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土壤及地下水修复的可调节修复井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804717A

    公开(公告)日:2020-10-23

    申请号:CN202010625818.8

    申请日:2020-0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土壤及地下水修复的可调节修复井系统,包括井盖、井体、可调伸缩管和高压药剂注入管;井体包括作为内壁的预制筛管和作为外壁的封孔段、过滤段;可调伸缩管竖直设置于井体内中心位置采用液压驱动,包括最少两根可伸缩管件;每一可伸缩管件的靠近下端的外壁均设有封隔器;所有封隔器均通过控制软管与外部液压控制设备连接,由外部液压控制设备驱动膨胀;高压药剂注入管下部对应每一封隔器下方的位置均设有出药口;井体底部设有潜水泵;潜水泵通过抽出管路与地面抽提泵相连。本发明的应用实现了修复药剂注入深度和注入截面的可调节,从而提高修复药剂注入的针对性和精准性,实现精准修复目标。

    基于功能性阻隔的污染场地风险管控协同修复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495948B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010286760.9

    申请日:2020-04-13

    Inventor: 缪周伟 顾小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功能性阻隔的污染场地风险管控协同修复系统;包括污染阻隔、污染修复区和水处理系统。污染场地的周围设有环场沟槽,环场沟槽内设有污染阻隔和污染修复区并采用支撑板分隔;污染修复区位于环场沟槽内的内侧,包括集排水系统、修复填料层、曝气系统和过滤层;集排水系统包括集排水槽,集排水槽沿着污染修复区铺设于环场沟槽底部;集排水槽内设有潜水泵,用于将污染地下水输送至水处理系统;修复填料层设置于集排水槽的上方;曝气系统设置于修复填料层的内侧;过滤层位于曝气系统内侧并采用筛板与曝气系统分隔。本发明实现功能性阻隔修复工艺,从而提高风险管控技术的污染修复功能,实现风险管控与污染修复的协同。

    用于土壤及地下水修复的多层循环井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360052A

    公开(公告)日:2020-07-03

    申请号:CN202010286741.6

    申请日:2020-04-13

    Inventor: 缪周伟 顾小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土壤及地下水修复的多层循环井系统,包括一个及一个以上的注入井;注入井内设有多个沿竖直方向布置的封隔器将注入井分为封隔段、封孔段、注入层和抽出层;每一封隔器均通过竖直设置于注入井中心位置的中间套管固定;且每一封隔器均通过控制内管与外部液压控制设备连接;通电动阀控制循环模式,加强循环扰动,形成多种地下水循环模式,实现多维循环扰动,抽出层和每一注入层的井壁均为包括过滤层的筛管结构;抽出层内设有潜水泵;注入管向每一注入层注入水和修复药剂。本发明可通过化学氧化、化学还原、化学淋洗等药剂的注入对多种污染物进行修复,尤其适合有非水相流体类污染物存在的场地。

    移动式集成土壤修复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064646B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1910485228.7

    申请日:2019-06-05

    Inventor: 缪周伟 顾小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移动式集成土壤修复系统,包括箱形主体;箱形主体的底部设有平台;平台对称设有集水槽和抽曝气槽;抽曝气槽内设有穿孔花管,并设防水透气保护层;平台两端的中心位置均设有支架;支架靠近平台的位置设有加热装置;支架的顶部设有工字钢梁;工字钢梁下面设有若干组传感器,以及轨道式移动喷淋装置;箱形主体内,位于支架的两侧对称设有若干卧式桨叶型搅拌破碎机;箱形主体的顶部设有抽气系统,将箱形主体内的废气排至废气处理设施净化;集水槽将箱形主体内的废水排至污水处理设施净化。箱形主体两侧均设有上开式装料门和下开式卸料门。本发明实现污染土壤修复的快速化、装备化、技术集成和修复过程简约化。

    回转式电助污泥深度脱水系统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626759A

    公开(公告)日:2023-01-20

    申请号:CN202210196850.8

    申请日:2022-03-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回转式电助污泥深度脱水系统;包括环形回转输送装置和电助压榨装置;环形回转输送装置包括水平设置的环形输送转盘;环形输送转盘通过设置在内孔中的机动装置驱动旋转,均布有偶数组竖直设置的柱形污泥储槽;每一柱形污泥储槽均为上方开口的箱形结构,内壁均衬有起排水作用的高强高透水土工织物,且侧壁均设有若干均布的开孔;环形输送转盘轴向的两侧对称的设有两组电助压榨装置;每一电助压榨装置均包括设置在环形输送转盘下方的基础平台,以及通过支撑柱架设在环形输送转盘上方,与基础平台中心同轴的液压推杆。本发明的应用可以实现电助污泥脱水的快速化、装备化、技术集成化和脱水过程简约化,且设备机动性强、运行自动化程度高。

