元中;热电模块在热介质和冷介质所形成的温差作用下产生可储存的电能,换热器对接收到的氢气进行换热降温处理;本发明实现了冷却、发电以及热供应三联产的储氢余热回收效果。

    聚光型PV/T换热器、聚光型PV/T热泵系统及其热泵运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031436A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申请号:CN202210628868.0

    申请日:2022-06-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光型PV/T换热器、聚光型PV/T热泵系统及其热泵运行方法,包括接入蓄电池的光伏组件以及位于光伏组件外周且沿光伏组件的正面向上延伸的聚光单元,其中,光伏组件的背面通过吸热板与微通道换热单元的表面A导热连接,且微通道换热单元的表面B与空气换热单元导热连接;微通道换热单元设有用于制冷工质流通的工质流道,工质流道接入外部热泵系统,使得聚光型PV/T换热器选择性作为蒸发器或冷凝器;本发明有效提高了太阳能辐射的热流密度、单位面积太阳能发电转化效率以及吸收利用率,且在应用时能够实现综合利用太阳能以及空气源,在夜间没有太阳辐照时也可以单独从空气中获取热量,实现全天持续制热;还可根据制冷需要实现制冷功能。

    一种聚光型蓄热式光伏光热空气集热器

    公开(公告)号:CN216531236U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123254989.3

    申请日:2021-12-1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聚光型蓄热式光伏光热空气集热器,其包括框体、聚光器和集热组件,聚光器位于所述框体顶部,集热组件包括位于所述框体内部的光伏组件以及位于所述光伏组件下部的蓄热组件,所述光伏组件与蓄热组件之间形成通道,所述框体一侧开设有进气口,所述框体另一侧开设有出气口。本实用新型既能够降低光伏发电的成本,同时聚光器还可以提高太阳辐射的热流密度,提高单位面积的太阳能转换利用效率以及吸收利用率,增大集热器出气口的温度调节范围。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