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表面具有纳米盲孔结构的骨科内植物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1934088A

    公开(公告)日:2011-01-05

    申请号:CN200910195684.4

    申请日:2009-09-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表面具有纳米盲孔结构的骨科内植物,所述的骨科内植物表面具有纳米盲孔结构,所述的骨科内植物最上面是纳米盲孔层,中间是TiO2阻挡层,最下面是Ti基底层。本发明还提供了表面具有纳米盲孔结构的骨科内植物的用途。本发明优点在于:利用纳米化技术在骨科内植物表面制作纳米盲孔结构,具有纳米盲孔结构骨科内植物对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小鼠C3H10T1/2成纤维细胞系的黏附增殖与分化具有促进作用;同时,该表面还对生物膜阳性的表皮葡萄球菌ATCC 35984有明显抑制作用,表现出一定的抗菌作用。综上,表面具有纳米盲孔结构的骨科内植物可提高骨科金属内植物材料表面骨整合及抗菌性能。

    一种蜂窝纤维结构的复合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149688B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010076649.7

    申请日:2020-01-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蜂窝纤维结构的复合陶瓷,包括区划形成多个隔室的胞壁以及填充在隔室内的胞体;胞壁的材质为高韧性陶瓷,胞体的材质为高强度陶瓷;制备过程为制备高强度陶瓷浆料和高韧性陶瓷浆料;在铸造模具中插入石蜡芯占位,在铸造模具中注入高强度陶瓷浆料,待高强度陶瓷浆料固化后,加热使石蜡芯融化流出,形成胞壁和由胞壁围成的隔室;在铸造模具中注入高韧性陶瓷浆料填充隔室的空间,待高韧性陶瓷浆料固化后将得到的具有蜂窝结构的湿坯体;的蜂窝结构的湿坯体经过压制处理、烧结处理得到的蜂窝纤维结构的复合陶瓷。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陶瓷结构可控性能好、强度高、韧性好、高透光和不老化等优点。

    一种表面多孔的医用聚醚醚酮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6178105A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10751622.7

    申请日:2016-08-29

    Inventor: 何国 李秋炎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表面多孔的医用聚醚醚酮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医用聚醚醚酮表面设有直径或宽度为0.01-3mm,深度为0.01-5mm的孔。通过铸造、挤压成型或粉末热压成型工艺制备聚醚醚酮;通过直接铸造、机械加工、激光打孔、激光刻蚀、等离子打孔或等离子刻蚀方法在聚醚醚酮表面造孔。可根据需要在聚醚醚酮表面孔中载入药物。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聚醚醚酮可根据实际需要加工成各种形状,表面孔的分布、形状、深度、大小可根据需要调节。内部实体结构可为聚醚醚酮材料提供足够的力学性能,外部的孔结构可以为骨细胞生长和体液传输提供通道,有利于材料和骨细胞的结合。该材料多孔结构中载入药物,起到预防感染,促进骨生长和愈合的作用。该制备方法具有结构可控,载药方便,药物结合牢固等优点。

    一种焊接LNG船用9Ni钢的低氢型镍基电焊条

    公开(公告)号:CN103769769B

    公开(公告)日:2015-09-16

    申请号:CN201410009501.6

    申请日:2014-01-09

    Inventor: 何国 秦仁耀 王皇

    Abstract: 一种焊接LNG船用9Ni钢的低氢型镍基电焊条,包括纯镍焊芯及裹覆于焊芯表面的药皮,焊芯的成分及其含量(wt%)为:C≤0.02%,S≤0.01%,P≤0.01%,Ni≥99.0%,其余元素含量≤0.50%,各成分总量为100%;药皮中粉料各成分重量百分比为:大理石25~35%,萤石10~21%,金属铬12~28%,金属锰4~10%,钼铁8~16%,钨铁1~6%,铌铁7~15%,有机物0~2%,纯碱0~2%,各成分总量为100%;将各成分的粉料按照比例与占药皮总质量25%~35%的水玻璃均匀混合,送入压涂机内将其裹覆于焊芯上,经过低温烘焙以及高温烘焙后即成。本发明焊接工艺性好,可全位置焊接,其熔敷金属具有较高的屈服强度、较高的抗拉强度以及较好的低温冲击韧性能,-196℃时仍具有较高的低温冲击值。

