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天线及车辆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905795A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510089827.2

    申请日:2025-01-21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玻璃天线及车辆。玻璃天线包括玻璃本体、天线辐射体及第一功能单元。天线辐射体设于玻璃本体的一个表面上,第一功能单元设于玻璃本体的另一个表面上,并与天线辐射体层叠设置。第一功能单元在天线辐射体的所在面上的正投影覆盖至少部分的天线辐射体,第一功能单元用于改变天线辐射体的辐射能量分布情况。第一功能单元包括至少三个第一子功能单元,相邻的两个第一子功能单元之间间隔设置并耦合,第一功能单元的等效电路包括至少两个第一子等效电路。本申请提供的玻璃天线及车辆有利于改善通信性能。

    一种基于超表面的毫米波主被动一体化相控阵天线

    公开(公告)号:CN119890726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393016.1

    申请日:2025-03-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超表面的毫米波主被动一体化相控阵天线,相控阵天线由主动宽角扫描天线与被动高增益反射天线一体化集成构成,主要包括辐射叠层超表面、隔离墙、刻蚀缝隙的金属地板、腔体谐振抑制墙、主动辐射馈电网络层、被动反射相位调控网络层;辐射叠层超表面位于最上层,主动辐射馈电网络位于下一层,被动反射相位调控网络层位于最下层,辐射叠层超表面层和馈电网络层中间设置金属地板,金属地板上刻蚀缝隙用于激励超表面天线,产生极化辐射特性;主动辐射与被动反射部分极化正交,保证了极化隔离度。本发明实现了主被动一体化天线的创新设计,与传统天线相比,在同一口径下不仅保持了被动高增益反射性能,更实现了主动宽角扫描能力。

    一种宽带智能超表面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890722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077914.6

    申请日:2025-01-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宽带智能超表面,在金属辐射贴片的左右两部分分别增加一开口矩形环金属槽,增加的两个开口矩形环金属槽在金属辐射贴片内开口朝内左右对称放置,这样两个开口矩形环金属槽在智能超表面单元关状态将引入新的频率为f4的谐振模式,从而拓展智能超表面单元的相移范围,增加智能超表面单元的相位带宽。与传统智能超表面相比,本发明宽带智能超表面具有更宽的工作带宽,提升了通信系统的信道容量,支持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更好地抵抗多径干扰和频率选择性衰落,从而提高信号的可靠性和通信质量。本发明宽带智能超表面采用一块即可同时调控宽频带的电磁信号,在应用部署中能有效地节省智能超表面的设计和部署成本。

    一种产生非厄密奇异点并实现波束偏转的器件

    公开(公告)号:CN119890718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411976954.6

    申请日:2024-12-30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产生非厄密奇异点并实现波束偏转的器件,涉及太赫兹人工电磁材料以及太赫兹波波束偏转技术领域,具体包括实现奇异点的周期性挖孔排布阵列,所述实现奇异点材料为硅的介质板,在所述奇异点附近选取不同参数单元可以实现360度的相位覆盖从而实现有效的波束偏转。本发明结构简单,制备工艺简单,实现了太赫兹非厄密奇异点,丰富了现有太赫兹非厄密奇异点的手段,还通过广义斯涅尔定律的相位梯度排布,可以实现透射太赫兹波的波束偏转,在太赫兹波前整形,以及实现太赫兹高灵敏传感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超表面波导结构及毫米波MIMO缝隙波导阵列天线

    公开(公告)号:CN119560752B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510112304.5

