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块化光伏储能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5429177B

    公开(公告)日:2019-03-12

    申请号:CN201510942945.X

    申请日:2015-12-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模块化光伏储能系统,其中:储能电池单元的输出端与半桥模块的直流母线输入端相连,构成储能单元;多个储能单元交流输出侧串联后与连接电抗串联构成一相的半桥臂,两个半桥臂串联构成一相的整个桥臂,如此三个桥臂构成三相;三个桥臂的上端相连接,构成光伏储能系统的直流母线正端,三个桥臂的下端相连接,构成光伏储能系统的直流母线负端,三相上下两个桥臂的连接点即三个桥臂的三个中点引出构成光伏储能系统的交流端口;光伏组串的输出正负端分别与光伏储能系统的直流母线正负端相连以传递电压。本发明基于模块化多电平结构,具有交流、直流和电池三个端口,可同时连接光伏组件、储能电池和交流电网。

    一种多孔高分子增强的全氟磺酸树脂复合膜的制备新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3159973B

    公开(公告)日:2015-01-14

    申请号:CN201310109585.6

    申请日:2013-03-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70/5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复合膜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用高分子膜的制备新方法。本发明利用全氟磺酸树脂前驱体溶液疏水性特点,克服了传统工艺直接将亲水性PFSA溶液与疏水性增强材料复合过程中产生的相容性问题,成功制备出了高性能的多孔高分子增强的PFSA复合膜。其制备方法包括:1)PFSA前驱体溶液的制备;2)前驱体溶液与增强材料的复合;3)负载膜的热处理;4)转型及净化处理获得多孔高分子增强的PFSA复合膜。本发明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简单有效的特点,特别适合于工业化大规模应用,其制备的复合膜质子传导能力强,阻气体渗透能力强,电池性能表现达到了商业Nafion?NRE211水平。

    一种多孔高分子增强的全氟磺酸树脂复合膜的制备新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3159973A

    公开(公告)日:2013-06-19

    申请号:CN201310109585.6

    申请日:2013-03-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70/5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复合膜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用高分子膜的制备新方法。本发明利用全氟磺酸树脂前驱体溶液疏水性特点,克服了传统工艺直接将亲水性PFSA溶液与疏水性增强材料复合过程中产生的相容性问题,成功制备出了高性能的多孔高分子增强的PFSA复合膜。其制备方法包括:1)PFSA前驱体溶液的制备;2)前驱体溶液与增强材料的复合;3)负载膜的热处理;4)转型及净化处理获得多孔高分子增强的PFSA复合膜。本发明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简单有效的特点,特别适合于工业化大规模应用,其制备的复合膜质子传导能力强,阻气体渗透能力强,电池性能表现达到了商业Nafion®NRE211水平。

    一种模块化光伏储能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5429177A

    公开(公告)日:2016-03-23

    申请号:CN201510942945.X

    申请日:2015-12-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63 H02J3/385 H02M7/5395 H02S40/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模块化光伏储能系统,其中:储能电池单元的输出端与半桥模块的直流母线输入端相连,构成储能单元;多个储能单元交流输出侧串联后与连接电抗串联构成一相的半桥臂,两个半桥臂串联构成一相的整个桥臂,如此三个桥臂构成三相;三个桥臂的上端相连接,构成光伏储能系统的直流母线正端,三个桥臂的下端相连接,构成光伏储能系统的直流母线负端,三相上下两个桥臂的连接点即三个桥臂的三个中点引出构成光伏储能系统的交流端口;光伏组串的输出正负端分别与光伏储能系统的直流母线正负端相连以传递电压。本发明基于模块化多电平结构,具有交流、直流和电池三个端口,可同时连接光伏组件、储能电池和交流电网。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