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20011846A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510176504.7
申请日:2025-02-18
Applicant: 吉林省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吉林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
IPC: G06F18/23213 , G06F18/213 , G06F17/18 , G06N3/006 , G06Q50/06 , G06F12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蒙特卡洛与人工蜂群优化的电动汽车充电行为分类方法,首先利用蒙特卡洛模型精准捕获电动汽车充电行为的概率分布特征,进而生成离并网时间的概率密度函数,为电网调度与能源管理提供重要参考。针对传统k‑means聚类算法在处理大规模数据集时面临的效率与精度挑战,本发明创新性地引入人工蜂群算法对聚类过程进行深度优化,通过构建高效的适应度函数,指导聚类中心的智能搜索与优化,显著提升了聚类的精确度和算法收敛速度,本发明的实施,不仅增强了电动汽车充电行为分析的科学性与准确性,还为智能电网的精细化管理与优化调度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9628006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783534.6
申请日:2024-12-06
Applicant: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吉林省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网调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计及氢能制‑储‑运系统协调优化方法,包括步骤一:建立氢能制‑储‑运协同优化模型;步骤二:建立氢能运输路径优化模型;步骤三:建立氢能系统优化模型;步骤四:设计考虑风光不确定性的两阶段鲁棒模型;步骤五:算例分析,其结构合理,在使用的过程中,使系统运行成本降低了13.98%,碳排放量降低了20.95%,所提协同优化方法能有效降低移动氢能系统总运行成本,提升调度决策的灵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294333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321827.2
申请日:2024-09-23
Applicant: 东北电力大学 ,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367 , H02J3/36 , H02M7/483 , G06F30/394 , G06F30/392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计及直流线路的MMC直流侧阻抗建模方法,属于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稳定性分析技术领域。首先基于多谐波线性化的方法建立了的MMC主电路小信号频域线性化模型,然后建立MMC控制环节中的电流内环、环流、功率外环和直流电压外环控制的小信号频域线性化模型,通过关联主电路模型和控制环节模型,建立MMC直流侧阻抗模型,进一步地,考虑MMC站间直流线路,建立计及直流线路的MMC直流侧阻抗模型。本发明相比于常规方法提升了模型精度,能更精确地分析直流电网稳定性问题,对于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工程建设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9270003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666378.5
申请日:2024-11-20
Applicant: 吉林省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长春供电公司
Inventor: 刘春博 , 赵春明 , 杨代勇 , 于群英 , 张赛鹏 , 刘丹 , 刘俊博 , 李守学 , 陈捷元 , 赵天成 , 钟昱尧 , 李岩 , 葛志成 , 司昌健 , 董洪达 , 祝英杰 , 刘赫 , 李成钢 , 李彦阳 , 李嘉帅
IPC: G01R31/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超声波法的GIS电缆终端界面缺陷的检测方法。属于输变电设备状态监测技术领域。包括多超声波传感器的布置,超声波激励信号的发射,超声波信号的接收,信号处理与确定缺陷位置。优点是:采用了多接收器同步工作的方式,可实现对界面状态的全面监测,在环氧套管表面布置多个超声波传感器,从不同的角度和路径接收经过界面传播的超声波信号,每个接收器捕捉到的信号可能会有不同的传播路径和特性,通过对来自多个接收器的信号进行综合分析,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界面的整体状况,多接收器的设计能够显著提高检测的可靠性,减少单个接收器可能存在的盲区,确保所有潜在的界面缺陷都能够被有效捕捉到。
-
公开(公告)号:CN119247024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223548.2
申请日:2024-09-03
Applicant: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吉林省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北京交通大学 ,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长春供电公司
IPC: G01R31/08 , G06N3/0464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基于分解降噪和新型卷积神经网络的故障测距方法和系统,属于电力系统技术领域,方法包括采集线路三相电流信号作为原始电流信号;对采集的原始电流信号进行分解降噪处理;计算各个IMF分量的熵值并将熵值大于阈值的IMF分量筛除,其余IMF分量进行重构,得到去噪后的信号;用格拉姆角场算法将去噪后信号转换为二维特征图像,并对得到的二维特征图像进行数据增强处理;将生成的二维特征图像数据集输入到新型卷积神经网络模型中,得到测距结果。系统包括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处理器,处理器用于读取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的可执行指令执行上述方法的步骤。本发明结合降噪方法和新型卷积神经网络提高故障测距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852623B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336375.5
