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孔硒-氧化锌核壳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404859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561455.0

    申请日:2024-1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孔硒‑氧化锌核壳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与其在抗菌药物中的应用。制备方法为:制备Cu2‑xSe正己烷分散液;制备Se@SiO2纳米核壳粒子;将Se@SiO2纳米核壳粒子分散于乙醇中制成Se@SiO2乙醇分散液;将NaOH、醋酸锌与乙醇混匀,再加入Se@SiO2乙醇分散液,搅拌、超声、加热反应、离心、洗涤,制得硒‑氧化锌核壳纳米复合材料。本发明发挥了硒与氧化锌的协同抗菌作用,硒‑氧化锌核壳纳米复合材料,到达指定位置后,氧化锌分解,被氧化锌封堵的孔道开放,纳米硒通过孔道可以缓释出来,和氧化锌发挥协同抗菌作用,并且硒缓释降低了纳米硒的毒副作用,具有长效抗菌作用。

    一种硫钼铜纳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8354911A

    公开(公告)日:2018-08-03

    申请号:CN201810356031.9

    申请日:2018-04-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硫钼铜纳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硫钼铜纳米粒子是由聚乙烯吡咯烷酮修饰CuMo2S3纳米颗粒形成的。本发明的CuMo2S3纳米粒子有很强近红外吸收,通过808nm近红外激光照射,能够进行光热治疗和光动力治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三元化合物纳米粒子不仅能提供优异的光热治疗效果,还能够结合光动力治疗,实现光热/光动力协同治疗癌症。

    一种偶联叶酸靶向的纳米复合粒子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6963744A

    公开(公告)日:2017-07-21

    申请号:CN201710092434.2

    申请日:2017-02-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偶联叶酸靶向的纳米复合粒子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的纳米复合粒子以聚苯乙烯为内核,以壳聚糖为外壳,外壳的外表面上包覆有Au纳米颗粒及Fe3O4纳米粒子,并接枝有靶向试剂叶酸,还负载有光热试剂吲哚菁绿;所述的纳米复合粒子用作红外光热试剂、药物载体、CT成像造影剂、磁共振成像造影剂或荧光成像造影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偶联叶酸靶向的纳米复合粒子在CT成像、核磁成像、荧光成像和光热治疗方面具有广大的应用前景,可以将光热试剂靶向传输到肿瘤部位,在减小对正常组织和细胞毒副作用同时,可有效杀死癌细胞,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在促进精准诊断和增强光热治疗(PTT)癌症功效方面有着巨大潜力。

    一种胭脂虫红色素树脂纯化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540158B

    公开(公告)日:2015-08-05

    申请号:CN201210240064.X

    申请日:2012-07-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胭脂虫红色素树脂纯化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胭脂虫红色素提取液;(2)对胭脂虫红色素提取液进行预处理,得到胭脂虫红色素浓缩液;(3)将胭脂虫红色素浓缩液通过大孔树脂进行吸附,得到吸附有胭脂虫红色素的大孔树脂;(4)对吸附有胭脂虫红色素的大孔树脂进行洗脱,收集洗脱液;(5)将洗脱液浓缩、干燥即得胭脂虫红色素。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工艺简单易行,大孔树脂可以多次使用,环保节能,原料易得且价廉,本发明得到的胭脂虫红色素中胭脂虫红酸的含量大于55wt%,能满足一般食品等行业需求。

    一种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氧化镍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553151A

    公开(公告)日:2014-02-05

    申请号:CN201310476162.8

    申请日:2013-10-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氧化镍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四水合乙酸镍溶解于乙二醇和水的混合液中,搅拌后加入葡萄糖,再继续搅拌,制得混合溶液;(2)将上述混合溶液倒入水热反应釜中,保持80%填充度,100-200℃下反应2-48小时,然后冷却水热反应釜至室温,得到反应产物;(3)离心步骤(2)所得反应产物,并洗涤、干燥,将干燥后的样品煅烧,即得到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氧化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制备得到的NiO电极材料为多孔花状结构,不仅具有较高比电容,同时具有良好的电化学稳定性,是一种优良的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