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分阶段温度实测的结构施工受力反馈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7216983A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311171114.8

    申请日:2023-09-11

    Inventor: 卢伟 滕军 方现伟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分阶段温度实测的结构施工受力反馈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先确定超静定结构施工过程中的各结构组,该结构组为同一施工阶段且与所述超静定结构形成超静定体系的结构构件组;通过预设传感器获取已施工结构组构建时的初始温度以及已施工结构组在t施工阶段的阶段温度;基于初始温度和阶段温度确定已施工结构组在t施工阶段的温度作用影响值;确定出已施工结构组的第一刚度矩阵和未施工结构组的第二刚度矩阵;根据第一刚度矩阵、第二刚度矩阵和已施工结构组的温度作用影响值确定出t施工阶段时超静定结构的受力反馈值,提高了超静定结构的受力性能分析的准确性,避免出现潜在的安全隐患和质量问题,优化了超静定结构的施工过程。

    一种跨越钢结构的刚度计算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6975985A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311095900.4

    申请日:2023-08-28

    Inventor: 卢伟 滕军 黄力祺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跨越钢结构的刚度计算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属于土木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获取子桁架结构在施工过程的各个施工阶段每个杆件的内力,计算得到施工阶段的结构杆件内力累积;根据施工阶段的结构杆件内力累积,对施工过程进行划分,得到多个力学体系状态,将力学体系状态下各个施工阶段的结构杆件内力累积进行矢量叠加,得到内力矢量和;获取每个力学体系状态下每个杆件的杆件轴向力,计算各结构节点位移和杆件变形距离,得到力学体系状态下的变形矢量和,将所述力学体系状态下的内力矢量和除以变形矢量和,得到刚度。通过本发明,有助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对于复杂的跨越钢结构,不能快速准确地求解出其刚度的问题。

    一种连廊与塔楼连接节点刚度评估及退化监测方法和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6756514A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310817892.3

    申请日:2023-07-05

    Inventor: 卢伟 滕军 何诗华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土木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连廊与塔楼连接节点刚度评估及退化监测方法和设备,其中,所述方法通过已有结构模型模拟分析确定连接节点关键退化形式和敏感舒适度指标,得到连接节点刚度评估模型,通过现场舒适度测试获取目标建筑的敏感舒适度指标,根据连接节点刚度评估模型获得目标建筑的连廊连接节点刚度退化系数,根据连廊连接节点刚度退化系数,对目标建筑进行刚度评估及退化监测。无须改变连接部位的结构形式和原始连接状态,解决了目前测量连廊与塔楼连接节点刚度,由于采用直接测量法改变了连接部位的结构形式和原始连接状态,导致连接部位刚度预测准确性低的问题。

    一种双向被动调谐质量阻尼器以及调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243888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374257.3

    申请日:2024-09-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结构振动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向被动调谐质量阻尼器以及调谐方法,包括:底盘、质量球体、支座、约束装置、连接装置和传力组件;质量球体可滚动放置于底盘上;约束装置为半球形框架结构,水平套设于质量球体上部;支座分别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对设置于底盘的外缘,第一方向垂直于第二方向;每一支座上设置传力组件,连接装置为可伸缩结构,连接装置连接约束装置与传力组件,以衰减质量球体随建筑结构振动时产生的位移。通过将单个质量球体放置于具有凹槽的底盘上,代替现有的将单个球体吊起的摆式TMD装置,节约竖向建筑空间,提高空间利用率。同时,能够显著改善传统滚动式TMD装置的“失谐”,实现双向减振效果。

    大跨度连廊振动舒适度计算模型确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975970A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310904704.0

