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电池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552336B

    公开(公告)日:2013-05-22

    申请号:CN200910132935.4

    申请日:2009-03-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消除电极板端部的活性物质的滑落及移动,并且,抑制电解液的枯竭,防止电极板之间的电短路的发生及电池电容的减少的二次电池。本发明是一种二次电池,其将在正极极板(14)及负极极板的至少一方的包含其活性物质层(14b)部分的截断端部(14d)贴附绝缘带(22A)、(22B),将隔板(23)夹在所述正极极板(14)及负极极板之间,使之相互层叠或卷绕的电极组与电解液一同密闭于电池外装体内,其特征在于,绝缘带(22A、22B)具有糊剂涂敷区域(L2)和糊剂未涂敷区域(L1),将所述绝缘带(22A、22B)以使所述糊剂未涂敷区域(L1)位于电极板(14)的活性物质层(14b)上的中心方向且所述糊剂涂敷区域(L2)的一部分位于所述截断端部(14d)侧的活性物质层(14b)上的方式贴附。

    密封式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335339B

    公开(公告)日:2013-01-09

    申请号:CN200810125485.1

    申请日:2008-06-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在两端具有正极芯体及负极芯体的露出部的密封式电池的电极体中的芯体上电阻焊接集电体时,防止溅射的微尘向电极体的内部移动,且内部短路的发生少,可靠性高的密封式电池及其制造方法。本发明的密封式电池的制造方法包括:形成在两端分别具有多个正极芯体露出部(14)及负极芯体的露出部(15)的密封式电池用电极体(11)的工序;至少所述负极芯体露出部(15)的焊接部位的两面上,隔着在中央部形成有开口(231)的由热熔敷性树脂构成的带(23a)分别抵接负极集电体(181)及负极集电体支承部件(183)的工序;使电流流过所述两侧的负极集电体(181)及负极集电体支承部件(183)而进行电阻焊接的工序。

    密闭电池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154748A

    公开(公告)日:2008-04-02

    申请号:CN200710141076.6

    申请日:2007-08-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K20/10 B23K2101/3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密闭电池的制造方法,即使减少用于焊接的能量也能够获得必要的焊接强度,内部电阻低,还能够防止产生内部短路。本发明的密闭电池的制造方法包括:超声波熔敷工序,其对正极芯体露出部(11)彼此进行超声波熔敷,在正极芯体露出部(11)上形成正极熔敷部(11a),并且对负极芯体露出部(12)彼此进行超声波熔敷,在负极芯体露出部(12)上形成负极熔敷部(12a);电极体形成工序,其对正极熔敷部(11a)照射高能线,在正极熔敷部(11a)上焊接正极集电体,并且对负极熔敷部(12a)照射高能线,在负极熔敷部(12a)上焊接负极集电体,形成电极组的一端部焊接有正极集电体且另一端部焊接有负极集电体的电极体。

    二次电池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552336A

    公开(公告)日:2009-10-07

    申请号:CN200910132935.4

    申请日:2009-03-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消除电极板端部的活性物质的滑落及移动,并且,抑制电解液的枯竭,防止电极板之间的电短路的发生及电池电容的减少的二次电池。本发明是一种二次电池,其将在正极极板(14)及负极极板的至少一方的包含其活性物质层(14b)部分的截断端部(14d)贴附绝缘带(22A)、(22B),将隔板(23)夹在所述正极极板(14)及负极极板之间,使之相互层叠或卷绕的电极组与电解液—同密闭于电池外装体内,其特征在于,绝缘带(22A、22B)具有糊剂涂敷区域(L2)和糊剂未涂敷区域(L1),将所述绝缘带(22A、22B)以使所述糊剂未涂敷区域(L1)位于电极板(14)的活性物质层(14b)上的中心方向且所述糊剂涂敷区域(L2)的一部分位于所述截断端部(14d)侧的活性物质层(14b)上的方式贴附。

    密封式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335339A

    公开(公告)日:2008-12-31

    申请号:CN200810125485.1

    申请日:2008-06-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在两端具有正极芯体及负极芯体的露出部的密封式电池的电极体中的芯体上电阻焊接集电体时,防止溅射的微尘向电极体的内部移动,且内部短路的发生少,可靠性高的密封式电池及其制造方法。本发明的密封式电池的制造方法包括:形成在两端分别具有多个正极芯体露出部(14)及负极芯体的露出部(15)的密封式电池用电极体(11)的工序;至少所述负极芯体露出部(15)的焊接部位的两面上,隔着在中央部形成有开口(231)的由热熔敷性树脂构成的带(23a)分别抵接负极集电体(181)及负极集电体支承部件(183)的工序;使电流流过所述两侧的负极集电体(181)及负极集电体支承部件(183)而进行电阻焊接的工序。

    方形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183735A

    公开(公告)日:2008-05-21

    申请号:CN200710141075.1

    申请日:2007-08-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87 Y10T29/49108

    Abstract: 一种扁平状卷绕电极体的制造时隔板的透气度不会上升且能够实现高放电输出的方形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及其制造方法。本发明的方形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工序:将在细长板状的负极芯体上涂敷有含有负极活性物质的负极混合剂的负极极板、和在细长板状的正极芯体上涂敷有含有正极活性物质的正极混合剂的正极极板,以被隔板相互绝缘的状态卷绕成涡旋状,制作圆筒状卷绕电极体,然后,将所述圆筒状卷绕电极体压扁,成形为扁平状卷绕电极体,对压扁所述圆筒状卷绕电极体而成形为扁平状卷绕电极体的工序进行控制,使得所述扁平状卷绕电极体中的隔板的卷绕起始侧的透气度和卷绕终止侧的透气度的变化率在卷绕起始侧的透气度的55%以下。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