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899464B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210600922.0
申请日:2022-05-30
Applicant: 国家电投集团氢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武汉绿动氢能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IPC: H01M8/106 , H01M8/1062 , H01M8/106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孔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中微孔膜包括聚四氟纤维膜本体和负载有铂族金属的纳米氧化物微粒;负载有铂族金属的纳米氧化物微粒均匀分布于聚四氟乙烯纤维膜本体的孔隙中。本发明所述的微孔膜,浸润性能、自增湿性能好,将其用于质子交换膜,可降低质子交换膜的氢气的透过性能,提升抗电化学降解性能,进而提升质子交换膜的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9039486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332438.X
申请日:2024-09-24
Applicant: 国家电投集团氢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武汉绿动氢能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IPC: C08F6/12 , C08F214/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氟磺酸树脂的纯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待纯化的全氟磺酸树脂分散在第一不良溶剂中进行溶解,然后进行第一低温处理和离心,分离得到第一上层清液和第一沉淀层,分别进行干燥后得到第一全氟磺酸树脂和第二全氟磺酸树脂;将第二全氟磺酸树脂分散在第二不良溶剂中进行溶解,然后进行第二低温处理和离心,分离得到第二上层清液和第二沉淀层,分别进行干燥后得到第三全氟磺酸树脂和第四全氟磺酸树脂。本发明的方法,将同一全氟磺酸树脂体系内的低、中、高分子量的全氟磺酸树脂进行纯化,收窄树脂分子量分布曲线,使全氟磺酸树脂分子量更加一致,提高全氟磺酸树脂的稳定性,显著提高下游质子交换膜、水电解膜等产品的质量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448999B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211195355.1
申请日:2022-09-28
Applicant: 国家电投集团氢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武汉绿动氢能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IPC: C08F8/44 , C08F8/24 , C08F8/32 , C08F214/26 , H01M8/0221 , H01M8/1018 , H01M8/106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稳定性的改性全氟阴离子交换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改性全氟阴离子交换树脂具有如下式(I)结构。本发明提供的改性全氟阴离子交换树脂具有更好的综合性能,非常适宜作为阴离子交换膜材料使用。#imgabs0#
-
公开(公告)号:CN117229463B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311517205.2
申请日:2023-11-15
Applicant: 国家电投集团氢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武汉绿动氢能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氟磺酸树脂、质子交换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非氟磺酸树脂含有芳基和哌啶结构单元,哌啶上接枝长链双磺酸基团。本发明的非氟磺酸树脂中不含醚、酮、砜等极性基团,稳定性好,机械强度高,离子传导率高,接枝的长链双磺酸基团有利于形成离子簇,提高离子传导率,侧链长度可控,离子交换容量可控。
-
公开(公告)号:CN114133477B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111424554.0
申请日:2021-11-26
Applicant: 国家电投集团氢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武汉绿动氢能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IPC: C08F216/14 , C08F214/18 , C08F214/26 , C08F8/32 , C08J5/22 , C08L29/10 , H01M8/1039 , H01M8/107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离子交换树脂的制备方法,包括:a、将含卤长侧链单体、四氟乙烯和磺酰氟烯基醚共聚得到含卤离子交换树脂前体;b、将所述步骤a得到的树脂前体加入NaOH进行钠化,得到钠型含卤离子交换树脂前体;c、将所述步骤b得到的树脂前体同酚羟基化合物进行接枝反应,制得离子交换树脂。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中,通过在磺酸树脂中引入酚羟基,有效提高了离子交换树脂的抗氧化性,能够应用于燃料电池、电解池等领域,制得的离子交换膜具有较高的化学稳定性和离子传导率,解决了离子交换膜耐氧化稳定性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386023A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2211195242.1
申请日:2022-09-28
