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高轨非零倾角卫星在轨健康监测轨道设计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255109B

    公开(公告)日:2022-10-21

    申请号:CN202110475830.X

    申请日:2021-04-29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针对高轨非零倾角卫星在轨健康监测轨道设计方法及系统,利用飞行器上携带的光学监测设备对我国高轨卫星进行观测,可实现对我国卫星的外观、姿态、轨位进行监测,同时对我国卫星附近的失效卫星以及空间碎片进行观测,防止发生碰撞。首先根据我国主要高轨卫星的集中区域来确定在轨健康监测飞行器的工作区域;监测过程中,飞行器利用轨道高度差进行漂移,根据监测飞行器携带的探测器监测范围,设计飞行器的部署轨道,确保可对区域内非0°倾角卫星实施健康监测;完成区域观测后,监测飞行器通过升轨或降轨的方式反向漂移,以实现对区域高轨卫星对地面和背地面的全面健康监测。

    一种基于多约束条件下的航天器双筒并联结构承载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967393A

    公开(公告)日:2018-04-27

    申请号:CN201711285993.1

    申请日:2017-12-07

    Abstract: 一种基于多约束条件下的航天器双筒并联结构承载设计方法,包括步骤:建立承力筒整体结构的有限元模型;对有限元模型进行静力学分析,提取内筒、外筒的最大应力;对有限元模型进行动力学分析,通过模态有效因子追踪承力筒整体结构的纵向、横向、扭转的第一阶主频率;以承力筒整体结构重量最小化为目标,将预先设置的应力许可约束条件和频率约束条件对承力筒整体结构进行优化分析,获得承力筒的质量;在获得承力筒质量的基础上,对承力筒进行载荷分析;对外筒、内筒的承载比例进行分配,实现外筒、内筒的联合承载。实现资源配置优化,同时,使外筒和内筒的联合能实现大型有效载荷的联合承载。

    中空的大承载强机动航天器构型

    公开(公告)号:CN107651221A

    公开(公告)日:2018-02-02

    申请号:CN201710629653.X

    申请日:2017-07-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4G1/402 B64G1/22 B64G1/6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中空的大承载强机动航天器构型,包括:载荷舱、推进舱和仪器舱,其中所述载荷舱位于航天器中央轴线位置,所述载荷舱穿过所述推进舱和仪器舱的中央轴线,所述载荷舱的内部为前后敞开的圆柱体空间,贯通于航天器整体,用于承载需要布局在航天器中间位置的大型空间载荷;所述推进舱位于所述载荷舱外部,所述仪器舱位于所述推进舱上方。本发明构型在航天器中心轴线位置预留较大的空间,用于安装具有细长外型的大体积、大质量载荷系统,能够有效降低航天器整体高度和质心高度,并减小航天器质心横向偏差,为载荷和航天器均提供了较好的力学环境。

    一种小型颗粒阻尼式刚性减冲击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325089A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210910094.0

    申请日:2022-07-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小型颗粒阻尼式刚性减冲击装置,包括:金属转接支架、蜂窝夹层结构板和颗粒阻尼器。减冲击装置设置于火工品与电气设备安装位置之间,用于对火工品起爆时产生的冲击应力波进行衰减,降低到达电气设备处的冲击条件。可在航天器上太阳电池阵与舱体间的狭小空间内进行安装,通过颗粒阻尼耗能特性和增加应力波传递路径复杂度来衰减冲击能量,为刚性连接形式,不降低连接刚度,不影响安装精度。

    一种航天器结构轻量化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844621A

    公开(公告)日:2018-03-27

    申请号:CN201710638239.5

    申请日:2017-07-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航天器结构轻量化评价方法,用于对航天器结构设计方案的轻量化程度进行评价。本方法综合考虑了航天器构型、受力、质心位置、器箭接口尺寸和整星刚度等多种因素对结构设计的影响,将航天器轴向力求解经验方法与结构质量、刚度指标要求相结合,给出航天器结构轻量化系数,消除了构型、受力等因素的差异化对结构轻量化设计的影响,避免了传统采用结构质量大小或占比大小对航天器结构轻量化方案进行评价的局限性,提供了一种从总体角度评价航天器结构轻量化设计的方法,适用于对器箭接口位于底部的航天器结构轻量化设计方案进行评价。

