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螺旋斜激波运动规律的爆震冲压发动机可调喷管

    公开(公告)号:CN114382610B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210078649.X

    申请日:2022-01-24

    Abstract: 基于螺旋斜激波运动规律的爆震冲压发动机可调喷管,包括圆转方固定框、两个侧板、两个可调收缩板、两个可调扩张板;圆转方固定框的圆形端与燃烧室出口连接,矩形端的上下两边分别与两个可调收缩板的一端相连,可调收缩板的另一端分别与可调扩张板的一端通过转轴连接;侧板分别设于可调收缩板和可调扩张板连接形成的两侧面;侧板设有弧线形凹槽,可调收缩板和可调扩张板上设有与弧线形凹槽适配的滑块,以使可调收缩板和可调扩张板沿着弧线形凹槽滑动;所述可调收缩板和可调扩张板的型面是基于旋转爆震传入喷管形成的螺旋斜激波损失机制而设计。本发明可减小发动机中斜激波造成的能量损失,同时也能通过调节喉道面积和出口面积来增大发动机推力。

    可调喷注器智能自适应标定系统及标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439651A

    公开(公告)日:2022-05-06

    申请号:CN202210117490.8

    申请日:2022-02-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可调喷注器智能自适应标定系统及标定方法,涉及测试设备技术领域,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标定系统无法应对测试点较多且标定时喷注器开度可调节的问题。本发明提供的可调喷注器智能自适应标定系统,包括注液机构、可调文氏管组件、可调喷注器、压力调节器组件、总控器、检测组件以及控制器组件;注液机构、可调文氏管组件、可调喷注器以及压力调节器组件顺次连接;总控器与控制器组件通讯连接,检测组件包括分别与压力调节器组件和控制器组件通讯连接的第一检测件,分别与可调文氏管组件和控制器组件通讯连接的第二检测件、第三检测件以及第四检测件;控制器组件分别与压力调节器组件、可调文氏管组件以及注液机构通讯连接。

    一种激波和电磁等熵波共同压缩的宽域高超声速进气道结构及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165337A

    公开(公告)日:2022-03-11

    申请号:CN202111419398.9

    申请日:2021-11-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激波和电磁等熵波共同压缩的宽域高超声速进气道结构及设计方法,所述结构包括几何形状固定的基准进气道、电磁作动器阵列、总压传感器、静压传感器和PCA数据处理系统;所述基准进气道包括楔形的进气道外压缩段壁面和平行于进气方向的喉道等直段;所述电磁作动器阵列在进气道外压缩段壁面附近局部区域电离空气、并额外施加电磁场,利用电磁力作用于流场,从而对流场产生扰动,诱导产生一系列等熵压缩波,等熵压缩波参与压缩空气、调整进气道宽域工作的波系结构及流谱,使进气道始终工作在最优状态;本发明设计的进气道结构能够在没有任何活动部件的前提下,实现进气道在宽域范围内性能最优。

    一种分区燃烧的空气加热器及其工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935726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247543.3

    申请日:2024-09-06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分区燃烧的空气加热器及其工作方法,本空气加热器包括集气腔、喷注器、燃烧室和加热器喷嘴。其中,集气腔用于混合外部进入的空气和氧气,使得两种气体混合为燃烧所需的氧化剂。喷注器用于将氧化剂以及外部引入的酒精喷注至燃烧室。燃烧后的高温高压气体从加热器喷嘴喷出。本申请通过分隔筒将燃烧室进行分隔,内喷注孔喷出的氧化剂先与酒精进行第一次燃烧,同时外喷注孔喷出的氧化剂流经燃烧室的内壁以带走热量,防止燃烧室内壁被高温烧蚀;外喷注孔喷出的氧化剂流动到通道的末端后越过分隔筒进入至内侧,并与未燃烧完全的酒精进行第二次燃烧,从而通过分区燃烧的方式尽可能地使酒精燃烧完全,降低残余酒精对空气含量产生的影响。

    一种组合爆震发动机、飞行器及组合爆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104665A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111317293.2

    申请日:2021-11-09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组合爆震发动机、飞行器及组合爆震方法,内柱上设置可调凸台结构,可调凸台结构由不少于两个可调分级结构构成,沿来流方向,各可调分级结构的长度依次增加;所述的各可调分级结构的倾角在旋转爆震燃烧模态下一致,马赫数升高至第二马赫数,调整各可调分级结构的倾角,使沿来流方向,各可调分级结构的倾角依次减少,可调凸台结构诱导起爆斜爆震,发动机从旋转爆震燃烧模态向斜爆震燃烧模态转换,在斜爆震燃烧模态下,各可调分级结构的倾角沿来流方向依次减少。本发明利用爆震燃烧的独特优势,结合旋转爆震与斜爆震两种模态,能够大幅拓宽发动机的速域、空域,缩短发动机尺寸,大幅提高发动机有效载荷,实现了覆盖(Ma2.5~15+)超宽域飞行。

