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786781B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110974208.3
申请日:2021-08-24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 杭州开一化工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体分布器装置及惰性粒子流化床,属于化工传质设备设计制造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液体分布管和气体分布板,液体分布管包括液体分布管主管、上端分支管、下端分支管和支撑架,液体分布管主管的管壁上开设有连接孔,分别连接上端分支管和下端分支管,上端分支管和下端分支管向外延伸分别构成上下端的伞状结构,上端分支管和下端分支管的下管壁上开设有喷淋孔,液体分布管设于气体分布板的上方,气体分布板为交叉式波纹结构,液体分布管设于惰性粒子流化床内,可随电机转动。本发明提供径向气流压差防止产生大气泡,增大流化介质在床层径向上的湍动程度,提高液体物料在惰性粒子床层分散的均匀程度,降低形成较大湿团块的可能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393530B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011286133.1
申请日:2020-11-17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 杭州开一化工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颗粒粒径差距大且对产品湿含量均匀度要求高的物料的干燥工艺及干燥设备,所述干燥工艺包括以下内容:1、物料干燥冷却过程;2、干燥介质‑部分尾气循环过程;3、团块破碎分离过程;4、粉尘分离过程。卧式多室流化床干燥机设有一个物料进口;一个产品出口,设在卧式多室流化床干燥机最后一室;一个团块出口,设在卧式多室流化床干燥机第一室;三个尾气出口,一个在初级干燥段和干燥前段,为高湿尾气,经除尘后排放;另外两个尾气出口为低湿尾气,可循环利用。本申请采用特殊结构的气体分布板,可以延长大颗粒物料的停留时间,使得粗细颗粒产品湿含量均匀,部分尾气循环过程以及团块破碎分离系统,可实现节能降耗低排放。
-
公开(公告)号:CN111947444B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010720410.9
申请日:2020-07-24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 杭州开一化工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开式吸收式热泵的闭路循环干燥系统,包括开式吸收式热泵系统和压缩式热泵循环系统,热泵压缩机出口通过2#热质交换器、2#冷凝器的热通道与膨胀阀进口连接,膨胀阀出口分为两路,分别通过1#热质交换器、蒸发器的冷通道与热泵压缩机进口连接,即形成压缩式热泵循环系统。吸收器内设有1#热质交换器,再生发生器内设有2#热质交换器,热泵压缩机排出的换热介质通入2#热质交换器内对稀溶液加热,膨胀阀排出的换热介质通入1#热质交换器内对除湿盐溶液冷却。本申请通过压缩式热泵循环系统,将吸收的热量用于稀溶液的再生和干燥器内干燥气体的加热,本发明能合理回收利用干燥器排出的湿热气体中的大量潜热,可节省能源。
-
公开(公告)号:CN111780494B
公开(公告)日:2022-02-15
申请号:CN202010478385.8
申请日:2020-05-29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 杭州开一化工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热敏性物料闭路循环吸附除湿二级干燥系统,包括干燥器,干燥器包括第一干燥区和第二干燥区。第一干燥区顶部出气口通接有第一气固分离器,第一气固分离器的出气口依次通过第一预冷器、第一蒸发器与第二蒸发器的进气口由管路连接,第二蒸发器出气口分为两路,一路通过第一级除湿转轮的吸附除湿区、用于预热的第一冷凝器、第一循环风机和第一加热器与第一干燥区底部进气口由管路连接,构成一级干燥气体循环回路。本申请采用了两路闭路循环系统,对热敏性物料进行干燥时,即保持了其活性,又有较好的干燥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1780496A
公开(公告)日:2020-10-16
申请号:CN202010478383.9
申请日:2020-05-29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 杭州开一化工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维生素D3微胶囊生产中的喷雾造粒干燥联用装置,包括搅拌器和依次相通的低温造粒塔、颗粒筛分流化腔室、一级流化干燥床和二级流化干燥床;低温造粒塔包括喷雾造粒区、流化腔室和进风腔室,颗粒筛分流化腔室能够阻止大颗粒进入一级流化干燥床;一级流化干燥床一侧连接颗粒筛分流化腔室,另一侧连接二级流化干燥床,二级流化干燥床另一侧设有出料口,出料口连有振动筛分器,一级流化干燥床和二级流化干燥床都是卧式多室流化床,能够使产品干燥均匀;本发明的装置能够连续化生产维生素D3微胶囊,提高产品的品相与质量,且能有效减少现有维生素D3微胶囊生产存在的颗粒粘连、粒径分布不均及干燥不均匀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780494A
公开(公告)日:2020-10-16