    一种类壁虎仿生干黏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979030A

    公开(公告)日:2014-08-13

    申请号:CN201410199870.6

    申请日:2014-05-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类壁虎仿生干黏附装置,包括一主结构,上端同轴连接一上部结构,上部结构的上端面周向上均布有四个滑孔,每个滑孔连接有包括导管、基座、钢丝和黏附部分的黏附结构;导管一端伸进滑孔内另一端连接基座;基座下端通过一弹性支撑结构平行设置在主结构上;黏附部分设置在基座的上端面上,钢丝穿过导管两端连接黏附部分和滑孔的底部。主结构的下端面上设置有相连的旋转电机和转盘,转盘通过拉线与基座相连。本发明即满足了黏附时实现预载以及与黏附面之间的相对滑动的要求,又满足了脱附时实现黏附材料与黏附面之间达到30°的要求,具有吸附力较大、黏附效果好、操作方便、能够重复使用、使用范围广的优点。

    一种内置式可伸缩着陆缓冲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03661965A

    公开(公告)日:2014-03-26

    申请号:CN201310591811.9

    申请日:2013-11-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内置式可伸缩着陆缓冲机构,包括第一级活塞筒、第二级活塞筒、第三级活塞筒和第四级活塞筒。第一级活塞筒内设置有与其顶部相连的气腔,气腔的下端设置有一油腔,气腔与油腔之间设置有溢流阀;第二级活塞筒上端开口且设置在第一级活塞筒内,下端连接缓冲部件,且其内设置有一缓冲材料;第一级活塞筒和第二级活塞筒位于第三级活塞筒内,并可在其内部上下移动和锁定;第四级活塞筒连接在第三级活塞筒的顶部上,其内设置有一推杆,推杆的下端设置在气腔内部分底部上。本发明采用油气缓冲方式,能够吸收很高的冲击能量,同时与铝蜂窝压溃吸能相配合,缓冲效果会更加高效。另外本发明还具有展开锁定功能,可反复使用。

    一种航天器结构轻量化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844621B

    公开(公告)日:2021-03-09

    申请号:CN201710638239.5

    申请日:2017-07-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航天器结构轻量化评价方法,用于对航天器结构设计方案的轻量化程度进行评价。本方法综合考虑了航天器构型、受力、质心位置、器箭接口尺寸和整星刚度等多种因素对结构设计的影响,将航天器轴向力求解经验方法与结构质量、刚度指标要求相结合,给出航天器结构轻量化系数,消除了构型、受力等因素的差异化对结构轻量化设计的影响,避免了传统采用结构质量大小或占比大小对航天器结构轻量化方案进行评价的局限性,提供了一种从总体角度评价航天器结构轻量化设计的方法,适用于对器箭接口位于底部的航天器结构轻量化设计方案进行评价。

    基于多约束条件下的航天器双筒并联结构承载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967393B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1711285993.1

    申请日:2017-12-07

    Abstract: 基于多约束条件下的航天器双筒并联结构承载设计方法,包括步骤:建立承力筒整体结构的有限元模型;对有限元模型进行静力学分析,提取内筒、外筒的最大应力;对有限元模型进行动力学分析,通过模态有效因子追踪承力筒整体结构的纵向、横向、扭转的第一阶主频率;以承力筒整体结构重量最小化为目标,将预先设置的应力许可约束条件和频率约束条件对承力筒整体结构进行优化分析,获得承力筒的质量;在获得承力筒质量的基础上,对承力筒进行载荷分析;对外筒、内筒的承载比例进行分配,实现外筒、内筒的联合承载。实现资源配置优化,同时,使外筒和内筒的联合能实现大型有效载荷的联合承载。

    一种航天器遮光释气装置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079143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184392.1

    申请日:2024-08-27

    Abstract: 一种航天器多功能遮光释气装置,包括开有释气孔的管状结构和法兰结构:遮光罩为翻边盖板结构,其中,盖板为平面,翻边为沿盖板外缘曲线加工形成的侧立短边结构,遮光罩覆盖于管状结构开有释气孔的一端;法兰结构位于管状结构的另一端,为契合承力筒弧度的法兰结构,用于将本装置紧密贴合在承力筒外壁上;该遮光释气装置采用一体成型的加工方式,具有一体化、多功能、结构简单、轻量化、便于安装等优点,在航天器上得到了较好地应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