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汗液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881034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076492.0

    申请日:2025-01-17

    Inventor: 张强 赵昊

    Abstract: 一种汗液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涉及生物传感器技术领域,解决了杂化纳米花在汗液分析领域的空白和传统生物传感器长期稳定性受限问题。将酶溶液与硫酸铜溶液混合振荡均匀,在水浴中发生酶分子的矿化反应获得纯化的酶纳米花;设计多电极阵列,在PET基底上印刷导电银浆,形成电极导线和一个银电极;采用导电碳墨印刷三个工作电极和一个对电极;在银电极表面形成参比电极;印刷绝缘油墨作为电路保护层;进行电极活化后将多壁碳纳米管分散在DMF中,涂覆后再通过电聚合在电极表面形成PB/PPy膜;将酶纳米花溶液滴加至工作电极表面,涂覆壳聚糖保护膜后得到传感器。本发明在医学检测和健康监测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和重要的社会价值。

    一种多微孔含脂肪单元聚酰亚胺薄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842074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510067836.1

    申请日:2025-01-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聚酰亚胺材料领域,具体是一种多微孔含脂肪单元聚酰亚胺薄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针对多微孔含脂肪单元聚酰亚胺溶解性好在酰亚胺化过程中难于出现相分离不利于成孔的问题,针对性地将特定的含有醚键或酯基的化合物和单羟基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接枝到聚合物分子链上,随着分子链上的化学变化逐渐在薄膜内部均匀发生相分离,逐步形成的自然孔隙,确保孔径均匀的同时最大限度保留聚酰亚胺的本征特性。另外,本发明采用目前技术成熟度最高、生产效率最高的常规聚酰亚胺薄膜的生产工艺和生产设备,更利于多孔聚酰亚胺薄膜的规模化生产和保留聚酰亚胺材料本征性能,杜绝了增加后续处理工序所带来的薄膜劣化和孔隙、孔径不均匀的问题。

    一种重水的制备装置和制备方法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822329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311323592.6

    申请日:2023-10-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重水的制备装置,包括外部储水单元、电解单元、内部储水单元和控制单元;所述电解单元包括电解槽、电解电源、阴极侧气液分离器、阳极侧气液分离器;所述电解单元和所述内部储水单元串联设置有若干级,相邻单元的内部储水单元连接。本申请还提供了利用所述重水的制备装置制备重水的方法。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重水的制备装置,其由多级电解单元和内部储水单元串联而成,该种电解单元设置方式可实现逐级电解制取重水,即前一级得到的重水富集后提供给下一级电解,使得重水富集的丰度快速上升;进一步的,本申请的电解单元引入了特定的电解槽,其可有效降低电耗。

    一种节能环保型芳纶帘线浸胶液和一种橡胶材料

    公开(公告)号:CN119800715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510042609.3

    申请日:2025-0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节能环保型芳纶帘线浸胶液和一种橡胶材料,属于浸胶液技术领域。所述浸胶液包括分装的一浴浸胶液和二浴浸胶液;其中,按重量份计,一浴浸胶液的原料包括封闭型异氰酸酯5~25份、柔性多官能团环氧树脂2~15份、去离子水100份;二浴浸胶液的原料包括胶乳50~250份、酚醛树脂5~25份、去离子水100份;本发明所述的节能环保型芳纶帘线浸胶液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和水分散性,不易粘辊,便于清理,并且不含极具污染性的组分,具有环境友好性。使用所述的浸胶液处理后的芳纶纤维制品(如芳纶帘线)和橡胶基体间的粘合性能优异,提高了橡胶复合材料的耐久性。

    一种阻燃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800179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510002947.4

    申请日:2025-0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阻燃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阻燃镁合金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Mg‑Al系合金阻燃性能与铸造性能差的问题。本发明的阻燃镁合金的化学成分按质量百分比表示,包括:Yb:0.5~15%,Al:0.5~12%,Mn:0.03~0.5%,La、Ce、Sm、Zn或Si:0~5%,余量为Mg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本发明以Yb为主要阻燃元素,通过在镁合金中引入Yb、Al等元素,有效提高了镁合金的阻燃和铸造性能。本发明开发的镁合金阻燃点均高于1050℃,且不含Be和Ca,具有优异的铸造性能,可应用在飞行汽车和航空航天领域,适合大规模产业化生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