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221666A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410177225.8
申请日:2024-02-08
Applicant: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IPC: C07D417/04 , C09K11/06 , G01N21/6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荧光纳米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具有式I所示结构的近红外聚集诱导发光分子及其季铵盐结构衍生物,上述发光分子及季铵盐结构衍生物在DMSO等极性有机溶剂中显示出弱的TICT型分子发光,在水溶液和固态等聚集状态下显示出较强的近红外聚集诱导荧光,可用于制备荧光探针和生物成像试剂。#imgabs0#
-
公开(公告)号:CN113831287A
公开(公告)日:2021-12-24
申请号:CN202111239045.0
申请日:2021-10-25
Applicant: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IPC: C07D221/14 , C09K11/06 , G01N21/6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活性端的萘酰亚胺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化合物以1,8‑萘二甲酰胺为吸电子体,以9,9‑二甲基芴为给电子体,通过改变分子酰胺位的基团使之具有聚集诱导发光性能,其结构式如下所示:其中,R选自酚或氨基醇,该系列化合物在溶液中发光很弱,但在聚集状态下显示出强烈的绿色荧光,表现出明显的聚集诱导发光性质;同时,该系列化合物在不同极性的溶剂中显示出不同颜色的荧光,具有明显的溶剂效应;该系列化合物结构具有羟基活性端,可以通过成酯、成醚反应引入探针识别单元、亚细胞定位单元等,实现在荧光探针、亚细胞成像等应用领域的拓展,故本发明的化合物可用于细胞成像。
-
公开(公告)号:CN117946069A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310346008.2
申请日:2023-04-03
Applicant: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IPC: C07D401/04 , C09K11/06 , G01N21/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特异性人血清蛋白检测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蛋白检测荧光探针技术领域。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N‑(4’‑吡啶基)‑4‑(3’‑甲硫基苯胺基)‑1,8‑萘酰亚胺、碘甲烷溶于丙酮溶液中,经加热反应,后处理得N‑(4’‑对甲基吡啶)‑4‑(3’‑甲硫基苯胺基)‑1,8‑萘酰亚胺。该荧光探针结构为基于4‑位N原子取代的1,8‑萘酰亚胺有机小分子,其结构中具有甲硫基苯胺和吡啶盐片段,甲硫基苯胺可以实现萘酰亚胺聚集诱导发光,而吡啶盐片段提供了分子较好的水溶性,并且其正电性可与负电的HSA实现静电相互作用,从而输出增强型的发光信号。该探针在多种缓冲溶液和实际尿样中均显示出对HSA的高选择性、高灵敏度响应。
-
公开(公告)号:CN116332847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310279996.3
申请日:2023-03-21
Applicant: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IPC: C07D221/14 , C07D401/04 , C09K11/06 , G01N21/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含甲硫基的AIE活性萘酰亚胺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精细化工技术领域。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4‑氨基芳烃和4‑溴‑1,8‑萘二甲酸酐在无水乙醇加热、后处理条件下生成4‑溴‑1,8‑萘酰亚胺衍生物;b1、4‑溴‑1,8‑萘酰亚胺衍生物和甲硫基酚、碳酸铯经乙腈加热、后处理条件下生成4‑位含甲硫基酚单元的1,8‑萘酰亚胺衍生物;b2、4‑溴‑1,8‑萘酰亚胺衍生物和甲硫基苯胺、碳酸铯、双(三苯基磷)二氯化钯(II)、三苯基膦在干甲苯加热、后处理条件下生成4‑位含甲硫基苯胺单元的1,8‑萘酰亚胺衍生物。本发明具有不同光谱,在四氢呋喃等有机溶剂中发光很弱,在水溶液和固态等聚集状态下显示出强烈的绿色荧光和橙红色荧光,表现出明显的聚集诱导发光性质。
-
公开(公告)号:CN116332847B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310279996.3
申请日:2023-03-21
Applicant: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IPC: C07D221/14 , C07D401/04 , C09K11/06 , G01N21/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含甲硫基的AIE活性萘酰亚胺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精细化工技术领域。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4‑氨基芳烃和4‑溴‑1,8‑萘二甲酸酐在无水乙醇加热、后处理条件下生成4‑溴‑1,8‑萘酰亚胺衍生物;b1、4‑溴‑1,8‑萘酰亚胺衍生物和甲硫基酚、碳酸铯经乙腈加热、后处理条件下生成4‑位含甲硫基酚单元的1,8‑萘酰亚胺衍生物;b2、4‑溴‑1,8‑萘酰亚胺衍生物和甲硫基苯胺、碳酸铯、双(三苯基磷)二氯化钯(II)、三苯基膦在干甲苯加热、后处理条件下生成4‑位含甲硫基苯胺单元的1,8‑萘酰亚胺衍生物。本发明具有不同光谱,在四氢呋喃等有机溶剂中发光很弱,在水溶液和固态等聚集状态下显示出强烈的绿色荧光和橙红色荧光,表现出明显的聚集诱导发光性质。
-
公开(公告)号:CN116332848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310311258.2
申请日:2023-03-24
Applicant: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IPC: C07D221/14 , C09K11/06 , G01N21/64 , H10K85/6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共振能量转移型红光聚集诱导发光分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精细化工技术领域。它以具有聚集诱导发光性质的分子为能量给体,以聚集态猝灭红光或近红外染料为能量受体,二者通过刚性连接单元连接;通过AIE分子作为能量给体,将光谱匹配的非AIE型荧光团转变为AIE活性荧光团。AIE型荧光分子通过加蓝光AIE分子苯基萘酰亚胺的引入,使得制备分子在聚集状态下仍然保持着氰基乙烯基三苯胺片段的特征红光发射。且通过能量转移机制,实现激发光到发射光的大Stokes位移,具有分子结构灵活性高、分子合成简单、反应条件温和、聚集态发光性能好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4436948A
公开(公告)日:2022-05-06
申请号:CN202210057869.4
申请日:2022-01-19
Applicant: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IPC: C07D213/38 , C09K11/06 , G01N21/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具有聚集诱导发光效应的二吡啶三苯胺醛荧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二吡啶三苯胺醛荧光材料,以三苯胺为发色团核心,以两个吡啶和一个醛基为封端单元,具有所示的化学结构,由三苯胺依次经过vilsmeier反应、碘取代反应和Suzuki反应得到。本发明的二吡啶三苯胺单醛荧光材料具有多个不同性质的超分子作用位点,对指纹分泌物、油脂等亲和性高,具有合成简单、反应条件温和、聚集态发光性能好等特性,通过其构建一类聚集诱导发光指纹显影剂,经502胶熏显和粉末成像方式可以实现在多种基质面上潜指纹成像,且成像分辨率高。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