    半降解钛镁复合微球骨填充医用材料

    公开(公告)号:CN104707169A

    公开(公告)日:2015-06-17

    申请号:CN201510114428.3

    申请日:2015-03-16

    Inventor: 何国

    Abstract: 一种半降解钛镁复合微球骨填充医用材料,为钛镁复合微球,该钛镁复合微球包括采用医用钛或钛合金丝编织成多孔微球,并在该多孔微球中心注入液态镁或镁合金熔液,冷却凝固后形成的钛/镁两相复合材料构成的微球心部以及缠绕型钛多孔层构成的微球表面,该微球表面内包含有为表面生物活性涂覆和药物载入提供的空间,所述钛/镁两相复合材料中的镁在生物环境下进行降解,其降解速度能够调节。本发明提高了骨填充材料的强度和刚度以及生物环境下的高疲劳寿命,保持了优秀的生物相容性和骨传导性,并且通过镁的降解和新骨长入,构造植入体在生物环境下的长期稳定性,同时为载药、载入骨诱导因子等提供了空间和可能性;适合微创情况下的各种骨填充、修复及重建的骨科临床应用。

    医用钛/镁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599560B

    公开(公告)日:2015-04-15

    申请号:CN201310541483.1

    申请日:2013-11-05

    Inventor: 何国 江国峰

    Abstract: 一种医用钛/镁复合材料,其包括有采用医用级的钛丝或钛合金丝,用常规绕制或编织机械制备成设定形状和设定孔隙率的多孔骨架,该多孔骨架中充满了三维贯通的孔隙,其具有能够满足各类骨植入要求的不同孔隙率,然后采用无压浸渗或负压吸铸将医用级的镁或镁合金熔液渗入该多孔骨架的孔隙中,冷却后形成所述医用钛/镁复合材料。本发明结构合理、力学性能优异,在人体植入前期其力学性能可以与人骨很好的相匹配,避免应力屏蔽,植入后随着镁的降解,植入体不断恢复多孔结构,有利于骨传导,能够满足大多数骨填充、骨修复、骨移植应用的要求,适合对强度要求较高的骨植入手术。

    医用多孔复合材料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300945A

    公开(公告)日:2013-09-18

    申请号:CN201310224692.3

    申请日:2013-06-06

    Inventor: 何国 江国峰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F2/28 A61F2002/30001

    Abstract: 一种医用多孔复合材料,其包括有缠绕型多孔基体和覆盖于其上的增强层,所述缠绕型多孔基体由医用的金属丝绕制编织而成,该金属丝之间充满了贯通的孔隙,并且各金属丝的相互搭接处形成节点,该缠绕型多孔基体的孔隙率为30%—90%,所述增强层由医用高分子材料聚合固化于所述金属丝的表面而成,并且将所述节点固定,使所述金属丝在该节点处形成永久的固定连接,该增强层的体积分数为0.5%—30%,所述复合材料的孔隙率为20%—80%。本发明显著提高了其力学性能,与自然骨具有良好的匹配度、优良的骨传导和骨诱导特性,可以在骨替代、骨填充、骨修复等领域中用作为对强度要求较高的骨科植入材料。

    用于人体骨缺损修复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584880B

    公开(公告)日:2013-03-27

    申请号:CN200910053741.5

    申请日:2009-06-25

    Abstract: 一种生物医学工程技术领域的用于人体骨缺损修复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材料包括:纤维多孔钛微球和纳米锶磷灰石层,其中:纳米锶磷灰石层包裹纤维多孔钛微球,所述的纤维多孔钛微球的平均直径为1-2mm,孔径分布为100-800μm,孔隙率为80.0±2.0%。本发明制备所得的用于人体骨缺损修复的材料的孔隙率80.0%±2.0%,孔隙相互连通,抗压强度为15.0~16.0MPa、弹性模量0.90~1.20GPa。

    铜-铝-铜复合板材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205346A

    公开(公告)日:2011-10-05

    申请号:CN201110107822.6

    申请日:2011-04-28

    Abstract: 一种复合材料技术领域的铜-铝-铜复合板材的制备方法,通过将两块经表面清洁预处理的铜合金竖直相对设置,熔化后的铝液浇注到两块铜合金之间得到合金毛坯,将合金毛坯进行热处理,再经轧制得到铜-铝-铜三层复合板,最后将铜-铝-铜三层复合板进行轧后处理得到铜-铝-铜复合板材。本发明解决了铜表面易氧化造成铜/铝界面结合强度低的问题,使铜/铝复合板界面结合强度较直接平面对接轧制最大可提高近3倍。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