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困油的组合卸荷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9356846B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1811173075.4

    申请日:2018-10-09

    Inventor: 李玉龙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困油的组合卸荷结构,设在前侧板、主轮、从轮和后侧板上,前侧板和后侧板对称设在主轮和从轮的两侧,包括若干的卸荷槽、若干的侧隙结构和若干的卸荷孔,卸荷槽分别设在贴合轮端的前侧板和后侧板的内侧面中间附近,侧隙结构分别设在从轮非工作齿面上,所述侧隙结构形状为“H状”,包括传动块和卸荷块,所述卸荷块设在传动块的两侧;卸荷孔分别设在从轮和主轮齿槽的两端根圆附近。本发明采用新型的H形侧隙结构与双微圆贯通卸荷槽组合结构,在保证高传动质量所需要的小侧隙情况下,大侧隙能有效改善困油性能。所设置卸荷孔,在不破坏轮工作时所需要的强度、刚度前提下,通过将原有的齿顶间隙在卸荷位置扩大50%,直接配合了后续大卸荷面积、卸荷槽加工刀具标准化和易加工的需要。

    一种具有双压力角齿条刀廓的刀具及其加工直齿轮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590552B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1811380223.X

    申请日:2018-11-20

    Inventor: 李玉龙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双压力角齿条刀廓的刀具及其加工直齿轮的方法,所述双压力角齿条刀廓包括顶刃直线段、顶刃圆弧段、过渡斜线段和斜刃线段,所述顶刃直线段用于加工齿廓的根圆弧段,所述顶刃圆弧段用于加工齿廓的过渡曲线段,所述斜刃线段用于加工齿廓的渐开线段,所述顶刃直线段的尺寸由与齿轮根圆弧段间的共轭关系所确定,本发明研制出来的具有双压力角齿条刀廓的刀具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采用本发明研究出来的具有双压力角齿条刀廓的刀具加工少齿数直齿轮既可以避免齿根部附近的渐开线齿廓被齿条刀具切去一部分的根切现象,避免齿轮抗弯曲能力下降,重合度减少的问题,来实现少齿数直齿轮无根切。

    一种可同步变量变矩的外啮合齿轮泵

    公开(公告)号:CN109185123B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1811172950.7

    申请日:2018-10-09

    Inventor: 李玉龙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同步变量变矩的外啮合齿轮泵,包括泵壳、前端盖、后端盖及由两个位于泵壳内部且相互啮合的齿轮构成的齿轮组,泵壳上设有进油口和出油口,的外啮合齿轮泵还包括分别位于齿轮组前后两侧的前组合体、后组合体,前组合体与后组合体的结构相同,均由压板、侧板、变量盘和变量弹簧组成,侧板上设有圆弧形缺口,变量盘沿轴向与侧板的圆弧形缺口面形成一对滑动副,变量盘的外端面由压板压住。本发明可实现泵功率和排量随齿轮的有效啮合宽度进行同步变化,同时,还可以避免过多的轴向泄漏和提高泵的容积率。

    一种具有更高容积效率和内直共轭的罗茨转子轮廓

    公开(公告)号:CN112746967B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110096102.8

    申请日:2021-01-25

    Applicant: 宿迁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更高容积效率和内直共轭的罗茨转子轮廓,包括2、3、4叶下的4、6、8个节圆周向对称邻接的半叶轮廓,半叶轮廓由节圆外的峰同心圆弧、峰过渡曲线、峰共轭轮廓以及节圆内的内直共轭轮廓、谷过渡曲线、谷同心圆弧共六部分首尾相连组成,相应的端点和连接点依序为位于峰对称轴上的峰点、顶点、外启点、中节点、内启点、根点和位于谷对称轴上的谷点,本发明的一种具有更大形状系数的低泄漏罗茨转子轮廓,一具有更大的形状系数和容积利用系数,二具有更小的径向泄漏率和共轭泄漏率,故具有更高的容积效率和更好的轻量化效果。

    一种具有更大形状系数的低泄漏罗茨转子轮廓

    公开(公告)号:CN112746969B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110097509.2

