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余热对一次网回水加热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151111A

    公开(公告)日:2018-06-12

    申请号:CN201711379449.3

    申请日:2017-12-20

    Abstract: 通过利用外部工厂的工业余热,与锅炉房、热电厂联合加热供热回水,降低锅炉房、热电厂高品位热能的应用,达到节能的目的。供暖初期外部工业余热温度高,可通过换热器直接为锅炉房、热电厂一次网回水加热,供暖中期供水温度高,可以通过少量的一次网高温水驱动吸收式热泵,提取大量的外部工业余热,为回水加温,降低锅炉房、热电厂高品位热能对回水的提温,供暖末期供水温度降低,回水温度较低同样可以利用换热器提高回水温度,为锅炉房、热电厂一次网回水加热。

    蒸煮乏汽余热回收装置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088275A

    公开(公告)日:2018-05-29

    申请号:CN201711313379.1

    申请日:2017-12-12

    Abstract: 将食品企业生产时所产生的蒸煮乏汽回收,用于其他生产环节,避免蒸煮乏汽直接排放,通过蒸煮乏汽回收装置,进行二次换热,并将数量众多的独立蒸锅产生的蒸汽统一回收。一次换热为装置表面换热,二次换热为喷淋冷凝换热,将蒸煮乏汽绝大多数热量回收,使能源得到循环利用。大型食品生产企业对于各种温度的水都有需求,回收的热量用途广,可用于食品的前期加工,洗涤,供热等多种用途。消除蒸煮食品乏汽当中的食品气味,降低食品企业蒸煮食品时对周边空气质量产生的影响。

    一种采用双凝汽器的大温差集中供热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8870502A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810275720.7

    申请日:2018-03-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双凝汽器的大温差集中供热系统,所涉及系统装置由汽轮机、发电机、多个吸收式热泵、一级凝汽器、二级凝汽器、汽‑水换热器、流量调节装置、各种水泵及管道组成。采用两个凝汽器及多级吸收式热泵结构。一次网回水直接作为吸收式热泵d的低温热源,换热后输送至一级凝汽器作为冷凝水水为乏汽降温,冷凝式出水一部分输送至二级凝汽器与江、河、湖、海水换热降温,另一部分冷凝水出书依次通过吸收式热泵a、吸收式热泵b、吸收式热泵c、吸收式热泵d及汽‑水换热器进行逐级加热,最终作为一次网供水输送至用户侧。

    酒精行业及淀粉行业乏汽余热回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050857A

    公开(公告)日:2018-05-18

    申请号:CN201711309841.0

    申请日:2017-12-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B3/04 F28B9/06 F28B9/08

    Abstract: 酒精行业及淀粉行业乏汽余热回收装置,通过水幕隔离,改变回收装置内蒸汽蒸腾路线,使蒸汽根据水幕形成的通道前进,在回收装置内进行蒸汽折流,水幕在下落时变为水珠,对下方蒸汽进行淋洗,将汽化潜热回收回来,部分冷凝蒸汽与水幕下落的水通过设备底部的管道输送到换热器,回收装置是由内壁与外套组成,中间形成腔体用于喷射水幕,在整个回收装置内壁螺旋向上,间断切割横口,蒸汽在通过水幕时会根据螺旋水幕形成的空间,螺旋向上进行换热,提取出的热量可用于其他车间的热水应用,也可以用于冬季居民小区供暖。

    一种实现乏汽余热高效回收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592138A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810382165.8

    申请日:2018-04-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30/52 F24D3/18 F24D3/10 F24D2200/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实现乏汽余热高效回收的方法,所涉及系统装置由汽轮机、发电机、吸收式热泵、一级凝汽器、二级凝汽器、汽-水换热器、热泵机组和各种水泵及管道组成。一级凝汽器的冷却水吸收了乏汽的潜热,冷却水出水经吸收式热泵及汽-水换热器两级加热后,直接作为一次网供水输入至用户侧。冷却水中超出吸收式热泵回收能力的热量,通过二级凝汽器排放到海洋中。二级凝汽器所排放的海水具有大量低位潜热,再采用一组热泵机组对其进行回收,将热泵机组的进水管道安放在二级凝汽器海水排水口附近,海水经热泵进水管道进入热泵机组,释放潜热,排放回海洋中。

    一种采用双凝汽器的大温差集中供热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8518719A

    公开(公告)日:2018-09-11

    申请号:CN201810287294.9

    申请日:2018-03-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30/12 F24D3/18 F24D3/1058 F24D1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双凝汽器的大温差集中供热系统,所涉及系统装置由汽轮机、吸收式热泵、一级凝汽器、二级凝汽器、汽-水换热器、大温差换热系统和各种水泵及管道组成。采用双凝汽器串联结构,一级凝汽器吸收乏汽余热,并通过吸收式热泵、汽-水换热器、大温差换热系统将所吸收的乏汽余热应用到城市供暖中;一级凝汽器受实际工况限制,无法将全部乏汽进行降温冷凝,为保证电厂发电效率,采用二级凝汽器冷却通过一级凝汽器后剩余的乏汽,二级凝汽器采用江、河、湖、海水作为冷却水。双凝汽器结构不仅实现了对乏汽余热的高效回收,还将用于冷却的江、河、湖、海水与吸收式热泵系统隔离起来,防止了江、河、湖、海水对吸收式热泵及其他系统装备的腐蚀作用。

    一种双凝汽器的余热回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8662650A

    公开(公告)日:2018-10-16

    申请号:CN201810275718.X

    申请日:2018-03-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凝汽器的余热回收系统,所涉及系统装置由汽轮机、发电机、吸收式热泵、一级凝汽器、二级凝汽器、板式换热器、流量调节装置、各种水泵及管道组成。本发明通过将吸收式热泵和两组凝汽器机合理的组合运用,中介水流经一级凝汽器吸收乏汽余热,作为吸收式热泵的低温热源,汽轮机的中段抽汽作为汽-水换热器和吸收式热泵的动力源。吸收式热泵和汽水换热器先后作用为一次网回水进行加热,加热后的一次供水输入至用户侧。同时流经二级凝汽器管程的海水吸收部分流经二级凝汽器壳层的中介水的热能,达到为中介水冷却降温的目的。

    生物质锅炉与工业余热联合供暖技术

    公开(公告)号:CN108050568A

    公开(公告)日:2018-05-18

    申请号:CN201711312984.7

    申请日:2017-12-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生物质锅炉与工业余热联合供暖技术。将生物质能锅炉生产的高温蒸汽供暖换热过程中浪费的火用加以利用,改变生物质锅炉单独供暖的运行模式,用生物质蒸汽来驱动两级吸收式热泵,提升工业废热品位用于供暖,节省了电驱动压缩式热泵的电能,消除了工业废热品位提升中的能量消耗。利用生物质锅炉所生产的蒸汽作为驱动热源,驱动两级吸收式热泵,采用蒸汽侧并联,工业余热侧并联,供热管网侧串联。利用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将两台或两台以上换热器进行串联,对烟气余热进行阶梯利用。根据供暖温度需求情况,利用烟气余热先加热供暖回水,后加热工业余热回水。通过自控系统监测,自控切换,自动识别,监测温度,将烟气余热应用在低于烟气余热回收冷凝点的位置。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