Applicant: 国家电投集团氢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武汉绿动氢能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IPC: C08F8/44 , C08F8/32 , C08F214/18 , C08F214/26 , C08L27/22 , C08J5/22 , H01M8/1004 , H01M8/1039 , H01M8/107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醚键全氟阴离子交换树脂,该无醚键全氟阴离子交换树脂具有如下式(I)结构,式(I)中,Rf1表示直接键、C1~C20的直链或支链亚烷基,且其中的碳原子可选择性的被O所取代;m和n各自独立地选自1‑200之间的整数,侧链为螺环季铵盐基团。本发明提供的无醚键全氟阴离子交换树脂能够有效提高树脂的耐碱稳定性和耐氧化稳定性,侧链引入螺环季铵盐基团,能够进一步提高树脂的耐碱稳定性以及提高离子传导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507302B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210407863.5
申请日:2022-04-19
Applicant: 国家电投集团氢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武汉绿动氢能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IPC: C08F8/44 , C08F214/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全氟磺酰氟树脂的钠化转型液和全氟磺酰氟树脂的钠化转型方法。按重量百分含量计,全氟磺酰氟树脂的钠化转型液包括氢氧化钠8%‑20%,水和醇的混合溶液80%‑92%,其中,水和醇的混合溶液中,水和醇的重量比为1:4‑4:1。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采用醇、水和氢氧化钠相互协同的醇钠溶液作为全氟磺酰氟树脂的钠化转型液,使得全氟磺酰胺树脂能够在30‑55℃下进行钠化转型,不仅简化了钠化转型工艺条件,降低了能耗,而且所用原料环境友好,降低了对环境和操作人员的安全隐患,同时还有效提高了全氟磺酰胺树脂的钠化转型率,易于实现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3878835B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2111488839.0
申请日:2021-12-08
Applicant: 国家电投集团氢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武汉绿动氢能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聚四氟乙烯/碳纤维复合离型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制备方法包括:步骤S1,采用热处理或酸处理的方式对碳纤维进行表面处理,得到表面改性碳纤维;步骤S2,将聚四氟乙烯树脂、表面改性碳纤维和润滑助剂混合后,熟化,形成熟化料;步骤S3,将熟化料进行压制、挤出,形成坯料;步骤S4,通过双辊压延的方式对坯料进行压延成膜,得到膜材料;步骤S5,对膜材料依次进行脱脂、定型,得到聚四氟乙烯/碳纤维复合离型膜。本发明制备的聚四氟乙烯/碳纤维复合膜非常适合作为离型膜使用,尤其适合用作复合质子交换膜制造过程中的涂布工艺所使用的离型膜。
-
公开(公告)号:CN117487201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1396736.0
申请日:2023-10-25
Applicant: 国家电投集团氢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武汉绿动氢能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IPC: C08J3/09 , H01M8/1027 , H01M8/1039 , H01M8/18 , H01M8/1081 , H01M8/1067 , C08L27/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两性离子交换树脂溶液、液流电池隔膜、全钒液流电池。其包括两性离子交换树脂和溶剂,本申请的两性离子交换树脂溶液后续制备得到液流电池膜时,一方面,液流电池隔膜可以同时兼顾离子传导率高、库伦效率高及钒粒子透过率低的优异性能;另一方面,液流电池隔膜具有优异的化学稳定性和循环稳定性。其中,季铵盐基团的引入可以大大提高阻钒率,且可以使液流电池隔膜在酸性条件下具有较好的稳定性,进而使得其具有优异的化学稳定型和循环稳定性;同时,本申请没有损失离子传导率,每一个磺酰氟基团都对应一个H离子,其具有优异的离子传导率和库伦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369203B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111498052.2
申请日:2021-12-09
Applicant: 国家电投集团氢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武汉绿动氢能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IPC: C08F259/08 , C08F216/14 , C08F214/26 , C08F216/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离子交换树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将全氟β‑乙烷磺内酯或磺酰氟基乙酰氟与全氟环氧丙烷进行加成反应,制得加成产物,其分子式为FOC(CF(CF3)OCF2)XCF2SO2F,x为1、2或3;b、将烯丙醇单体与四氟乙烯单体进行共聚反应,制得四氟乙烯‑烯丙醇共聚物;c、将步骤b制得的四氟乙烯‑烯丙醇共聚物与步骤a制得的加成产物进行接枝反应,转型后制得离子交换树脂。本发明的方法,有效避免了磺酰氟基乙烯基醚单体与四氟乙烯共聚过程中前者竞聚率低的弊端;同时避免了磺酰氟基乙烯基醚单体制备过程中成盐脱羧过程易于成五元环反应增加制备工艺复杂程度,降低产率等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