    申请日:2025-01-24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超表面波导结构及毫米波MIMO缝隙波导阵列天线。超表面波导结构包括位于层叠设置的第一金属板和第二金属板之间的第一金属条带阵列和第二金属条带阵列;第一金属板和第二金属板之间设有中空槽;第一金属条带阵列设置在第一金属板表面对应于中空槽的两侧;第二金属条带阵列设置在第二金属板表面对应于中空槽的两侧;中空槽任一侧的第一金属条带阵列在垂直于第一金属板的方向上的投影与对应侧的第二金属条带阵列在垂直于第一金属板的方向上的投影嵌合连接;第一金属板、第二金属板、第一金属条带阵列和第二金属条带阵列将电磁波限制在中空槽内传播。条带阵列结构形状复杂度较低,机械加工难度较低,便于在加工过程中保持尺寸稳定性。

    一种基于有源超表面的极化可重构转换器

    公开(公告)号:CN114336077B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210060113.5

    申请日:2022-01-1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有源超表面的极化可重构转换器,该极化转化器单元是由单个超表面单元和一个PIN二极管组成,每个超表面单元由三层金属,三层介质以及连接顶层和底层的金属化过孔构成。通过控制外围电压控制反射波极化状态。反射波可以是共极化波,也可以是交叉极化波。该转换器不仅对线极化波极化可控,对圆极化波也可以极化可控。该结构工作频率范围覆盖X波段,具有较宽的相对带宽,同时在整个带宽以内有较高的转换效率。本发明设计简便,外围控制电压小且控制电路简单,厚度薄,有良好的通用性,通过调整尺寸结构便可设计在不同工作频段内,易于推广应用。其在雷达散射截面缩减,无线通信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一种实现吸收、透射和反射极化转换的可重构超表面

    公开(公告)号:CN119852727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510145852.8

    申请日:2025-02-10

    Inventor: 杨锐 张硕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实现吸收、透射和反射极化转换的可重构超表面,超表面单元包括分别印制有多边形相变材料和多边形相变材料环、交替排布的第一相变材料条带和金属条带、周期性排布的多个极化转换金属单元和与第一相变材料条带和金属条带空间交叉的第二相变材料条带的四块介质板。当电磁波从上照射时,第一相变材料为金属态,第二相变材料为介质态或金属态,超表面展现宽带吸波特性;当电磁波从下照射时,当两者均为金属态时,超表面则实现反射态的线极化与圆极化转换特性;若第一相变材料为介质态,第二相变材料为金属态,超表面则实现透射态的线极化转换特性。该设计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适用范围狭窄的不足,拓宽了应用场景,并增强了吸波带宽。

    一种基于金属过孔的2.5D带阻型能量选择表面

    公开(公告)号:CN119852726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510145674.9

    申请日:2025-02-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金属通孔的2.5D带阻型能量选择表面,包括多个周期性分布的单元,每个单元主要由三层介质基板、四层金属及三组通孔构成,其中四层金属自上而下为第一频选层,第一能选层,第二能选层,第二频选层;三组通孔分别贯通三层介质基板用以连接相邻金属层;在能选层金属条带上设置PIN二极管,低功率入射时二极管截止,金属通孔传输路径截断,高功率入射时二极管导通,金属通孔传输使得电流路径长度发生变化,等效电感随之变化,实现了不同功率入射波入射时阻带自适应变化。本发明通过阻带变化使得工作频段发生变化,更易于对高功率微波进行防护,解决了现有能量选择表面工作频段固定等问题。

    一种基于超表面的双层电壁复合宽带SIW缝隙天线

    公开(公告)号:CN119852720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510278582.8

    申请日:2025-03-10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超表面的双层电壁复合宽带SIW缝隙天线,涉及天线领域,包括:介质基板,分别设置在所述介质基板顶部和底部的第一辐射面和第二辐射面,与所述第一辐射面共面的缝隙结构和过渡结构,与所述第一辐射面和第二辐射面共面的双层电壁结构,所述双层电壁结构的两层电壁结构不相同。天线的金属通孔替换为互补谐振环,通过在辐射面采用基于磁谐振单元进行周期性排列的超表面结构,实现了电磁波在通道内的传输,相比现有基片集成波导缝隙天线,实现了互补谐振环替换金属通孔,易于加工、成本低。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