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102493B
公开(公告)日:2015-02-25
申请号:CN201310022072.1
申请日:2013-01-21
Applicant: 江苏苏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泰州市姜堰博特新材料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耐温性的木质素阳离子沥青乳化剂、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高耐温性的木质素阳离子沥青乳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环状胺、乙醇和醛在10°C~30°C下,反应1~3小时后,去除乙醇,并加入与乙醇体积比为0.6-3的水;将步骤A所得物料滴加到质量浓度为30%~50%、pH为8-11的木质素碱溶液中,然后在30°C~70°C下,反应3~7h,得高耐温性的木质素阳离子沥青乳化剂。本发明乳化剂具有很好的耐高温性能和乳化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2746516B
公开(公告)日:2014-09-17
申请号:CN201210198879.6
申请日:2012-06-15
Applicant: 江苏苏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博特建材(天津)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耐温性木质素沥青乳化剂、其制备方法及应用。本发明乳化剂按如下步骤制得:将胺、溶剂和醛在10°C~30°C下,反应1~3h,其中,每摩尔胺需0-50ml溶剂,胺和醛的摩尔比为1:1~1:5;将质量浓度为25-40%、Ph为8-11的木质素碱溶液中加入金属离子化合物和氧化剂,在60°C~100°C下,反应1~5h,其中,金属离子化合物的质量用量为木质素质量的1-5‰,氧化剂的质量用量为木质素质量的3.5-10%,其中每0.1摩尔聚胺需要25-40g木质素;将上步骤A和步骤B所得产物混合在30°C~70°C下,反应3-7h。本发明乳化剂不仅乳化性能好,且所得产品具有良好的耐温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2757569B
公开(公告)日:2014-08-20
申请号:CN201210259748.4
申请日:2012-07-25
Applicant: 江苏苏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攀枝花博特建材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黏附性的木质素沥青乳化剂、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以及包含本发明高黏附性的木质素沥青乳化剂的乳化沥青和包含本发明高黏附性的木质素沥青乳化剂的组合物。本发明种高黏附性的木质素沥青乳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将木质素磺化;B、将胺和醛加入上述反应物中,60°C~100°C下,反应1~3h;其中,胺和醛的摩尔比为(1∶1)~(1∶5),胺的质量用量为木质素质量的20-50%。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所得乳化剂,不仅容易乳化,且有良好的黏附性能,与聚氧乙烯醚复配黏附效果更佳。
-
公开(公告)号:CN103113848A
公开(公告)日:2013-05-22
申请号:CN201310022528.4
申请日:2013-01-21
Applicant: 江苏博特新材料有限公司 , 江苏苏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江苏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姜堰市博特新材料有限公司
IPC: C09J195/00 , C09J121/00 , C09J15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环保中温型路面灌缝胶及其制备方法,上述中温型路面灌缝胶,有如下组分制备而成:石油沥青100份、废胎橡胶粉25~60份、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5~45份、增容组分20~100份、高温降粘组分4~15份、增塑剂3~20份,所述份数为质量份数;所述增容组分为环烷基橡胶油或机油或两者任意配比的混合物;高温降粘组分为蜡或饱和十八碳酰胺的一种或两者任意配比的混合物。本发明环保中温型路面灌缝胶可中温施工,节能环保,且灌缝流动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03073731A
公开(公告)日:2013-05-01
申请号:CN201210572601.0
申请日:2012-12-25
Applicant: 江苏博特新材料有限公司 , 江苏苏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江苏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博特建材(天津)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冷再生木质素沥青乳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胺加入到木质素溶液中,加入的胺的质量占木质素溶液中木质素质量的5~50%;(2)升温,然后加入醛,反应得到木质素沥青乳化剂,其中加入的醛与胺的质量比为1:2~2:1。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所得乳化剂,不仅容易乳化,且由其配置的冷再生沥青混合料具有良好的路用性能,其干湿劈裂强度比和早期强度得到了提高,并且其他各项性能均满足交通部制定的阳离子乳化沥青标准和拌合性能的技术指标,使得道路可以提前开放。
-
公开(公告)号:CN102746516A
公开(公告)日:2012-10-24
申请号:CN201210198879.6