    一种激波和电磁等熵波共同压缩的宽域高超声速进气道结构及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165337B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111419398.9

    申请日:2021-11-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激波和电磁等熵波共同压缩的宽域高超声速进气道结构及设计方法,所述结构包括几何形状固定的基准进气道、电磁作动器阵列、总压传感器、静压传感器和PCA数据处理系统;所述基准进气道包括楔形的进气道外压缩段壁面和平行于进气方向的喉道等直段;所述电磁作动器阵列在进气道外压缩段壁面附近局部区域电离空气、并额外施加电磁场,利用电磁力作用于流场,从而对流场产生扰动,诱导产生一系列等熵压缩波,等熵压缩波参与压缩空气、调整进气道宽域工作的波系结构及流谱,使进气道始终工作在最优状态;本发明设计的进气道结构能够在没有任何活动部件的前提下,实现进气道在宽域范围内性能最优。

    用于超声速试验台的超临界煤油加热装置及加热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279709A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2111625906.9

    申请日:2021-12-28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航天航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超声速试验台的超临界煤油加热装置及加热方法。一种用于超声速试验台的超临界煤油加热装置,包括存储单元、加热单元、检测单元以及供给单元;存储单元、加热单元以及供给单元顺次导通,检测单元与供给单元并联排布,且检测单元的输入端与加热单元的输出端连通;检测单元用于检测被加热的煤油的性能参数,当性能参数合格时,供给单元将被加热的煤油供给至发动机模块。本申请巧妙地将存储单元,加热单元、检测单元以及供给单元结合到一起,并通过各个单元之间的互相配合作用,通过对煤油流量、温度以及压力监测和反馈调节,能够将煤油快速精确地加热到预定工况,并输运至发动机模块。

    一种获取梯度复合隔热结构瞬态温度场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326564A

    公开(公告)日:2021-08-31

    申请号:CN202110570607.3

    申请日:2021-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获取梯度复合隔热结构瞬态温度场的方法,属于高超声速飞行器发动机热防护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提供若干层梯度复合隔热结构所用材料层,将各层材料层按照由高温向低温的顺序依次布置;对梯度复合隔热结构建立一维瞬态温度场计算模型;给出描述梯度复合隔热结构传热过程的控制方程,该控制方程通过若干偏微分方程描述;采用隐式差分计算格式对偏微分方程离散,得到离散线性方程组;对离散线性方程组进行求解;本发明可以用来对高超声速飞行器高热流密度燃烧室壁面梯度复合隔热结构的瞬态温度场进行快速预测,可分析不同材料组合方案和不同材料热物性参数对壁面隔热的影响,为发动机热防护设计提供有效技术支持。

    用于热流传感器的热流敏感元件及具有其的热流传感器

    公开(公告)号:CN111829694A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1910326210.2

    申请日:2019-04-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热流传感器的热流敏感元件及具有其的热流传感器,该热流敏感元件包括:圆形导热基体;热电堆,热电堆包括多个热电偶丝对,多个热电偶丝对依次相连接且沿圆形导热基体的周缘设置在圆形导热基体的热流敏感侧表面,各个热电偶丝对的热端均靠近圆形导热基体的中心设置,各个热电偶丝对的冷端均靠近圆形导热基体的边缘设置,多个热电偶丝对的热端围成圆形结构,多个热电偶丝对的冷端围成圆形结构;其中,热流敏感元件根据热电堆的热端与冷端的温度差值来获取热流敏感元件吸收的热流密度。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常规热流测试方法无法满足高速飞行器燃烧室壁面热流参数的测量的技术问题。

    一种高马赫数鼓包前体设计方法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473651A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311556952.7

    申请日:2023-11-2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飞行器前体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马赫数鼓包前体设计方法。基于带攻角的圆锥流场,根据来流参数要求,通过计算流体动力学仿真得到带攻角工况下的圆锥体的攻角状态下的基准流场,提取该圆锥体基准流场攻角一侧的流线数据点,然后给定捕获型线,之后采用流线追踪技术得到鼓包型面的数据点,通过拟合数据点的方法,得到初始的鼓包型面,对鼓包型面进行修型,得到最终所需的鼓包型面。本发明设计得到的鼓包前体的构型可由半锥角δ、来流攻角α和马赫数Ma进行控制,其横向压力梯度较为明显,对于边界层的排移优于常规方法设计的锥导鼓包前体。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