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电驱动变形机翼的离散滑模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474852B

    公开(公告)日:2022-05-31

    申请号:CN202010078231.X

    申请日:2020-02-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压电驱动变形机翼的离散滑模控制方法,包括:(a)根据拉格朗日方程建立压电抑制机翼颤振的耦合动力学模型;(b)根据离散控制、滑模控制以及所述耦合动力学模型,得出压电驱动变形机翼的离散滑模控制控制律,输入电压按照此控制律进行则机翼可从颤振状态在有限时间内转为稳定状态。本发明还对离散滑模控制进行数值仿真。本发明最重要的特征是采用新型压电作动器,有更好的驱动应变,同时机翼翼面能够实现主动控制,从而降低机翼重量、提高机翼可靠性;此外采用离散滑模控制方法设计了离散滑模控制器,有效地抑制了机翼弯曲‑扭转耦合颤振。

    一种可变形机翼及变形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960106A

    公开(公告)日:2021-06-15

    申请号:CN202110365968.4

    申请日:2021-04-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变形机翼及变形方法,包括机身和两机翼部分,每个机翼部分均包括:一号翼,配置有用于驱使一号翼旋转的第一驱动转动关节;二号翼,配置有用于驱使二号翼相对于一号翼旋转的第二驱动转动关节;副翼,配置有用于驱使副翼旋转的第三驱动转动关节;其中,在低速飞行模式下,副翼被折叠于机身的内部,并且一号翼和二号翼展开并组成适应低速飞行模式的飞行翼结构;在高速飞行模式下,一号翼向后倾斜,二号翼以第二驱动转动关节为中心向副翼旋转倾斜,并与旋转出机身之外的副翼接合,使一号翼、二号翼和副翼组成适应高速飞行模式的飞行翼结构。本发明能够通过控制机翼部分的形变状态来灵活地适应高速飞行、低速飞行的场合。

    一种压电驱动变形机翼的离散滑模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474852A

    公开(公告)日:2020-07-31

    申请号:CN202010078231.X

    申请日:2020-02-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压电驱动变形机翼的离散滑模控制方法,包括:(a)根据拉格朗日方程建立压电抑制机翼颤振的耦合动力学模型;(b)根据离散控制、滑模控制以及所述耦合动力学模型,得出压电驱动变形机翼的离散滑模控制控制律,输入电压按照此控制律进行则机翼可从颤振状态在有限时间内转为稳定状态。本发明还对离散滑模控制进行数值仿真。本发明最重要的特征是采用新型压电作动器,有更好的驱动应变,同时机翼翼面能够实现主动控制,从而降低机翼重量、提高机翼可靠性;此外采用离散滑模控制方法设计了离散滑模控制器,有效地抑制了机翼弯曲-扭转耦合颤振。

    一种基于无人机的地下空间探测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093792A

    公开(公告)日:2021-07-09

    申请号:CN202110319716.8

    申请日:2021-03-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无人机的地下空间探测系统,基于无人机硬件平台,地下空间探测系统包括地下空间自主导航系统、视觉识别系统、自抗扰智能飞行控制系统、无人机避障系统和信息处理平台,自抗扰智能飞行控制系统基于双幂次趋近律的积分滑模控制算法和基于自适应神经网络的自抗扰智能控制算法,通过扩张状态观测器调整无人机的飞行路径和飞行角度,实现地下空间的稳定飞行和路径跟踪。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提升探测目标的精准性和特殊视觉环境的适应力、有效抑制滑模控制过程中产生的抖振问题、提高无人机自主导航的准确性等优点。

    一种独立尾缘欠驱动机翼颤振滑模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381496A

    公开(公告)日:2020-07-07

    申请号:CN202010095769.1

    申请日:2020-02-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独立尾缘欠驱动机翼颤振滑模控制方法,根据气动弹性理论建立非线性二维典型翼面气动弹性系统的数学模型;基于线性矩阵不等式以及滑模控制理论设计非线性二维典型翼面气动弹性系统的滑模控制器,所述滑模控制器包含滑模面和控制律两部分;根据滑模面和控制律建立Lypanov函数,通过满足Lypanov稳定性的条件,得到相关的矩阵P和矩阵Q,同时完成了滑模面的设计和系统稳定性证明。本发明的方法能直接推广到处理高维以及多自由度欠驱动气弹系统问题,采用独立尾缘控制,控制面能实现高频摆动,提高了滑模控制在工程上的可应用性,机翼的颤振问题得到极大改善,获得了高精度和高品质的控制性能。