    申请日:2023-07-21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大跨度连廊振动舒适度计算模型确定方法,属于土木工程技术领域。方法从连体建筑中分别抽离出独立连廊模型和独立塔楼模型;对独立连廊模型和独立塔楼模型进行模态分析,确定连廊和塔楼的一阶竖向自振频率;依据连廊设计参数计算出连廊的相对高度,并确定连廊与塔楼之间的第一连接方式;再依据连廊和塔楼的一阶竖向自振频率,计算出塔楼‑连廊竖向刚度比和刚度比临界值;最后基于连廊的一阶竖向自振频率、相对高度、连接方式、塔楼‑连廊竖向刚度比和刚度比临界值,按照预设模型分类逻辑确定连廊舒适度计算模型。本申请考虑塔楼‑连廊耦合振动对连廊舒适度的影响,使得确定出的模型能准确预估连廊舒适度。

    一种滚动式被动调谐质量阻尼器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835715A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411019301.9

    申请日:2024-07-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结构振动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滚动式被动调谐质量阻尼器,包括:质量球体、第一底座、第二底座、传力组件和连接装置;所述质量球体滚动设置于所述第一底座顶部的球凹面轨道内;所述连接装置呈框架结构,水平套接在所述质量球体的中部,以在所述质量球体滚动时发生水平方向位移;所述第二底座分别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成对且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底座的外缘,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二方向;每一所述第二底座的顶部设置传力组件,所述传力组件与所述连接装置连接,以衰减所述连接装置沿所述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的位移;所述传力组件包括弹簧和阻尼件。

    一种内嵌剪力墙的模块化建筑单元

    公开(公告)号:CN118148257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410464305.1

    申请日:2024-04-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模块化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嵌剪力墙的模块化建筑单元。本发明包括两个剪力墙本体以及由四个顶梁、四个底梁和四个边柱连接形成矩形框架;两个剪力墙本体镜像对称地内嵌于矩形框架内且两个剪力墙本体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位于矩形框架的长边的顶梁和底梁连接;位于长边的顶梁包括多个首尾相接的第一子顶梁件,位于长边的底梁包括多个首尾相接的第一子底梁件,剪力墙本体的边缘处的顶壁和底壁分别与顶梁连接盒和底梁连接盒固定连接。本发明通过设置连接盒将矩形框架和剪力墙本体进行连接,结构简单,连接操作方便快捷,能够有效地提高模块化建筑的抗侧性和耗能,提高模块化建筑的传力连续性。

    一种基于玻璃幕墙节点动应变量测的风荷载间接获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871023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311695185.8

    申请日:2023-12-11

    Inventor: 胡卫华 滕军 张瑞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玻璃幕墙节点动应变量测的风荷载间接获取方法,通过在高层建筑主体结构和玻璃幕墙体系连接的连接件上对应幕墙连接节点的位置设置传感器,由于当玻璃幕墙结构的幕墙玻璃面板承受风荷载作用时,风荷载通过连接件将水平作用力传递至主体结构,从而连接件的幕墙连接节点处对应传感器的应变能够反映出连接件传递的荷载,即玻璃幕墙传递荷载,并能够通过玻璃幕墙传递荷载反映出玻璃幕墙连接节点处局部平均风压,从而间接获取高层建筑表面的局部平均风压。

    考虑刚度贡献的填充墙本构模型确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473625A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311529479.3

    申请日:2023-11-15

    Inventor: 卢伟 滕军 张天威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刚度贡献的填充墙本构模型确定方法,涉及有限元模拟领域,包括建立斜撑五段式本构模型,确定斜撑弹性模量、斜撑强化段切线模量和斜撑极限应变对应割线模量、斜撑极限强度、屈服强度、残余强度、斜撑极限强度对应起点应变和斜撑极限强度对应终点应变,利用强度折减系数修正斜撑极限强度、屈服强度和残余强度,利用起点应变修正系数修正斜撑极限强度对应起点应变。本发明能够给出不同影响因素墙体对应简化模型的材料参数,进而准确模拟不同墙体不同阶段下对结构的刚度贡献,从而实现考虑填充墙刚度的结构建模方法。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