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888794B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申请号:CN201510264486.4
申请日:2015-05-21
Applicant: 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 , 浙江大学 , 山东新和成药业有限公司
IPC: B01J23/847 , C07C35/12 , C07C29/20 , C07C29/5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23/8472 , B01J23/835 , B01J23/847 , B01J2523/31 , B01J2523/55 , B01J2523/845 , B01J2523/847 , C07C29/20 , C07C29/56 , C07C35/12 , C07C2601/14 , C22C19/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复合物催化剂、其制备方法以及在制备D,L‑薄荷醇中的应用,该金属复合物催化剂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元素组成:镍70‑85%、铝8‑10%、钒5‑10%、钴2‑10%。该金属复合物催化剂应用于百里酚加氢制备D,L‑薄荷醇时,具有反应活性高,手性化合物消旋化速度快的特点。同时异构化中加入的某种碱是减少轻组分副产物的关键。整个工艺反应选择性好,制备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合成路线对环境友好。
-
公开(公告)号:CN106518632A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610960472.0
申请日:2010-04-21
Applicant: 罗地亚经营管理公司
Inventor: R·雅科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C29/20 , C07C2601/14 , C07C2602/42 , C07C35/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萜烯基酚制备萜烯基环己醇的方法。本发明的通过氢化萜烯基酚制备萜烯基环己醇的方法特征在于氢化萜烯基酚在阮内镍型催化剂存在下在液相中进行,该阮内镍型催化剂包含残留铝并掺杂有铁和铬的混合物。
-
公开(公告)号:CN104710276A
公开(公告)日:2015-06-17
申请号:CN201510085246.8
申请日:2015-02-1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IPC: C07C27/04 , C07C29/20 , C07C35/08 , C07C45/54 , C07C49/40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C29/20 , C07C45/512 , C07C2601/14 , C07C35/08 , C07C49/4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以苯酚为原料制备环己醇和/或环己酮的方法,利用微波作为辅助加热方式,在水-脂肪醇体系中,在160~260℃、反应前冷压为0.1~5Mpa,由Ni/CMK-3等镍系催化剂催化反应0.5~1.5小时,一步反应合成环己醇;所述苯酚:脂肪醇:水的物质的量比为1~2:2.5~25:50;所述催化剂的用量为苯酚、脂肪醇和水三者组成的反应原液的质量的1~8%;所述反应是在使用微波加热的高压反应釜、浆态床或固定床反应器内进行,将微波加热应用在苯酚原位加氢体系中,使反应加热更均匀,提高了加热速率及原位加氢反应速率,从而提高了加氢工艺的生产效率,具有较高的工业化前景。
-
-
公开(公告)号:CN101553431A
公开(公告)日:2009-10-07
申请号:CN200780027128.5
申请日:2007-06-29
Applicant: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公司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C01G53/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G53/04 , B82Y30/00 , C01B3/26 , C01P2002/72 , C01P2002/88 , C01P2004/04 , C01P2004/16 , C01P2006/12 , C07C5/10 , C07C29/145 , C07C29/20 , C07C209/36 , C07C2523/755 , C07C2601/14 , C22B5/12 , C22B23/021 , C22B23/0461 , C07C211/46 , C07C35/08 , C07C31/10
Abstract: 通过将镍(II)的化合物例如醋酸镍溶解在可与水混溶的二元醇(diol)例如乙二醇、丙二醇和适当的寡聚物中,并加入适当的碱例如碳酸钠,形成α形式氢氧化镍(II)。从二元醇基母液中分离α-Ni(OH)2沉淀,并干燥。可以在大约573K-大约1073K范围内温度对该稳定的α-Ni(OH)2煅烧,以形成NiO的纳米尺寸颗粒,例如纤维状形状的。可以使用氢气对NiO的小颗粒进行还原,以形成小的纤维状镍颗粒。NiO颗粒和Ni颗粒均具有作为催化剂的实用性并提供了在需要电子和/或磁性能的应用中的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449367A