申请日:2012-06-15
Applicant: 江苏博特新材料有限公司 , 江苏苏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江苏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博特建材(天津)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耐温性木质素沥青乳化剂、其制备方法及应用。本发明乳化剂按如下步骤制得:将胺、溶剂和醛在10°C~30°C下,反应1~3h,其中,每摩尔胺需0-50ml溶剂,胺和醛的摩尔比为1:1~1:5;将质量浓度为25-40%、Ph为8-11的木质素碱溶液中加入金属离子化合物和氧化剂,在60°C~100°C下,反应1~5h,其中,金属离子化合物的质量用量为木质素质量的1-5‰,氧化剂的质量用量为木质素质量的3.5-10%,其中每0.1摩尔聚胺需要25-40g木质素;将上步骤A和步骤B所得产物混合在30°C~70°C下,反应3-7h。本发明乳化剂不仅乳化性能好,且所得产品具有良好的耐温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673162A
公开(公告)日:2005-09-28
申请号:CN200510037870.7
申请日:2005-02-28
Applicant: 江苏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江苏苏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南京道鹭建设材料厂
Abstract: 一种两性羧酸类梳形接枝共聚物混凝土超塑化剂,由下列步骤制备:1)水性自由基共聚反应:由8%~40%单体a、55~85%单体b以及0~20%的非离子单体c在水溶液介质中共聚而制得中间产物PCE;2)采用聚丙烯酰胺通过霍大曼降解反应或曼尼奇反应或采用丙烯酰胺单体和通式(5)和(6)所描述的阳离子单体d在水性介质中共聚制备含有阳离子单体的阳离子共聚物CNP;3)将羧酸类梳形接枝共聚物PCE和阳离子含氮聚合物CNP混合搅拌,制得两性羧酸类接枝共聚物;4)将步骤3)制备的共聚物加热到60~100℃,加入通式(7)所示的交联剂进行交联反应,制得本发明。本发明能大幅度降低混凝土用水量并且具有高流动性、良好施工性能和优异的坍落度保持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2516093B
公开(公告)日:2014-10-08
申请号:CN201110404128.0
申请日:2011-12-08
Applicant: 江苏博特新材料有限公司 , 江苏苏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江苏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7C213/02 , C07C215/40 , C08J3/03 , C08L9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Gemini型沥青乳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所得Gemini型沥青乳化剂可有效提高乳化沥青的稳定性和渗透性。所述Gemini型沥青乳化剂的制备方法为:将结构式(II)所示的脂肪胺和环氧氯丙烷反应,得到中间体,然后使中间体与结构式(IV)所示的胺反应,得到Gemini型沥青乳化剂,其中,R1为十二烷基、十四烷基、十五烷基、十六烷基、十八烷基或十九烷基;R2=R3=R4=CH3、或R2=R3=R4=Et、或R2=R3=CH3,R4=H、或R2=R3=H,R4=CH3、或R2=R3=Et,R4=H、或R2=R3=Buty,R4=H、或R2=R3=CH2CH2OH,R4=H、或R2=十八胺基,R3=CH3,R4=H。
-
公开(公告)号:CN102898084B
公开(公告)日:2014-09-17
申请号:CN201210400631.3
申请日:2012-10-19
Applicant: 江苏苏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泰州市姜堰博特新材料有限公司
IPC: C04B28/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度高韧性粗集料、其制备方法及由其制备的混凝土。上述粗集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将普通粗集料与环氧改性苯丙乳液或环氧改性聚乙烯醇乳液混匀;B、将步骤A所得物料与增强胶材混匀并标养,得高强度高韧性粗集料,所述步骤A所得物料与增强胶材的质量比为1:(0.002~0.046),所述增强胶材包括质量比为1:(0.1~0.3):(0.05~0.1)的水泥、矿物掺合料和膨胀剂。利用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高强度高韧性粗集料拌制混凝土,混凝土28d的抗压强度、断裂韧性、断裂能较同配比的普通混凝土明显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03013548B
公开(公告)日:2014-08-06
申请号:CN201210522272.9
申请日:2012-12-07
Applicant: 江苏苏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攀枝花博特建材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从沥青混合料中回收沥青的方法,以便后继的沥青性能检测。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沥青溶液抽提,将抽提获得的沥青溶液置于玻璃容器中,密封静置至少1h,获取上层沥青溶液于减压过滤器的玻璃纤维滤纸上过滤,保留沥青溶液滤液;按照阿布森法将上一步得到了沥青溶液滤液进行连续蒸馏,蒸馏温度为135±2℃,蒸馏至溶剂停止下滴后,继续蒸馏2h后获得回收沥青。本发明所述的从沥青混合料中回收沥青的方法,在避免矿粉、溶剂残留和沥青老化基础上,大大提高了回收沥青的试验可操作性和实用性,且减少了空气污染问题,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