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746391B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110990832.2
申请日:2021-08-26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 北方工业大学 ,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华能集团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永磁同步电机的电流预测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永磁同步电机定子电流预测模型;在连续采样情况下,更新永磁同步电机定子电流预测模型;根据更新后的永磁同步电机定子电流预测模型,对当前时刻定子电流进行延时预测,得到下一时刻的定子电流预测结果;根据下一时刻的定子电流预测结果,对定子电压进行预测,得到定子电压预测结果;根据定子电压预测结果,向永磁同步电机发送控制信号,以使永磁同步电机无差拍运转。该永磁同步电机的电流预测控制方法可以降低电机运行过程中系统参数以及状态估计参数对系统运行的影响,更好的控制永磁同步电机运转,提高永磁同步电机的鲁棒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244211B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111610221.7
申请日:2021-12-27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 华能如东八仙角海上风力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华能集团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2P9/00 , H02P9/30 , H02P101/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上双馈风力发电系统宽压频范围控制系统及方法,双馈风力发电机(DFIG)的定子侧经转子侧换流器(RSC)、定子侧网端换流器(GSC)接双馈风力发电机(DFIG)的定子侧,双馈风力发电机(DFIG)的定子侧接变压器低压侧,所述直流电网侧换流器(VSC)接变压器高压侧;所述转子侧换流器(RSC)用于对双馈风力发电机(DFIG)的定子电压频率进行调节,所述直流电网侧换流器(VSC)用于对双馈风力发电机(DFIG)的定子电压进行调节。本发明能够对定子电压和定子电压频率进行有效调节,进而降低转子绕组及滑环电刷的容量要求,减少转子换流器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5685847B
公开(公告)日:2023-06-20
申请号:CN202211377571.8
申请日:2022-11-04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 华能集团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IPC: G05B19/04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漂浮式风电机组的容错控制方法及装置,涉及风电机组控制的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漂浮式风电机组的容错控制方法及装置,能够获取预先建立的漂浮式风电机组的低阶非线性模型;基于低阶非线性模型建立漂浮式风电机组的切换线性模型;并获取当前漂浮式风电机组的模态参数,基于模态参数确定漂浮式风电机组当前所满足的子模型;以便于基于子模型和模态参数建立漂浮式风电机组的切换滑模面和全阶状态观测器;进而根据切换滑模面和全阶状态观测器计算漂浮式风电机组的控制器的反馈输出,可以增加整个控制过程的鲁棒性和自适应性,可以在多种或者极端工况下,保证漂浮式风电机组的容错运行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6260134A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2310082466.X
申请日:2023-02-08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 华能集团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基于晶闸管‑LC电路的直流耗能装置,包括若干个耗能子模块级联组成,该子模块的负极和与其相邻的子模块正极连接;子模块包括二极管D1和D2、电容器C1、晶闸管S1、耗能电阻R、及由电抗器L0和电容器C0所组成的LC电路;子模块的输入端反并联D2;D1阳极与D1相连,D1阴极与电容器相连;电容器另一端与子模块的输出端相连;S1阳极与D1的阴极相连,晶闸管阴极与耗能电阻R相连;电阻R另一端与子模块的输出端相连。LC电路包括L0和C0;L0与C0,并联在S1两端。本发明通过引入LC电路为晶闸管创造过零点,消除了海上风电平台的额外压力,用晶闸管替代了昂贵的全控型开关,降低了成本,并且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025512A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310227485.7
