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657307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938809.9
申请日:2024-12-26
Applicant: 江苏三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体悬浮式可湿性吡虫啉粉剂粉碎装置,该气体悬浮式可湿性吡虫啉粉剂粉碎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具有研磨空间,所述壳体顶部设置有出料管,所述壳体底部设置有喷嘴,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研磨组件和打散组件,所述研磨组件与所述壳体的内壁存在间隙,所述研磨组件上方的空气流速仅能够承托符合生产要求粒径的吡虫啉粉末,所述研磨组件位于所述打散组件的上方,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气体悬浮式可湿性吡虫啉粉剂粉碎装置,通过流动的空气托起小颗粒的吡虫啉粉末能够及时将其取出,避免重复研磨的现象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222738603U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21413552.0
申请日:2024-06-20
Applicant: 江苏三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IPC: B01D29/085 , B01D29/92 , B01D35/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复配杀菌剂抽滤装置,涉及抽滤设备技术领域,包括试剂瓶,所述试剂瓶的表面连接有软管,且试剂瓶的顶端插设有漏斗,所述漏斗的顶端螺旋连接有过滤杯,所述试剂瓶的底端设置有辅助组件;所述辅助组件的内部包括有橡胶套,且橡胶套的内部环形等距设置有三组橡胶块,所述橡胶套的底端开设有凹槽,且凹槽的内部设置有吸盘。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辅助组件,可通过多个橡胶块将试剂瓶限制在橡胶套的内部,同时还可通过按压橡胶套,可使其底端的吸盘与桌面相接触,便于对橡胶套以及试剂瓶等进行限位,避免在出现震动或误碰等情况下,使试剂瓶倾倒,导致其内部的复配杀菌剂流出对操作人员的身体安全带来一定的危险。
-
公开(公告)号:CN222766298U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421553231.0
申请日:2024-07-03
Applicant: 江苏三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IPC: B01J19/00 , C07D231/22 , B01D9/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吡唑醚菌酯的制备系统,包括溴化反应釜、醚化反应釜、还原装置、酰化装置和甲基化装置,所述醚化反应釜与还原装置之间的输料管线上以及甲基化装置的输料管线上均设有提纯装置,该提纯装置由除杂结晶罐、洗涤罐和干燥箱组成;所述除杂结晶罐的侧边设有乙醇存储筒,所述除杂结晶罐的外壁上包裹有控温夹套,所述除杂结晶罐侧边还设有过滤箱。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醚化反应釜生成的吡唑苄基醚投入提纯装置进行提纯处理,使其可以获得更高纯度,从而减少后续产物中杂质的含量,同时将甲基化装置反应生成的吡唑醚菌酯也投入提纯装置中进行提纯处理,有利于进一步减少成品中的杂质含量,以便于制备生成更高纯度的吡唑醚菌酯。
-
公开(公告)号:CN222694642U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420999183.1
申请日:2024-05-10
Applicant: 江苏三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生产用上料装置,涉及上料设备技术领域,包括设置在箱体顶端的电机、设置在电机底端的搅拌杆,箱体的表面设置有上料组件;上料组件的内部包括有设置在搅拌杆表面的收集板,且收集板的表面开设有收集槽,收集槽的内壁环形等距设置有隔块,相邻隔块之间存在有空隙;箱体顶端的连接管与料斗;收集板的顶端与箱体的内部顶端相贴合;隔块呈三角形。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上料组件,在混合时,可通过收集板将收集的原料散落到箱体内部的不同处,以便于对其进行混合,避免原料堆积在一起,降低了混合的效率,同时还可根据不同原料的比例进行调节该原料下料的速度,以便于提高原料的混合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22658262U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20796312.7
申请日:2024-04-17
Applicant: 江苏三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IPC: B01D53/18 , C07D231/2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用于吡唑醚菌脂生产用的降膜吸收塔,涉及降膜吸收塔技术领域,包括壳体,壳体的上下端分别设置有进液口与出液口,且壳体的表面设置有进水口与出水口,壳体的表面还设置有吡唑醚菌脂废气进口与吡唑醚菌脂废气出口。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的辅助组件,可使落入到壳体内部的液体先行通过收集板进行分配,保证每个通槽内部的液体尽量相同,通过气缸的工作,可使每个通槽内部的液体落入到指定的管道的内部,使每个管道内部的液体份量尽量相同以及成膜的情况相同,使其达到最佳的吸收状态,同时每个管道内部均设置理由定位杆,可减小气体在管道内部的流动面积,使气体能够尽量的管道内壁的吸收膜相接触,从而可提高对废气的吸收效率。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