申请日:2024-09-25
Applicant: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吉林大学 , 吉林省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含炔基磺化聚酰亚胺及制备方法以及应用其制备交联型质子交换膜的方法属于高分子材料和燃料电池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中的炔基交联磺化聚酰亚胺是将含炔基的芳香二胺单体、磺化二胺单体与1,4,5,8‑萘四甲酸二酐通过缩聚反应和交联反应制备获得。本发明中使用聚合单体具有较为刚性的分子结构并且不含有醚键,赋予质子交换膜更优异的机械性能、尺寸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炔基交联聚酰亚胺具有独特的三维立体构型,有利于质子传输。含三氟甲基的疏水链段与交联型磺化聚酰亚胺中的亲水链段形成亲水‑疏水的相分离形貌,促进质子传输通道的形成。因此,本发明制备的炔基交联磺化聚酰亚胺质子交换膜具有高质子传导率、优异的机械性能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165293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1303011.7
申请日:2024-09-19
Applicant: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吉林省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北京交通大学 ,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长春供电公司
IPC: G01R31/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配电网故障选线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格拉姆角场和卷积神经网络的故障选线方法,包括采集配电网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每条馈线的一维零序电流时间序列数据;将采集的一维零序电流时间序列数据通过格拉姆角差场转换为二维图像;对二维图像进行归一化处理并划分数据集,将划分后的数据集输入到二维卷积神经网络中进行迭代训练得到损失和准确率结果。上述方法通过二维卷积神经网络挖掘图像的深度特征,可以保证较高的选线准确率;同时基于格拉姆角场的转换原始数据为二维图像的算法,能够保留更多地原始信息,并且消耗时间更短、可视化效果更好,加强了所提选线方法的可靠性,能够解决传统故障选线方法准确率低、信息丢失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108705A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411291974.X
申请日:2024-09-14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1M10/613 , H01M10/627 , H01M10/6551 , H01M10/6556 , H01M10/656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自降温功能的储能集装箱,属于节能技术领域,包括由若干板构成的封闭空腔,若干板中有N块板包括内板、外板以及位于外板和内板之间的中间层,其中N≥1;所述外板的外表面设置有辐射涂层,所述外板与所述中间层之间设有导冷管,所述导冷管中设置有传热媒介。本发明能够降低能源消耗,提高集装箱式储能系统能源效率,增强集装箱式储能系统可靠性,降低集装箱式储能系统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8944110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0981163.6
申请日:2024-07-22
Applicant: 东北电力大学 ,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合直流输电系统直流侧低电压穿越协调控制方法,属于混合直流输电技术领域。在分析交直流系统故障特性的基础上,充分发挥LCC的直流电流调控能力,对触发角进行限幅控制以缩小送端直流电压的跌落范围,确保受端MMC直流电压调节的合理性。以低电压穿越期间最大限度的有功续传为控制目标,提出受端直流降压控制方法。考虑发生较严重故障时MMC换流器所需的降压幅度增大,但降压幅度受MMC换流器调制比约束,故提出MMC换流器电压与无功控制方法,与受端直流降压控制策略协调配合,在保证有功续流的同时避免系统控制超调。
-
公开(公告)号:CN117154663A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310994210.6
申请日:2023-08-09
Applicant: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吉林省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北京交通大学 ,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长春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基于LVRT下光伏输出特性的配电网相差保护方法,属于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领域;本发明根据LVRT下光伏的输出特性,得到线路故障时光伏输出电流相位的变化特点,发生金属性短路故障时,根据故障点后光伏并网点电压只输出无功电流,且相位为90°的特点,进行金属性短路故障时的相角差动保护设计,无需考虑信号传输带来的误差,消除了光伏接入的不利影响;发生非金属性短路故障时,利用光伏输出电流相位在[0°,90°]区间上的特点,进行保护动作区间的计算,考虑了光伏接入对相角差动保护的影响,保护方法简单实用。本发明能够对含光伏接入的配电网进行相角差动保护设计,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不受光伏接入的影响。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