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开(公告)号:CN119661366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302441.7
申请日:2024-09-18
Applicant: 李果
Inventor: 李果
IPC: C07C209/00 , C07C209/62 , C07C211/38 , C07C273/18 , C07C275/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金刚烷胺碳酸盐的制备方法和用途。金刚烷胺碳酸盐化合物,也叫碳酸金刚烷胺,为白色固体,水溶性差,稳态结构式为#imgabs0#。可以采用金刚烷胺、金刚烷胺与酸结合形成的盐、金刚烷胺与铵盐形成的结合物、金刚烷的酰胺、N‑(1‑金刚烷)‑尿素以及胺化反应产物水解后的水解液等为原料制备。金刚烷胺碳酸盐稳定性好,对环境更友好,可替代金刚烷胺及其盐,广泛应用于药物、有机合成、功能材料等领域。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少酸水解方法水解胺化反应产物,使用少酸水解法制备金刚烷胺碳酸盐,作为中间体或原料用作生产金刚烷胺及其盐,可降低成本,减少废盐产生,对环境友好,有益效果显著。
-
公开(公告)号:CN114222733B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080055298.X
申请日:2020-07-27
Applicant: 先正达农作物保护股份公司
IPC: C07D305/06 , C07C275/26 , C07C311/14 , A01N47/06 , C07C233/32 , C07D213/61 , A01N37/42 , A01N43/40 , C07C255/19 , C07C275/50 , C07D239/30 , C07D295/185 , A01N43/76 , C07C233/56 , C07C259/08 , A01N37/18 , A01N37/36 , A01N43/84 , C07C233/76 , C07D213/81 , A01N43/54 , C07C311/07 , C07D241/24 , C07D263/34 , A01N37/44 , A01N43/20 , C07C233/61 , A01N43/58 , A01N43/60 , C07D213/75 , C07D237/24 , C07D319/12 , A01N41/06 , C07C235/14 , C07C237/24 , C07C255/29 , C07D213/85 , A01P1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具有式(I)的化合物,其中R1、R2、R3、R4x、R4y、m、n和G是如本文所定义的。本发明进一步涉及包含具有式(I)的化合物的除草组合物、其用于控制杂草的用途,特别是在有用植物的作物中。#imgabs0#
-
公开(公告)号:CN116082195B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111316531.8
申请日:2021-11-08
Applicant: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
IPC: C07C275/30 , C07C275/32 , C07C275/06 , C07C275/26 , C07C273/18 , C07C335/26 , C07C335/16 , C07C335/18 , C07C335/14 , A61P31/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药学领域,涉及一类如下通式(Ⅰ)所示的截短侧耳素脲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以及包含通式(Ⅰ)所示化合物为活性成分的组合物。#imgabs0#本发明的化合物具有优异的抗菌活性可作为活性物质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
-
公开(公告)号:CN117024921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0998787.4
申请日:2023-08-09
Applicant: 铜陵善纬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IPC: C08L63/02 , C07C273/18 , C07C275/26 , C08L83/08 , C08G77/385 , C08G59/54 , C08K5/539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高温的网络交联型环氧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环氧树脂加工技术领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环氧树脂材料的耐热性能差、热膨胀系数高、低热传导和阻燃性能差的技术问题,一种耐高温的网络交联型环氧树脂,由环氧树脂、交联添加剂、改性固化剂、改性阻燃剂和添加剂混合均匀后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中熔融挤出到模具中,冷却成型,得到复合环氧树脂材料,本发明是通过提高环氧树脂材料的交联程度的同时,提高聚硅氧烷粒子与纳米碳酸钙在复合环氧树脂中的分散度,并制备了一种与复合环氧树脂组成复配的改性阻燃剂,有效的提高了复合环氧树脂的机械性能、耐热性能与阻燃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6589423A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310560110.2