    一种可变形机翼及变形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960106B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2110365968.4

    申请日:2021-04-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变形机翼及变形方法,包括机身和两机翼部分,每个机翼部分均包括:一号翼,配置有用于驱使一号翼旋转的第一驱动转动关节;二号翼,配置有用于驱使二号翼相对于一号翼旋转的第二驱动转动关节;副翼,配置有用于驱使副翼旋转的第三驱动转动关节;其中,在低速飞行模式下,副翼被折叠于机身的内部,并且一号翼和二号翼展开并组成适应低速飞行模式的飞行翼结构;在高速飞行模式下,一号翼向后倾斜,二号翼以第二驱动转动关节为中心向副翼旋转倾斜,并与旋转出机身之外的副翼接合,使一号翼、二号翼和副翼组成适应高速飞行模式的飞行翼结构。本发明能够通过控制机翼部分的形变状态来灵活地适应高速飞行、低速飞行的场合。

    一种浸种破胸催芽温度控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397933A

    公开(公告)日:2022-04-26

    申请号:CN202111583402.5

    申请日:2021-12-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浸种破胸催芽温度控制装置,包括控制器、浸种箱、储水箱和加热器:所述储水箱连接水源、加热器和浸种箱,所述储水箱与浸种箱之间通过输水管路进行连接,所述浸种箱连接加热器,所述浸种箱中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和水位传感器,所述控制器根据设定的程序执行指令控制其它装置工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温度设定精确、可实时控制等优点。

    一种可折叠机翼的飞行器

    公开(公告)号:CN213921455U

    公开(公告)日:2021-08-10

    申请号:CN202022693333.0

    申请日:2020-11-1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折叠机翼的飞行器,包括机身、一号机翼、二号机翼和副翼,其特征在于:一号机翼的一侧与机身活动连接,一号机翼的另一侧与二号机翼活动连接,副翼与机身之间活动连接,一号机翼的中间部分设有镂空腔,二号机翼可沿一号机翼的一侧翻转折叠进入一号机翼的镂空腔内。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飞行器可以在低速飞行模式与高速模式之间进行切换,极大的挺高了飞行器的机动性。

    一种可调节装配式供热管道

    公开(公告)号:CN216519975U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122538984.7

    申请日:2021-10-2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安装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可调节装配式供热管道,包括外部包裹管道,所述外部包裹管道顶部设置有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两侧设置有连接座,所述固定底座顶部活动连接有上部固定件,所述固定底座和所述上部固定件两侧均设置有连接块,所述固定底座和所述上部固定件中间位置均设置有弧形承托座。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外部包裹管道内设置绝热层,可以阻断管道系统热量向冻土地层中的散失,从而降低管道系统能耗,保护冻土层热平衡,并且通过组合管道相对接的安装方式,可以根据不同的地形选择适合的安装数量,各外部包裹管道之间设置的连接圈方便了其安装和拆卸。

    一种具有运动数据记录功能的智能网球拍

    公开(公告)号:CN218357219U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2222742539.7

    申请日:2022-10-18

    Inventor: 孙庆 袁家信 杨慧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运动数据记录功能的智能网球拍,属于体育器械技术领域,一种具有运动数据记录功能的智能网球拍,包括网球拍主体,网球拍主体的底部固定有拍柄,拍柄的底部开设有插接槽,拍柄的底部安装有壳体,壳体的顶部设有于插接槽向匹配的插接头,插接头上设有插接组件,壳体的内部底端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内部安装有陀螺仪传感器,它可以实现在使用人员进行持拍击球的过程中,对使用人员的击球数据、击球方式以及运动轨迹进行监测并记录存储,有利于提高使用人员的击球水平和锻炼效果,且在壳体损坏时,能够对壳体进行快速安装和拆卸,不影响使用人员的正常锻炼,使用方便。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