    基于功能性阻隔的污染场地风险管控协同修复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495948A

    公开(公告)日:2020-08-07

    申请号:CN202010286760.9

    申请日:2020-04-13

    Inventor: 缪周伟 顾小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功能性阻隔的污染场地风险管控协同修复系统;包括污染阻隔、污染修复区和水处理系统。污染场地的周围设有环场沟槽,环场沟槽内设有污染阻隔和污染修复区并采用支撑板分隔;污染修复区位于环场沟槽内的内侧,包括集排水系统、修复填料层、曝气系统和过滤层;集排水系统包括集排水槽,集排水槽沿着污染修复区铺设于环场沟槽底部;集排水槽内设有潜水泵,用于将污染地下水输送至水处理系统;修复填料层设置于集排水槽的上方;曝气系统设置于修复填料层的内侧;过滤层位于曝气系统内侧并采用筛板与曝气系统分隔。本发明实现功能性阻隔修复工艺,从而提高风险管控技术的污染修复功能,实现风险管控与污染修复的协同。

    移动式集成土壤修复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064646A

    公开(公告)日:2019-07-30

    申请号:CN201910485228.7

    申请日:2019-06-05

    Inventor: 缪周伟 顾小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移动式集成土壤修复系统,包括箱形主体;箱形主体的底部设有平台;平台对称设有集水槽和抽曝气槽;抽曝气槽内设有穿孔花管,并设防水透气保护层;平台两端的中心位置均设有支架;支架靠近平台的位置设有加热装置;支架的顶部设有工字钢梁;工字钢梁下面设有若干组传感器,以及轨道式移动喷淋装置;箱形主体内,位于支架的两侧对称设有若干卧式桨叶型搅拌破碎机;箱形主体的顶部设有抽气系统,将箱形主体内的废气排至废气处理设施净化;集水槽将箱形主体内的废水排至污水处理设施净化。箱形主体两侧均设有上开式装料门和下开式卸料门。本发明实现污染土壤修复的快速化、装备化、技术集成和修复过程简约化。

    移动式排水板真空联合喷气霹雳泥浆脱水装置及脱水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637803A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410940937.0

    申请日:2024-07-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移动式排水板真空联合喷气霹雳泥浆脱水装置及脱水方法,每一泥浆脱水腔均包括两块移动式排水板,以及围起两块移动式排水板的边缘形成可折叠侧壁的柔性挡泥布;每两块属于同一泥浆脱水腔的移动式排水板相向的面上均设有多个呈柱状的喷气嘴;每一移动式排水板的多个喷气嘴的喷气端均向待脱水泥浆方向凸出,且喷气端均覆盖透水布,使透水布与移动式排水板之间形成间隙作为排水空腔;每一排水空腔在对应相应的移动式排水板边缘的位置均通过抽真空排水口与抽水负压源连接。脱水时,两块移动式排水板,沿水平方向逐渐合拢,并通过喷气嘴喷射圆锥形气体。本发明的应用能够减小泥皮对脱水功效的影响,提高泥浆深度脱水效果。

    用于土壤及地下水修复的可调节修复井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804717B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010625818.8

    申请日:2020-0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土壤及地下水修复的可调节修复井系统,包括井盖、井体、可调伸缩管和高压药剂注入管;井体包括作为内壁的预制筛管和作为外壁的封孔段、过滤段;可调伸缩管竖直设置于井体内中心位置采用液压驱动,包括最少两根可伸缩管件;每一可伸缩管件的靠近下端的外壁均设有封隔器;所有封隔器均通过控制软管与外部液压控制设备连接,由外部液压控制设备驱动膨胀;高压药剂注入管下部对应每一封隔器下方的位置均设有出药口;井体底部设有潜水泵;潜水泵通过抽出管路与地面抽提泵相连。本发明的应用实现了修复药剂注入深度和注入截面的可调节,从而提高修复药剂注入的针对性和精准性,实现精准修复目标。

    基于功能性阻隔的污染场地风险管控协同修复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2093705U

    公开(公告)日:2020-12-08

    申请号:CN202020534563.X

    申请日:2020-04-13

    Inventor: 缪周伟 顾小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基于功能性阻隔的污染场地风险管控协同修复系统;包括污染阻隔、污染修复区和水处理系统。污染场地的周围设有环场沟槽,环场沟槽内设有污染阻隔和污染修复区并采用支撑板分隔;污染修复区位于环场沟槽内的内侧,包括集排水系统、修复填料层、曝气系统和过滤层;集排水系统包括集排水槽,集排水槽沿着污染修复区铺设于环场沟槽底部;集排水槽内设有潜水泵,用于将污染地下水输送至水处理系统;修复填料层设置于集排水槽的上方;曝气系统设置于修复填料层的内侧;过滤层位于曝气系统内侧并采用筛板与曝气系统分隔。本实用新型实现功能性阻隔修复工艺,从而提高风险管控技术的污染修复功能,实现风险管控与污染修复的协同。(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