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063459B
公开(公告)日:2021-05-11
申请号:CN201711246365.2
申请日:2017-12-01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 , 沈阳工业大学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提高电厂深度调峰能力的控制方法,属于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领域。本发明在火电机组调峰能力不足的情况在火电厂侧设置大容量电储热装置提高火电厂深度调峰能力。提高电厂出力降低幅度,有效提升了电厂深度调峰的能力,同时增加了具有深度调峰能力电厂的数量。同时通过该方法设置电储热装置,促使热电联产机组供热与供电有效分离,提高了热电联产电厂供电的灵活性,有效提高了供热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8063447B
公开(公告)日:2021-05-11
申请号:CN201711119287.X
申请日:2017-11-14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沈阳工业大学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进的电网低估时段负荷功率填谷的储电调制方法,属于智能电网技术领域。针对当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采用储电装置自身被当作负荷,连入电网中使电网低谷时段的总负荷增加,从而减少弃风量。而且通过曲线拟合的方法可以确定电网低谷时段的储电装置的存储量,此方法不仅能够使可再生能源得到充分的被利用,大大的降低电网的运行成本,具有经济性,而且能够确保电网持续安全稳定的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7834580B
公开(公告)日:2021-03-23
申请号:CN201710996851.X
申请日:2017-10-20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沈阳工业大学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H02J3/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池储能降低电网负荷峰谷差方法,属于电力系统自动化领域。利用电池储能寻求最优的降低电网峰谷差的方法,针对可能影响因素层及直接影响因素层的数据进行监测和记录,进而得出调峰系数,而后引入可信因子,进而构建得出直接影响因素目标层,得出电池充放电功率。本发明充分发挥电储能技术优势,发挥电储能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降低峰谷差作用,并能够推动建立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的长效机制,通过科学调度运行电储能设施,发挥电池储能降低峰谷差方面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7947208A
公开(公告)日:2018-04-20
申请号:CN201711141772.7
申请日:2017-11-17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沈阳工业大学 , 国家电网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763 , Y02E10/766 , Y02E40/10 , Y02E70/30 , H02J3/28 , H02J3/38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弃风与大规模电池储能协调运行方法,属于配电网技术领域。通过对电池的充电效率η1,电池的放电效率η2、电池储能系统所在环境的温度T、电池个数n,各电池之间间隔平均距离d,特定历史时段弃风量最大值Pqmax,特定历史时段弃风量最小值Pqmin,电池的荷电状态soc的时间序列的数据采集,对电池环境温度、电池荷电状态数据筛选处理,对电池协调运行影响参数运算,进而进行电池充放电状态判别,得到弃风与大规模电池储能的协调运行充放电电量。该方法能够根据监测电池协调运行影响参数对电池充放电电量计算,能够有助于大规模风电的消纳,减少电网弃风,显著提高电池储能系统可靠性与经济性,以满足实际应用需要。
-
公开(公告)号:CN106557833A
公开(公告)日:2017-04-05
申请号:CN201610928670.9
申请日:2016-10-31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沈阳工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40/76 , Y04S10/54 , Y04S10/545 , G06Q10/04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储联合发电系统动态响应性能指数预测方法,通过建立光储联合发电系统动态响应性能指数演化系统的时间序列,对时间序列测量数据进行贝叶斯前馈人工神经网络处理,进而基于马尔可夫链蒙特卡罗方法对光储联合发电系统动态响应性能指数预测计算,得到光储联合发电系统动态响应性能指数预测值。该方法能够根据监测参数对光储联合发电系统动态响应性能指数进行预测计算,根据计算结果实时地对光储联合发电系统及配电网进行控制,能够有效避免配电网系统因光储接入带来的功率不匹配等问题,显著提高配电网电力系统在光储联合系统接入后的可靠性与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356500A
公开(公告)日:2016-02-24
申请号:CN201510721766.3
申请日:2015-10-30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沈阳工业大学
IPC: H02J3/3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10/14 , Y02E10/56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光伏区域电网电压稳定性裕度预测方法,通过建立多光伏区域电网电压稳定性裕度演化系统的时间序列,对时间序列测量数据进行非线性单纯体法处理,对顶点的目标函数值进行反射运算,进而进行多光伏区域电网电压稳定性裕度预测计算,得到多光伏区域电网电压稳定性裕度预测值。该方法能够根据监测参数对区域电网光伏电压稳定性裕度进行预测计算,根据计算结果实时地对电压水平进行控制,能够有效避免各个光伏之间电压水平不平衡现象,显著提高区域电力系统可靠性与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075477B
公开(公告)日:2021-06-25
申请号:CN201711247319.4
申请日:2017-12-01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 , 沈阳工业大学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电储热装置的电力系统调压方法,具体涉及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领域。利用电网内的电储热装置作为电网调压的措施。针对负荷变化所造成的电压波动,利用电网中的电储热装置,通过对电储热装置的投入或退出,改变电网中的负荷分布,从而对电网的电压进行调节。该方法优化电储热装置的控制能力,建立了利用电储热装置对电网进行调压的操作过程,形成了电储热装置参与电网调压的全过程操作控制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08110806A
公开(公告)日:2018-06-01
申请号:CN201810076616.5
申请日:2018-01-26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 , 沈阳工业大学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3/46 , H02J3/24 , H02J3/28 , H02J2003/003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新能源电力系统在异常调控域运行方式下的调度方法,属于可再生能源发电与新能源电网技术领域,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储热和储电调度的调节速度和调节成本与负荷及新能源发电的综合出力波动曲线最优协调的调度策略。根据综合出力波动的实时特性,选取能够对这一波动进行最优跟踪的储热、储电调控进行全网功率调节。根据判断系统内设备的运行状态,调度中心能够做出更加准确的指令,大大减小了调度不及时,由于误差引起的系统频率超出正常范围的后果,减小了系统瘫痪的可能性,极大的增加了系统的安全性,为电力系统的调度、维护运行节省了大量的资金成本,具有很好的经济、安全和社会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8063447A
公开(公告)日:2018-05-22
申请号:CN201711119287.X
申请日:2017-11-14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沈阳工业大学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进的电网低谷时段负荷功率填谷的储电调制方法,属于智能电网技术领域。针对当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采用储电装置自身被当作负荷,连入电网中使电网低谷时段的总负荷增加,从而减少弃风量。而且通过曲线拟合的方法可以确定电网低谷时段的储电装置的存储量,此方法不仅能够使可再生能源得到充分的被利用,大大的降低电网的运行成本,具有经济性,而且能够确保电网持续安全稳定的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8039713A
公开(公告)日:2018-05-15
申请号:CN201711136760.5
申请日:2017-11-16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沈阳工业大学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弃风与大规模电储热和电池储能协调运行的方法,属于弃风消纳领域。通过将采集来的电锅炉环境温度、电锅炉电热转换效率,电池环境温度、电池荷电状态数据进行筛选,判别电锅炉和电池的储热和电储能状态,通过考虑历史弃风量的最值,结合预测弃风量、电锅炉以及电池储能设备的效率,建立弃风与大规模电储热、弃风与大规模电池储能协调运行体系,以计算出电储热和电池储能的比例系数,结合预测的弃风量计算电储热和电池储能的功率;该方法能够根据弃风量合理的分配电储热和电池储能的功率,实现弃风和大规模电储热和电池储能的协调运行,实现了能源的合理利用,有效提高弃风消纳的能力及经济效益,实现清洁能源利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