申请日:2023-05-18
Applicant: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
IPC: C07D261/14 , C07D213/61 , C07D239/47 , C07D239/42 , C07D295/135 , C07D277/82 , C07D263/58 , C07D261/20 , C07D235/30 , C07D231/56 , C07D317/66 , C07C275/26 , C07C275/40 , C07C275/36 , C07C273/18 , C07C281/06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药物合成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苯环丙脲类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苯环丙脲类化合物的结构式如下所示:其中,R1表示连接键、取代或未取代酰胺键和C1‑C10未取代烷基键中的任意一种,R2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单芳杂环基团、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单芳环基团、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并稠环基团形成的官能团组中的任意一种。该苯环丙脲类化合物能够有效抑制肿瘤细胞的活性,对食管癌、肺癌、胃癌、乳腺癌、结直肠癌、喉癌、鼻咽癌、口腔癌、胰腺癌、肾癌、前列腺癌、膀胱癌、子宫颈癌、淋巴瘤、急性白血病、骨肉瘤、尤文氏肉瘤和甲状腺癌等肿瘤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0627689B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1911062617.5
申请日:2019-11-03
Applicant: 石家庄学院
IPC: C07C275/26 , C07C273/18 , A61P31/16 , A61P31/12
-
公开(公告)号:CN113045450B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1911363132.X
申请日:2019-12-26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
IPC: C07C235/46 , C07C233/31 , C07C233/18 , C07C275/18 , C07C275/26 , C07C275/28 , C07C275/34 , C07C275/30 , C07C275/24 , C07C233/76 , A61P35/00 , A61K31/166 , A61K31/165 , A61K31/164 , A61K31/17 , A61K3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类麝香酮3位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麝香酮3位衍生物是具有式Ⅰ或式Ⅱ所示结构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立体异构体:其中:R为Ra、Rb各自独立地选自烃基或芳基。本发明所述的麝香酮3位衍生物,具有明显的抑制血管生成活性和抗肿瘤活性,可用于制备抑制血管生成的药物和抗肿瘤药物,尤其是用于制备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的药物,具有广泛药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9476617B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1780042429.9
申请日:2017-07-07
Applicant: 吉瑞工厂
IPC: C07D295/06 , C07C275/26
Abstract: 在本发明方法中,卡利拉嗪制备如下:通过水解将(反式‑4‑氨基‑环己基)‑乙酸乙酯盐酸盐转化为(反式‑4‑氨基环己基)乙酸或其盐酸盐,加入二甲基氨基甲酰基衍生物作为适宜试剂从所获得的产品形成(反式‑4‑{[(二甲基氨基)羰基]氨基}环己基)乙酸,然后在羧酸活化偶联剂存在下将所获得的化合物连接至1‑(2,3‑二氯苯基)‑哌嗪和形成1,1‑二甲基‑3‑[反式‑4‑(2‑氧代‑2‑(4‑(2,3‑二氯苯基)哌嗪‑1‑基‑乙基)环己基]脲,在还原剂存在下将其转化为式(2)卡利拉嗪硼烷加合物,和最终直接排出产品本身或通过已知方法得自其盐。本发明也涉及本发明方法中形成的和/或使用的一组中间体化合物。
-
公开(公告)号:CN115784938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093506.2
申请日:2022-09-08
Applicant: 赢创运营有限公司
IPC: C07C275/28 , C07C275/26 , C07C273/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可聚合的且无环的脲(甲基)丙烯酸化物(优选单(甲基)丙烯酸化物)的一锅合成,该一锅合成通过脲醇或胺的原位合成和然后与(甲基)丙烯酸酯反应性稀释剂直接反应实现。所述脲醇/胺得自异氰酸酯和醇、胺或羟胺。随后,发生与(甲基)丙烯酸酯反应性稀释剂反应的反应,并直接获得所述脲(甲基)丙烯酸化物,其要么作为在所述反应性稀释剂中的溶液,要么作为在除去反应性稀释剂后的纯物质形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