公开(公告)日:2003-10-15
申请号:CN01814886.7
申请日:2001-06-19
Applicant: 通用电气公司
Abstract: 通过氢化包括3-烷基酚的组合物得到相应的环己醇;氧化环己醇得到相应的环己酮;和在酸性催化剂存在下接触环己酮与苯酚制备1,1-双(4-羟苯基)-3-烷基环己烷,例如1,1-双(4-羟苯基)-3-十五烷基环己烷。
-
公开(公告)号:CN1144215A
公开(公告)日:1997-03-05
申请号:CN96108409.X
申请日:1996-05-17
Applicant: 拜尔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23/8892 , C07B2200/07 , C07C29/20 , C07C35/12 , C07C2601/14
Abstract: 一种连续制备d,1-醇的方法,包括在温度150-230℃、压力25-350巴在由无载体经还原的成型体制成的催化剂固定床上,用氢催化氢化含至少一个双键和3位被氧取代的P-烷碳架化合物和/或在氢存在下重排醇立体异构体,成型体通过挤压由钴(氢)氧化物、锰(氢)氧化物、碱土金属(氢)氧化物和选择性组分元素周期表中副族V和/或副族VI的元素的(氢)氧化物组成的粉末来制备。
-
公开(公告)号:CN108940273A
公开(公告)日:2018-12-07
申请号:CN201710351516.4
申请日:2017-05-18
Applicant: 湖南长岭石化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23/464 , C07C29/20 , C07C35/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加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采用所述加氢催化剂的氢化反应方法。所述加氢催化剂含有载体以及负载在所述载体上的活性元素,所述活性元素为Rh和/或Ru,所述载体为选自活性炭、Al2O3和SiO2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其中,该催化剂的表面具有硅原子。根据本发明的加氢催化剂,在催化剂表面具有通过硅烷化处理而引入的硅元素,相比于未经硅烷化处理的催化剂,显示出明显提高的催化活性,能有效地降低氢化反应的反应苛刻度,即使在较低的反应温度下进行氢化反应,也能获得较高的原料转化率和产物选择性。根据本发明的加氢催化剂,组成简单且制备工艺简洁,适于大规模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7649169A
公开(公告)日:2018-02-02
申请号:CN201710794380.4
申请日:2017-09-06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29/46 , B01J29/146 , B01J29/7615 , B01J37/035 , B01J37/088 , B01J37/18 , C07C29/172 , C07C29/20 , C07C35/08
Abstract: 一种加氢脱氧反应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由以下组分组成:载体为HBEA、HZSM-5或HUSY分子筛,活性组分为Ni、Co、Cu、Mg、Al、Fe中的任意两种或三种,活性组分通过沉淀法负载在载体上。本发明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催化效率,原料愈创木酚的转化率达93%以上,产物环己醇的选择性达83%以上。其次,本发明的催化剂制备方法中采用沉淀法,可制备高负载量的催化剂,大大提高催化剂催化效果;催化剂制备条件不苛刻,容易实现;制备原料及各组分的前驱体较为广泛,均可依据市场价格灵活选择。本发明方法制备的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催化反应活性以及很好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849074A
公开(公告)日:2016-08-10
申请号:CN201480071244.7
申请日:2014-11-04
Applicant: 株式会社大赛璐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C29/20 , C07C29/82 , C07C29/94 , C07C2603/14 , C07C35/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削减溶剂的使用量、可以以容易操作的状态制造高纯度的氢化酚化合物的工业上容易的方法。一种氢化酚化合物的制造方法,其为利用下述式(1)表示的化合物的氢化反应制造下述式(2)表示的化合物的方法,其中,将二元醇作为反应溶剂进行上述氢化反应,然后,将利用所述氢化反应得到的含有式(2)表示的化合物和二元醇的氢化反应物,与选自碳原子数7~18的脂肪族烃、碳原子数7~18的芳族烃、以及不含有羟基的碳原子数7~18的醚中的至少一种化合物共存并进行蒸馏,从上述氢化反应物中分离二元醇。[式(1)中,X表示单键、亚烷基、亚环烷基、或环烷叉。R1及R2相同或不同,表示碳原子数1~5的烷基。m及n相同或不同,表示0~4的整数。][式(2)中,X、R1、R2、m及n与上述相同。]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