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668987A
公开(公告)日:2020-01-10
申请号:CN201910844643.7
申请日:2019-09-06
Applicant: 青岛科技大学
IPC: C07C333/24 , C07D295/21 , C07C333/20 , A61P31/04 , A61P35/00 , C07B60/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见光促进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该方法通过23瓦日光灯照射下,使用取代的卤代芳烃,二硫化碳和二级胺为原料,通过“一锅法”构建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类化合物。该方法制备方法工艺和装置简单,可通过一步完成反应,具有反应步骤少、成本低、产率高以及官能团兼容性好等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06316905A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610702960.1
申请日:2016-08-23
Applicant: 山东阳谷华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7C333/24 , C08K5/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一硫化四苄基秋兰姆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制备时,先将二苄胺、氢氧化钠和二硫化碳在溶剂中反应生成中间体二苄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然后用双氧水氧化成二硫化四苄基秋兰姆,最后将二硫化四苄基秋兰姆用氢气脱硫,得一硫化四苄基秋兰姆。本发明一硫化四苄基秋兰姆纯度高、熔点高、外观白,可以使硫化速率明显加快,无论是提高硫化温度、变化硫磺用量、还是加入白炭黑,一硫化四苄基秋兰姆均能表现出良好的焦烧安全性和快速硫化性能,且一硫化四苄基秋兰姆的使用对硫化橡胶的物理性能无任何不良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1548292A
公开(公告)日:2020-08-18
申请号:CN202010453982.5
申请日:2020-05-26
Applicant: 青岛中科荣达新材料有限公司
IPC: C07C333/24 , C02F1/62 , C02F101/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重金属捕集剂N-甲基-N-苯基氨基二硫代甲酸钠的合成方法,及其在含重金属废水处理以及飞灰中重金属去除的应用。本发明提供的合成方法以N-甲基苯胺、氢氧化钠、二硫化碳为原料,根据反应物料的物理化学性质、反应机理和反应条件,分阶段控制反应温度,采用三个不同反应温度实现反应完全,缩短了反应时间、提升了产物收率,通过调整反应物配比,制备的成品无含硫无机物的臭味,无二硫化碳分解产生的细小的碳颗粒,产品贮存稳定性高,工艺操作简单,反应过程便于控制,生产过程中无“三废”产生,对环境无污染,操作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03508930B
公开(公告)日:2016-01-27
申请号:CN201210210413.3
申请日:2012-06-25
Applicant: 北京大学
IPC: C07C333/20 , C07C333/24 , C07D207/333 , C07D209/12 , C07D213/50 , C07D215/14 , C07D215/18 , C07D215/38 , C07D235/04 , C07D277/26 , C07D277/68 , C07D311/12 , C07D333/56 , C07D401/04 , C07D401/12 , C07D471/04 , C07D487/04 , A61K31/27 , A61K31/37 , A61K31/381 , A61K31/40 , A61K31/4045 , A61K31/4184 , A61K31/426 , A61K31/428 , A61K31/437 , A61K31/4406 , A61K31/47 , A61K31/4709 , A61K31/496 , A61K31/5025 , A61K31/5377 , A61K31/541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双(氨基二硫代甲酸)-1,3-丙二酯类化合物、其合成方法、含有该化合物的药物组合物以及用途,特别是在制备用于治疗或预防癌症的药物方面的用途。所述化合物具有式(I):其中:A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杂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杂环基;R1、R2相同或不同,且各自独立地选自氢、烷基、芳基烷基或杂芳基烷基,或者与它们所连接的N原子共同形成取代或未取代的杂环。
-
公开(公告)号:CN1282319A
公开(公告)日:2001-01-31
申请号:CN98811901.3
申请日:1998-09-07
Applicant: 小野药品工业株式会社
IPC: C07C233/63 , C07C233/83 , C07C235/52 , C07C235/42 , C07C243/34 , C07C259/06 , C07C271/16 , C07C275/36 , C07C311/21 , C07C323/41 , C07C323/42 , C07C323/43 , C07C323/60 , C07D207/327 , C07D207/40 , C07D207/46 , C07D209/24 , C07D211/14 , C07D211/62 , C07D211/70 , C07D213/81 , C07C215/02 , C07C233/61 , C07C233/72 , C07C263/56 , C07C277/64 , C07C307/81 , C07C333/24 , C07C339/08 , C07C405/12 , C07F5/02 , C07C7/18 , A61K31/6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D207/327 , C07B2200/07 , C07B2200/09 , C07C233/47 , C07C233/63 , C07C233/83 , C07C235/06 , C07C235/16 , C07C235/42 , C07C235/52 , C07C237/22 , C07C243/34 , C07C255/41 , C07C255/57 , C07C259/06 , C07C259/08 , C07C271/22 , C07C311/21 , C07C323/42 , C07C323/60 , C07C327/30 , C07C2601/08 , C07C2601/14 , C07C2601/16 , C07C2601/18 , C07C2603/74 , C07D207/34 , C07D207/40 , C07D207/46 , C07D209/18 , C07D209/42 , C07D211/14 , C07D211/46 , C07D211/62 , C07D213/54 , C07D213/56 , C07D213/68 , C07D213/70 , C07D213/81 , C07D215/14 , C07D231/12 , C07D233/56 , C07D233/74 , C07D249/08 , C07D253/08 , C07D263/57 , C07D277/62 , C07D295/13 , C07D307/54 , C07D307/68 , C07D307/81 , C07D307/84 , C07D309/12 , C07D333/16 , C07D333/38 , C07D333/44 , C07D333/60 , C07D405/12 , C07F7/18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通式(Ⅰ)所示的氨基丁酸衍生物及其盐(其中各符号如说明书中所定义)。