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纳米荧光微球定量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779952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510020489.7

    申请日:2025-01-0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纳米材料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纳米荧光微球定量方法及应用,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空气中生物气溶胶环境水样品的纳米荧光微球快速定量方法。本发明以激光共聚焦荧光显微镜技术为主要工具,按照特殊的抽样原理为基础而设计的特定的算法,对环境水样中纳米荧光微球进行快速、简易的定量检测,且计数方案的稳定性高,填补了目前基于荧光共聚焦摄片对环境水样中纳米荧光微球定量检测方法的空白;所述纳米荧光微球定量方法在荧光纳米微球浓度为1‑40μg/mL范围内可进行快速定量检测;所述纳米荧光微球定量方法确定了抽样方案面积占比在2‑10%时即可进行快速定量;本发明的纳米荧光微球定量方法对硬件设施要求低,易于推广应用。

    大气VOCs组分混合暴露的关键毒性组分识别方法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170149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1199542.6

    申请日:2024-08-29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大气VOCs组分混合暴露的关键毒性组分识别方法和系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采集某地至少一年内的每日心血管疾病急诊入院人次和大气VOCs组分的日平均浓度;S2.根据化学结构对监测到的VOCs组分进行分组;S3.构建VOCs组与心血管疾病急诊入院人次的关联,筛选出对健康结局影响较大的关键VOCs组分;其中,通过WQS模型构建VOCs组与心血管疾病急诊入院人次间的关联,WQS模型如下:#imgabs0##imgabs1#g(u)=β0+β1WQS+z'Φ,本公开基于混合暴露的实际情况,使用WQS模型分析不同化学结构组的VOCs组分混合暴露与心血管疾病急诊入院的关联,不仅研究了各VOCs组中组分的联合效应,还筛选出发挥关键作用的组分。

    一种基于普通人群真实尿液的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代谢物质控样品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849248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410257046.5

    申请日:2024-03-0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普通人群真实尿液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代谢物质控样品的制备方法,涉及化学品暴露风险评估及污染物人体监测技术领域。将来源于多名健康志愿者的尿液进行筛选后混合,采用冷冻和多级过滤的方式对尿液进行净化,再向净化后的尿液中加入相应成分的邻苯二甲酸酯类代谢物,充分混匀后,制得与我国普通人群暴露指标及水平相匹配的真实尿液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代谢物的质控样品。本发明提出的方法制备流程简洁、试验条件操作简便,制造成本经济,实用范围广泛。同时,采用本发明制成的质控样品具有良好的均匀性和稳定性,能够用于针对我国一般人群尿液中邻苯二甲酸酯类代谢物测定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