申请号:CN202010478385.8
申请日:2020-05-29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 杭州开一化工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热敏性物料闭路循环吸附除湿二级干燥系统,包括干燥器,干燥器包括第一干燥区和第二干燥区。第一干燥区顶部出气口通接有第一气固分离器,第一气固分离器的出气口依次通过第一预冷器、第一蒸发器与第二蒸发器的进气口由管路连接,第二蒸发器出气口分为两路,一路通过第一级除湿转轮的吸附除湿区、用于预热的第一冷凝器、第一循环风机和第一加热器与第一干燥区底部进气口由管路连接,构成一级干燥气体循环回路。本申请采用了两路闭路循环系统,对热敏性物料进行干燥时,即保持了其活性,又有较好的干燥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4110941B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410256266.2
申请日:2014-06-10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 杭州开一化工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部分尾气循环流化床干燥的方法及设备,所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物料干燥;2)尾气循环;3)尾气排放;4)物料冷却;5)块料分离,空气经过滤、加压、加热到所需温度进入流化床干燥机深度干燥段进行物料深度干燥,自流化床干燥机深度干燥段排出的温度较高湿含量较低尾气经除尘、加压、加热后进入流化床干燥机初步干燥段进行物料初步干燥,流化床干燥机初步干燥段排出的温度较低湿含量较高尾气经除尘后排入大气;按照本发明所述的部分尾气循环流化床干燥的方法构建的设备,包括流化床干燥机本体、第一加热装置、第二加热装置、冷却装置、除尘装置。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充分利用干燥介质热能,干燥热效率高、连续运行可靠、节能减排。
-
公开(公告)号:CN115414882B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211047313.3
申请日:2022-08-29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 杭州开一化工技术有限公司
IPC: B01J19/00 , B01J19/26 , B01J10/00 , B01D53/14 , B01D53/18 , C01B7/07 , C07C303/22 , C07C309/3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续制备4‑甲基‑5‑氯苯磺酸的系统及其工艺,该系统包括喷射环流反应器、循环泵、进料泵、换热器、气液分离器、喷淋吸收塔、液体输送泵和粗产品罐,喷射环流反应器的下端出料口依次连接循环泵和换热器,换热器的出口连接喷射环流反应器的进料口,构成循环回路,喷射环流反应器的上端出料口通过管路连接气液分离器,气液分离器的下端出料口通过管路连接粗产品罐,气液分离器的侧边出料口连接喷淋吸收塔,液体输送泵连接喷淋吸收塔构成循环喷淋回路,所述喷射环流反应器的筒体通过隔板分成上环流反应段和下全混反应段。本发明通过优化喷射环流反应器的结构设计实现了气液充分混合、控制氯化深度的效果,产物收率高,选择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09210870B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1811037913.5
申请日:2018-09-06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 杭州开一化工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回形惰性粒子流化床干燥设备及其干燥方法,该设备包括干燥箱、进料装置、加热器、鼓风机、惰性粒子输送装置、气固分离装置和气体分布板,气体分布板上设置隔板将干燥箱分割为若干干燥室;湿物料干燥方法为由一组或多组加热器和鼓风机,分别向干燥箱内通入相同或不同温度的气体,进料装置向第一干燥室内通入湿物料,粘附有湿物料的惰性粒子在料位差推动力下依次流入下一干燥室,完成干燥和产品脱落过程,惰性粒子输送装置将最后干燥室内的惰性粒子输送至第一干燥室内,以形成惰
-
公开(公告)号:CN111780495B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010476067.8
申请日:2020-05-29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 杭州开一化工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续生产维生素D3微胶囊粉的闭路循环工艺,其中包括造粒区、流化干燥区、产品筛分区以及干燥载气和淀粉循环再利用过程,维生素D3乳液在造粒区内完成喷雾造粒,通过降低造粒进风温度大大提高了造粒过程的成粒性和产品活性,在上下两股冷风作用下强化了淀粉对乳液的包覆作用,在流化干燥区通过分级干燥可以降低干燥温度,在保证干燥质量的前提下节约部分能源,在一体化设备内将造粒和干燥分区不仅减少了传输过程中的产品损耗,又能得到颗粒较为均匀微胶囊产品,该工艺流程采用干燥载气进行闭路分段循环,干燥载气重复利用节约了能耗,淀粉的回收再利用提高了淀粉利用率,减少粉尘排放,提高了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