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多通道盘管换热器的双级热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376018A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410655786.4

    申请日:2024-05-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使用多通道盘管换热器的双级热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该双级热泵系统包括一级热泵、储放能水箱储能/化霜供热系统、储放能水箱供热系统、二级热泵、系统双级运行供热回路、系统单级运行供热/冷回路;一级热泵形成第一循环回路;储放能水箱储能/化霜供热系统形成第二循环回路;所述储放能水箱供热系统形成第三循环回路;所述二级热泵形成第四循环回路;所述系统双级运行供热回路形成第五循环回路;所述系统单级运行供热/冷回路形成第六循环回路。本发明的系统采用双级压缩技术,配套储放能水箱储能系统,一级热泵直接给二级热泵供热,具有更高的运行效率,保证系统可以实现严寒环境条件下,高效运行,高温供热。

    一种整体式单双级热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131765B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1810040088.8

    申请日:2018-0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整体式单双级热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包括:空气侧蒸发器、空气侧四通阀、空气侧压缩机和冷凝‑蒸发换热器、空气侧冷凝器、空气侧膨胀阀和空气侧蒸发器连接,形成第一循环回路;冷凝‑蒸发换热器依次连接水侧压缩机、水侧冷凝器、水侧膨胀阀与冷凝‑蒸发换热器,形成第二循环回路;水侧冷凝器依次连接第二通道、第一管道和储能水箱,储能水箱通过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及供能出水管路连接用能末端;用能末端连接第一循环泵、供能回水管路、水侧冷凝器,形成第三循环回路;空气侧冷凝器连接第二循环水、储能水箱、第二管道和空气侧冷凝器的第二通道,形成第四循环回路。本发明可以保证热泵系统在高效节能状态下运行。

    一种双耦合式热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739552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1753630.1

    申请日:2023-12-19

    Abstract: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双耦合式热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该双耦合式热泵系统包括一级热泵,中间缓冲系统、二级热泵和末端水系统;中间缓冲系统包括连接的缓冲水箱和冷凝‑蒸发耦合器;冷凝‑蒸发耦合器包括通过翅片相连接冷凝侧和蒸发侧;一级热泵包括依次连接的一级蒸发器、一级压缩机、冷凝侧和一级节流装置;二级热泵包括依次连接的二级压缩机、二级冷凝器、蒸发侧和二级节流装置;末端水系统包括末端供水管和末端回水管;末端供水管和末端回水管连接二级冷凝器,末端供水管通过一级供水管连接缓冲水箱;末端回水管通过一级回水管连接缓冲水箱。本发明提高了一级热泵和二级热泵之间的传热效率,减少了热量损失,减少水路复杂程度,更有利于运营维护。

    空气源热泵蒸发器塔及空气源热泵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411069B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1810386996.2

    申请日:2018-04-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气源热泵蒸发器塔及空气源热泵系统,该空气源热泵蒸发器塔包括一首尾相连封闭的柱面体,所述柱面体上间隔距离设有两个以上的蒸发器模块。所述柱面体包括第一柱面体和第二柱面体,所述第二柱面体套设在所述第一柱面体的内部,所述第一柱面体和所述第二柱面体上间隔距离设有蒸发器模块,所述第一柱面体和第二柱面体之间设有空气通道。本发明自带隔音墙,可减少设备运行产生的噪音,增加送风机可在设备运行中极大增大空气的流通,并固定风流方向,减少回流的影响,蒸发器模块上的喷淋结构可在制冷时极大提高工作效率。

    高低温综合利用双水源热泵联合供冷热系统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366909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274351.7

    申请日:2023-09-28

    Abstract: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高低温综合利用双水源热泵联合供冷热系统及控制方法,该双水源联合供热系统包括一级热泵系统,中间缓冲系统和二级热泵系统;一级热泵系统包括需冷端和一级热泵;需冷端通过一级蒸发进水管、一级蒸发循环泵和一级蒸发出水管连接一级热泵;一级热泵通过循环管道连接缓冲水箱;中间缓冲系统包括缓冲水箱和散热器,散热器通过循环管道连接缓冲水箱;缓冲水箱连接有余热进、出水管;二级热泵系统包括需热端和二级热泵;需热端通过循环管道连接二级热泵,二级热泵通过循环管道连接缓冲水箱。本发明可根据用户需求,匹配对应冷热源,稳定实现冷热联供,并且可以进行余热回收。

    一种太阳能空气集热器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328113A

    公开(公告)日:2017-11-07

    申请号:CN201610282706.0

    申请日:2016-04-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太阳能空气集热器,属于太阳能利用领域。该太阳能空气集热器包括:直通真空管,包括罩玻璃管和波纹管,所述波纹管设置在所述罩玻璃管内,所述波纹管外壁设有太阳能选择性吸收涂层,所述波纹管内装有扰流片;聚光板,设置在所述直通真空管下方;两个联箱,一个所述联箱通过弯头连接所述直通真空管的一端,另一个所述联箱通过弯头连接所述直通真空管的另一端,一个所述联箱上设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连接室内进风管道,另一个所述联箱上设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连接出风管道;所述风机,连接在所述进风管道或所述出风管道处。本发明的太阳能空气集热器能够适应在极寒地区高效产热。具有热损小、节能、环保和不受环境限制的优点。

    单双级热泵采暖及制冷系统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180668B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1810040087.3

    申请日:2018-0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双级热泵采暖及制冷系统及控制方法,其中空气源热泵蒸发器通过空气源热泵四通阀分别连接空气源热泵压缩机和冷凝‑蒸发三通道换热器,冷凝‑蒸发三通道换热器通过空气源热泵膨胀阀连接空气源热泵蒸发器,形成第一循环回路;冷凝‑蒸发三通道换热器经水源热泵压缩机与水源热泵冷凝器相连,水源热泵冷凝器经水源热泵膨胀阀与冷凝‑蒸发三通道换热器连接,形成第二循环回路;水源热泵冷凝器连接储能水箱,再经第一循环泵连接供能回水管路,形成第三循环回路;储能水箱经第二循环泵与冷凝‑蒸发三通道换热器连接,冷凝‑蒸发三通道换热器连接储能水箱;储能水箱上通过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连接供能出水管路。本发明实现高温供暖,低温制冷,具有系统能效更高的优点。

    一种整体式单双级热泵系统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322790A

    公开(公告)日:2020-06-23

    申请号:CN201811525523.2

    申请日:2018-12-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整体式单双级热泵系统及控制方法,包括:空气侧蒸发器、空气侧压缩机、空气侧冷凝换热器、空气侧膨胀阀,形成第一循环回路;空气侧冷凝换热器、防冻介质缓冲罐、三通道换热器、二级蒸发器、空气侧冷凝换热器、单双级切换阀,形成第二循环回路;二级蒸发器、二级压缩机、二级冷凝器及二级蒸发器,形成第三循环回路;二级冷凝器、三通道换热器、防冻介质循环泵,形成第四循环回路;末端供水管路、三通道换热器及末端回水管路,形成第五循环回路;第三管道通过第六管道连接第四管道,第六管道连接防冻介质膨胀罐。本发明设置循环介质膨胀罐作为压力补偿系统,同时为第二循环回路和第四循环回路提供循环介质缓冲空间。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