这些衍生物能够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因而可用于预防和/或治疗类风湿、骨关节炎、病理性吸收、骨质疏松症、牙周炎、间质性肾炎、动脉硬化、肺气肿、肝硬化、角膜损伤、癌细胞的转移和渗入或其增生所致疾病、自身免疫病(如Crohn病、Sjogren病),白细胞经血管渗出或渗入所致疾病、血管再生、多发性硬化、主动脉瘤、子宫内膜异位等疾病。
-
公开(公告)号:CN117164482A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311050844.2
申请日:2023-08-18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C07C275/28 , C07C271/28 , C07C333/24 , C07C335/16 , C07C327/48 , C07C391/00 , C07D263/22 , C07D239/10 , C07F5/02 , C07C211/63 , C07F9/54 , C07D213/20 , C07D233/58 , B01J31/02 , C07D317/38 , C07D317/36 , C07D317/4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精细化工产品催化合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离子型化合物和一种催化合成环碳酸酯的方法。本发明关键在于:提供一种离子型化合物包括如式(Ⅰ)或式(Ⅱ)所示的阴离子; 其中,X选自O、S、Se中的一种,且L的取值为0或1;该离子型化合物中阴离子具有合适的亲核性和离去性,能够与其他具有活性的正离子、金属离子搭配构成溶解性较好的催化体系,特别适合用于涉及到二氧化碳的环加成反应。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合成环碳酸酯的催化方法,该方法使用含离子型化合物的催化体系,从而能够在无溶剂、低卤或无卤、催化剂用量少、较温和反应条件下高效、高转化率、高化学选择性地合成环碳酸酯。
-
公开(公告)号:CN114181128A
公开(公告)日:2022-03-15
申请号:CN202111328901.X
申请日:2021-11-10
Applicant: 青岛科技大学
IPC: C07C333/24 , C07C333/20 , C07D295/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类化合物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光诱导S‑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及应用。以取代的Katritzky盐、有机胺及其衍生物、二硫化碳为底物,使用碳酸盐或者含氮的有机碱作为碱,有机溶剂或水作为溶剂,在惰性气体环境和常温条件下,采用近蓝光照射反应液,“一锅法”合成S‑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类化合物。本发明的合成方法只采用近蓝光作为能量激发诱导脂肪族伯胺间接转化,未采用金属或其他光催化剂,光无需复杂的预处理,具有无毒和友好环境的特点,符合绿色化学和原子经济的环保理念。
-
公开(公告)号:CN110668987B
公开(公告)日:2021-08-20
申请号:CN201910844643.7
申请日:2019-09-06
Applicant: 青岛科技大学
IPC: C07C333/24 , C07D295/21 , C07C333/20 , A61P31/04 , A61P35/00 , C07B60/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见光促进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该方法通过23瓦日光灯照射下,使用取代的卤代芳烃,二硫化碳和二级胺为原料,通过“一锅法”构建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类化合物。该方法制备方法工艺和装置简单,可通过一步完成反应,具有反应步骤少、成本低、产率高以及官能团兼容性好等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08530331B
公开(公告)日:2020-05-01
申请号:CN201810488198.0
申请日:2018-05-21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C07C333/08 , C07D307/38 , C07C333/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催化异氰酸苯酯或异硫氰酸苯酯和硫醇加成反应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式(1)所示的异氰酸苯酯或异硫氰酸苯酯与式(2)所示的硫醇在催化剂稀土胺化物的催化作用下,在10‑75℃下反应,得到式(3)所示的硫代氨基甲酸酯类化合物,反应路线如下:其中,R1和R3独立地选自C1‑C6烷基、卤素、C1‑C6烷氧基、硝基或三氟甲基;X为氧原子或硫原子;R2为取代苄基、呋喃甲基、环己基或三苯甲基,取代苄基上的取代基团为C1‑C6烷基、卤素或C1‑C6烷氧基;稀土胺化物的分子式为RE[N(SiMe3)2]3,其中RE为稀土金属元素。本发明的方法原料简单易得,操作简便,反应条件较为温和,产率较高,且底物适用范围较广。
-
公开(公告)号:CN104844491B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510193739.3
申请日:2015-04-22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C07C333/20 , C07C333/2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化学合成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的合成方法。所述合成方法为:在有机溶剂中,以Ar?B(OH)2、NHR1R2和二硫化碳为原料,铜盐和碱为促进剂,在60~120℃下搅拌反应10~24小时,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反应液过滤,减压蒸除溶剂得粗产物,经柱层析提纯得到二硫代氨基甲酸酯。本发明通过一步合成二硫代氨基甲酸酯,方法简单易行,产物产率高;而且所用原料廉价易得,合成成本低,具有极大的工业生产价值。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