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SA-MCS的混凝土碳化过程中结构可靠度预测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6956556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10750961.3

    申请日:2023-06-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SA‑MCS的混凝土碳化过程中结构可靠度预测方法,包括:收集不同工况下混凝土碳化深度的试验数据,获取混凝土碳化影响参数,并进行敏感性分析,筛选获得重要参数;分析混凝土碳化过程的重要参数,建立混凝土碳化时变模型;设置观察时间,收集每个重要参数的分布类型,获取其变异系数;利用蒙特卡洛模拟对重要参数进行随机抽样并代入时变模型中,生成碳化深度的随机样本;利用随机样本的结果对比分析结构保护层厚度,得到结构的概率寿命与可靠度;还公开对应预测装置和存储介质,能在保证结果准确性的前提下获取重要特征,提高了预测结构可靠度的精度,可作为快速预测混凝土结构可靠性的有效工具。

    一种混凝土裂缝宽度图像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810056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1879080.2

    申请日:2024-12-19

    Abstract: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混凝土裂缝宽度图像测量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对真实环境下的混凝土裂缝进行拍摄,得到原始图像;步骤2、对原始图像进行图像处理,得到二值图像;步骤3、根据二值图计算混凝土裂缝宽度,调整图像处理参数,直至计算的混凝土裂缝宽度与实测的混凝土裂缝宽度的差值在允许范围内,将此时的图像处理参数作为混凝土裂缝图像处理参数保存;步骤4、根据混凝土裂缝图像处理参数进行混凝土裂缝图像处理,计算混凝土裂缝宽度。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混凝土裂缝宽度图像测量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本发明实现了混凝土裂缝二值图像的准确提取以及基于混凝土裂缝二值图像的混凝土裂缝宽度准确计算。

    一种远程非接触式混凝土裂缝深度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803338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1879077.0

    申请日:2024-12-19

    Abstract: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远程非接触式混凝土裂缝深度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拍摄不可达区域的混凝土裂缝的可见光图像和红外图像,并测量拍摄时的环境参数;将拍摄的可见光图像和红外图像以及测量的环境参数输入至训练后的深度学习模型;训练后的深度学习模型根据混凝土裂缝深度与混凝土表面温度分布以及环境参数之间的定量关系,预测混凝土裂缝深度并输出。本发明还涉及一种远程非接触式混凝土裂缝深度检测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本发明采用人工智能学习不同环境参数下已知深度混凝土裂缝表面的红外图像和可见光图像,从而建立混凝土裂缝深度与混凝土表面温度分布以及环境参数之间的定量关系,实现了混凝土裂缝深度远程非接触检测。

    埋地管道检测装置及不均匀沉降风险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949035A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311734494.1

    申请日:2023-12-18

    Abstract: 本公开属于核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埋地管道检测装置及不均匀沉降风险评价方法。本公开的埋地管道检测装置可同时获得管道应力集中区域、管段的不均匀沉降倾斜状态,可用于分析评价得出埋地管道不均匀沉降信息,并且具有操作简单、可不开挖检测,所需操作人员少的优点;本公开的不均匀沉降风险评价方法在埋地管道测量装置的基础上将磁应力检测和管道中心线分布检测两种结果形成互补和交互验证,能更可靠地对埋地管线的不均匀沉降进行风险评价。这样,本公开可快速检测发现埋地管道应力状态与管道中心线分布状态,从而可快速检测出埋地管道不均匀沉降的位置并进行风险评价,为保障管线的正常稳定运行提供技术支持。

    一种基于光纤传感的混凝土安全壳结构监测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358620A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111622872.8

    申请日:2021-12-2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重大土木工程安全监测和核安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光纤传感的混凝土安全壳结构监测系统。包括:监测模块、数据传输模块、监测数据处理平台模块;所述的监测模块进行数据采集,数据传输模块将监测模块的采集数据传输至监测数据处理平台模块中的数据处理模块数据库,同时将监测数据处理平台模块中的控制信号传递至监测模块,控制监测模块的采样频率、空间分辨率、监测范围,监测数据处理平台模块调用数据库中数据并进行计算处理,接受监测模块的数据,并进行展示。其优点是:采用有限元计算分析和逆有限元计算分析方法结合监测结构数据实现监测结果的实时三维展示、安全性评估和监测预警,使安全壳处于有效监管状态。

    用于结构应变监测的一体化光电复合缆制造工艺及装备

    公开(公告)号:CN115077411A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210789655.6

    申请日:2022-07-0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光纤传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结构应变监测的一体化光电复合缆制造工艺及装备。包括牵引装置、拉拔装置、驱动装置、拉拔模具、高压气泵、高压气管、注胶罐、光纤缠绕盘、胶水箱、伺服电机、联轴器和平台;所述的平台的一侧设置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与伺服电机连接,驱动装置上部设有拉拔装置,待拉拔金属管的一端夹持有牵引装置,平台上位于伺服电机的外侧设有拉拔模具,待拉拔金属管穿过拉拔模具,待拉拔金属管的一端套装在注胶罐上,注胶罐的上部安装有高压气泵,高压气泵通过高压气管与注胶罐相通,注胶罐上安装有光纤缠绕盘,光纤缠绕盘上缠绕有光纤。其优点是:所需的结构空间小,检测效果好、使用效率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