    申请日:2021-01-25

    Applicant: 宿迁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更大形状系数的低泄漏罗茨转子轮廓,由2倍叶数个节圆周向对称邻接的半叶轮廓组成,所述半叶轮廓依序由节圆外的峰同心圆弧、峰共轭轮廓和节圆内的谷过渡曲线、谷同心圆弧共四部分首尾相连组成,相应的端点和连接点依序为位于峰对称轴上的峰点、顶点、中节点、根点和位于谷对称轴上的谷点。本发明有更大的形状系数和容积利用系数;具有更小的径向泄漏率和共轭泄漏率,故具有更高的容积效率和更好的轻量化效果。

    一种用于消除齿轮泵径向力的组合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9322821B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1811172910.2

    申请日:2018-10-09

    Applicant: 宿迁学院

    Inventor: 李玉龙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消除齿轮泵径向力的组合结构,包括前浮动侧板、后浮动侧板、前轴A、与前轴A相连的主动轮、与主动轮相连的后轴A、前轴B、与前轴B相连的从动轮、与从动轮相连的后轴B,所述主动轮与从动轮相啮合,紧固螺栓A和平键A将前轴A、与前轴A相连的主动轮和与主动轮相连的后轴A固定连在一起,紧固螺栓B和平键B将前轴B、与前轴B相连的从动轮和与从动轮相连的后轴B固定连在一起,前轴A与前轴B之间通过前浮动侧板套接连接在一起,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起吊用外啮合齿轮马达注入压力的动态确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935555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1720675.4

    申请日:2022-12-30

    Applicant: 宿迁学院

    Abstract: 起吊用外啮合齿轮马达注入压力的动态确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由齿轮副啮合过程确定波动的输出液压转速和输出液压转矩;步骤二、由波动的输出液压转速计算输出液压转速的角加速度;步骤三、由输出液压转速的角加速度计算动态的起吊负载转矩;步骤四、由起吊负载转矩等于输出液压转矩耦合计算出动态的注入压力。本发明通过所给出的起吊负载下注入压力的简洁公式,明晰注入压力与额定注入流量和额定回油背压的工况条件,基圆半径、节圆半径、齿宽、轴端半径的起吊用渐开线齿轮‑轴几何参数,及起吊负载物质量间的耦合机理,弥补现有齿轮马达输出液压转矩及其波动系数计算方面的不足,进而提高了齿轮马达的设计质量及其起吊特性的评估质量。

    一种外啮合齿轮泵困油用卸荷槽对称设置的微连通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4704460A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2210387174.2

    申请日:2022-04-13

    Applicant: 宿迁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外啮合齿轮泵困油用卸荷槽对称设置的微连通结构,由两个完全相同的吸油侧卸荷槽与排油侧卸荷槽组成,吸油侧卸荷槽与排油侧卸荷槽设置在齿轮副两端的部件上,两端部件上的卸荷槽关于齿轮副宽度方向的中间截面对称,同一部件上的吸油侧卸荷槽与排油侧卸荷槽关于齿轮副的中心面对称,卸荷槽间距为(2‑ε)pbcosα,其中,ε>1为重合度,一般情况下ε=1.1~1.3,pb为泵用齿轮的基圆节距,α为啮合角。本发明在不改变原有无连通卸荷槽结构的前提下,通过卸荷槽间距的适当缩短,巧妙利用由此带来的吸油介质、困油介质和排油介质的局部微连接,以损失较小的齿轮泵输出流量均值为代价,换取困油压力波动的充分缓解效果。

    一种定点共轭的3扭叶容积转子副和动力斜齿轮副

    公开(公告)号:CN112815070A

    公开(公告)日:2021-05-18

    申请号:CN202110097501.6

    申请日:2021-01-25

    Applicant: 宿迁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定点共轭的3扭叶转子容积副及斜齿动力副,3扭叶转子容积副包括端面轮廓相同、螺旋方向相反、螺旋角相同的两个非接触式3扭叶转子,所述斜齿动力副包括端面轮廓相同、螺旋方向相反、螺旋角相同的两个接触式标准渐开线圆柱斜齿轮,3扭叶转子容积副和斜齿动力副的端面节圆半径、螺旋角相等,同轴上3扭叶转子与标准渐开线圆柱斜齿轮的螺旋方向相反。本发明具有最大化的形状系数和容积利用系数、更小的径向泄漏率和共轭泄漏率,无理论上的流量脉动和轴向力的有益效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