申请日:2023-03-02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 华能集团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风力发电机群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其中,根据每个风力发电机的发电机参数确定出每个风力发电机的尾流边界和速度边界;对于风力发电机组中的每两个风力发电机,根据上游风力发电机的尾流边界和速度边界和下游风力发电机的位置坐标确定出该两个风力发电机之间的尾流干扰情况;根据尾流干扰情况生成描述风力发电场尾流干扰关系的邻接矩阵;根据邻接矩阵利用Tarjan算法对风力发电机进行划分得到风力发电机群;对于每个风力发电机群,利用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确定出该风力发电机群中的每个风力发电机的最优偏航角值;控制每个风力发电机在最优偏航角值的偏航角下运行。采用上述方法,以提高风力发电场的发电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473255A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2211077036.0
申请日:2022-09-05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 华能集团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采用有源缓冲电路的新型直流耗能装置,包括若干个有源缓冲电路模块、一个耗能电阻;所述耗能电阻与若干个有源缓冲电路模块串联后并联在直流母线的正、负极之间。本发明在借鉴传统缓冲电路的思想上,引入有源器件,提出结合主动缓冲电路的新型直流耗能装置。通过晶闸管实现电容电压的主动控制,从而实现了在不改变开关损耗的前提下,关断损耗的大大降低。
-
公开(公告)号:CN115167140A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210896515.9
申请日:2022-07-27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 华能集团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IPC: G05B13/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多目标随机模型预测控制策略方法及系统,有效解决了因风能随机性导致的系统性能下降,又实现了额定功率的有效跟踪和风机疲劳载荷的最大优化。其中,引入仿射扰动反馈策略是为了提升系统的鲁棒性,同时该策略继承了传统MPC优势,可以有效处理多变量多约束的问题,并且可以通过滚动优化和反馈校正减小模型失配对系统的影响,使系统获得较好的动态性能。本发明结合随机优化和MPC,有效抑制风速的随机干扰,在减小执行机构动作幅度的基础上,实现机组输出功率的准确跟踪;同时引入仿射扰动反馈有效改善了系统的鲁棒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221318B
公开(公告)日:2022-09-30
申请号:CN202111560443.2
申请日:2021-12-20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 华能集团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MMC子模块电路拓扑结构故障穿越方法及其应用,其中MMC子模块的输入端和开关器件的集电极连接,其输出端与所开关器件的发射极连接;反并联二极管的正极与功率半导体开关器件的发射极连接,其负极与开关器件的集电极连接;保护间隙与所述MOV串联后与开关器件并联;均压电阻分别与保护间隙和所述MOV并联。本发明根据海上风电VSC‑HVDC系统受端交流侧发生低压故障时直流线路电压短时提高的特征现象,采用了集成串联间隙氧化锌避雷器的MMC子模块结构,当低压故障发生时,在MMC基本控制策略和MMC子模块投切策略不变的情况下即可抑制直流线路电压的短时上升,且不必额外加装直流耗能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14884032A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210538103.8
申请日:2022-05-18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华能集团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适用于新能源场站T接型送出线路高速保护方法,包括:针对新能源场站T接型送出线路,在每段线路安装相同的保护装置,测量本侧三相电流,将本侧三相电流进行压缩感知得到压缩信号,通过光纤通道将压缩信号传输给其他两侧,收到压缩信号后解压缩得到重构电流;保护装置将两个新能源场站的三相短路电流叠加,并对新能源场站叠加电流和系统侧电流进行Mor l et复小波变换得到小波系数矩阵,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小波系数矩阵进行降维,得到特征矩阵;每套所述保护装置对新能源叠加电流特征矩阵和系统侧电流特征矩阵进行堪培拉距离判据运算,通过比较判据实际运算值与整定值之间的大小关系来识别故障类型,进而根据故障类型启用相应的保护措施。
-
公开(公告)号:CN114611355A
公开(公告)日:2022-06-10
申请号:CN202210235392.4
申请日:2022-03-10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 华能集团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IPC: G06F30/23 , G06F30/28 , G06F30/17 , G06F111/04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风力发电仿真实验技术领域的一种基于多滑移与动网格的漂浮式风电叶片气弹计算方法。包括步骤1:构建海上风电机组平台运动模型;步骤2:对流体域划分多计算域非结构滑移网格,构建多自由度流体计算域;步骤3:在风轮旋转域设置动网格;步骤4:设置进出口边界条件,编写平台运动UDF,再设置风轮相对平台运动旋转和流体域耦合面;步骤5:进行叶片建模并对叶片进行有限元网格划分,置固体域耦合面;步骤6:进行双向耦合计算;步骤7:对平台运动的不同振幅、频率进行组合。本发明解决了叶片弹性形变过程中流场网格发生大变形导致计算发散的问题,对提高机组的设计水平和优化风电机组控制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