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子结构及电机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713680A

    公开(公告)日:2021-04-27

    申请号:CN202011541624.6

    申请日:2020-12-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转子结构及电机,转子结构包括:转轴,转轴包括铁芯安装轴段和两个过渡轴段;过渡轴段具有过渡面,沿靠近铁芯安装轴段的方向,过渡面的直径逐渐增大;转子铁芯,转子铁芯上设有轴孔,转子铁芯套设于铁芯安装轴段;两个限位件,两个限位件上均设有配合孔;两个限位件对应地设置于转子铁芯的两端,两个配合孔的至少部分内壁面与两个过渡面一一对应地挤压接触;连接组件,两个限位件均通过连接组件与转子铁芯连接。本发明的转子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转子结构的制造成本高的问题。

    一种磁瓦骨架及转子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209990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308651.7

    申请日:2024-09-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磁瓦骨架及转子,磁瓦骨架包括多个磁瓦槽和连接桥,多个磁瓦槽的一端相向且两两相互抵接设置,另一端分别沿径向延伸设置;连接桥连接相邻的两个磁瓦槽的底端,连接桥包括至少两段桥体,两段桥体分别间隔固定连接相邻的两个磁瓦槽的底端的不同位置;其中,装配时,铁芯的一侧与连接桥抵接。本申请通过在相邻的两个磁瓦槽之间由至少有两段的桥体组成的所述连接桥固定连接,在将磁瓦骨架压入铁芯时,此时各个磁瓦槽同步压入,且多个磁瓦槽的位置固定,以使磁瓦之间的距离相同,从而避免出现铁芯变形和磁瓦的位置分布不均,而导致转子的磁路不平衡和动不平衡的现象,提高转子质量。

    一种减震端盖及安装方法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882656A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211574125.6

    申请日:2022-12-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减震端盖及安装方法,包括端盖组件、限位旋转件、若干个合紧卡扣组件和若干个回弹卡紧组件;所述端盖组件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大端盖和小端盖,所述大端盖和小端盖之间设置有小减震圈,所述大端盖的底部边缘设置有大减震圈;所述合紧卡扣组件和所述回弹卡紧组件沿着所述大端盖的圆周方向交错排列设置,所述限位旋转件设置在所述大端盖的上方;所述合紧卡扣组件的一端与所述限位旋转件的凹凸结构抵接,所述合紧卡扣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大端盖活动连接;所述回弹卡紧组件与所述限位旋转件卡接。本发明能够保证电机在拆卸时不需拆卸端盖内轴承;通过凹凸结构实现端盖的合紧与松开功能,通过回弹卡紧组件保证卡扣合紧与松开的稳定。

    一种端盖组件及具有其的塑封电机

    公开(公告)号:CN113691052A

    公开(公告)日:2021-11-23

    申请号:CN202110976298.X

    申请日:2021-08-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端盖组件及具有其的塑封电机,端盖组件包括第一端盖、弹性件和第二端盖;第一端盖的顶部形成凸起,凸起的顶壁形成有第一安装孔;第二端盖形成有轴承室和限位部;弹性件包括弹性件本体、第一卡接部和卡接槽;轴承室的侧壁嵌设于第二安装孔内,第一卡接部设置于限位部和凸起的顶壁之间,凸起的顶壁嵌设于卡接槽中;端盖本体形成有安装脚,安装脚的切向部形成有第三安装孔,减小了电机的结构和安装尺寸;结构简单和成型质量高,减振效果明显;将上述端盖组件应用于塑封电机时,定子总成的限位槽与端盖本体的限位扣配合,实现定子总成和端盖本体的连接,转轴的一端设置于轴承室内;连接可靠,电机的性能稳定;有效改善了电机振动噪音。

    电机
    8.
    发明公开
    电机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7791934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1730969.X

    申请日:2023-12-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机,包括第一端盖的第一端面上形成有第一轴承室,第一轴承和磁流体组件均处于第一轴承室内,且磁流体组件处于转轴的轴端和第一轴承室的室壁之间,磁流体组件包括封装件和处于封装件内的磁流体,磁性件可拆卸地组装于第一端盖的第二端面上,且磁性件的组装位置与磁流体组件的设置位置相对应。根据本发明,在运输电机的过程中,磁性件给磁流体组件外加了磁场,这使得磁流体的粘度增加,流动性减弱,呈现出固态,且固态下的磁流体也会向中心聚拢从而呈现出微凸的态势,这使得电机的轴向余隙消失,最终转子组件沿轴向没有了活动空间,从而解决了电机在运输过程中因转子组件的轴向跳动造成轴承受损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