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008507B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1910146183.0
申请日:2019-02-27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3
Abstract: 一种变电站主变压器地震危险性评估方法及系统,包括:基于预先制定的震损指标体系,将待评估的主变压器在不同震强下,根据不同性能水准要求进行实验;将得到的实验结果与在不同震强和性能水准要求下的安全临界值进行评判,得到的易损概率;基于所述易损概率评估所述主变压器的危险性。本发明将抗震水准分为三个指标,提出了每个指标对应的各抗震性能指标的范围,实现了在地震易发区域中,将主变压器的众多部件进行全面地、精确地危险性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11291506B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1811389331.3
申请日:2018-11-21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G06F30/23 , G06F119/14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材料绝缘子法兰胶装连接处弯曲刚度计算方法与系统,包括:获取单节绝缘子弹性模量和结构尺寸参数;将所述单节绝缘子弹性模量和结构尺寸参数带入预先构建的弯曲刚度与弹性模量之间的关系式计算弯曲刚度。本发明涉及一种弯曲刚度计算方法与系统,通过获取单节绝缘子弹性模量和结构尺寸参数;将所述单节绝缘子弹性模量和结构尺寸参数带入预先构建的弯曲刚度与弹性模量之间的关系式计算弯曲刚度,使得复合材料绝缘子胶装节点数值模拟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
-
公开(公告)号:CN110657190B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1910751349.1
申请日:2019-08-15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弹簧构件及包括复合弹簧构件的竖向隔振装置,复合弹簧构件包括弹簧、支撑座、下钢套和至少两个阻尼器,竖向隔振装置包括上顶板、下底板和多个复合弹簧构件;下底板设置于基础上;多个复合弹簧构件均匀固定于上顶板和下底板之间;电气设备/测量仪器设置于上顶板之上,不仅有效改善了隔振效果,且大大提高了隔振效率;本发明提供的竖向隔振装置对竖直向的振动能有效的进行隔振,从而有效的保护电气设备/测量仪器,大大减小了对设备或仪器的破坏程度,且增加竖向隔振装置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当振动发生时,由于弹簧具有很好的竖向线弹性,其伸缩能够产生一部分耗能阻尼,起到竖向隔振效果,且本发明具有复位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6951034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10811554.9
申请日:2023-07-04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F16F7/08
Abstract: 一种减震装置包括:活塞杆和外壳;外壳为柱状结构,其内部设有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第一腔室过盈配合有摩擦耗能单元;第二腔室内机械卡合有铅金属单元;活塞杆一端穿入第二腔室内,并与铅金属单元固定连接;摩擦耗能单元和铅金属单元通过活塞杆串联。本减震装置在地震发生时,位于第二腔室内的铅金属单元产生剪切变形,位于外壳内的活塞杆将铅金属单元所受的震动向摩擦耗能单元进行传递,使位于第一腔室内的摩擦耗能单元与外壳内壁产生摩擦,增加减震装置的结构阻尼,将能量转化为热量,耗散地震能量,减小铅金属单元的负重载荷,从而提升减震装置的性能,减小铅金属单元变形程度,从而减小电气设备的地震响应,进而保证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6011281A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211642904.5
申请日:2022-12-2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嘉兴供电公司
Inventor: 薛耀东 , 程永锋 , 卢智成 , 李圣 , 朱祝兵 , 刘振林 , 王海菠 , 林森 , 李丹煜 , 王剑 , 金欢 , 王轶 , 张永 , 毛琳明 , 张勇 , 江洪 , 周啸宇 , 姜云土 , 葛黄徐 , 郭一凡 , 李响 , 曾东 , 张华杰 , 张昕 , 沈坚 , 陆丹 , 赵梦石
IPC: G06F30/23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震易损性分析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电力设施地震易损性分析方法及装置,包括:获取电力设施所属区域的地震强度参数;将所述地震强度参数代入预先构建的电力设施地震易损概率函数并计算,得到电力设施在所述地震强度参数下的失效概率。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得到不同等级地震输入下电气设备发生不同抗震失效模式的概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750651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209946.X
申请日:2022-09-3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F16F7/116
Abstract: 本发明给出了一种减振金具,包括连接部、用于降低被隔振设备振动响应的减振部和用于与所述被隔振设备连接的安装部;所述减振部包括环形管和安装于所述环形管内的减振机构;所述连接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环形管和所述安装部固定连接;当振动发生时,所述减振金具通过所述安装部安装于所述被隔振设备上,且所述环形管套设于所述被隔振设备外侧,所述减振机构通过所述安装部降低所述被隔振设备的振动响应。本发明的减振金具通过内置减振机构,在风振或地震作用下,减振金具内部的减振机构发挥调谐质量阻尼器作用,起到抑制被隔振设备振动响应的功能,降低被隔振设备的加速度或位移响应,进而显著降低被隔振设备的振动响应,提升经济性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309809A
公开(公告)日:2021-08-27
申请号:CN202110394013.1
申请日:2021-04-13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减震装置及减震装置的设计方法,包括:支撑机构(10)和多个减震器(11);所述减震器(11)包括外壳、位于外壳内部的耗能元件、弹性件,以及依次穿过外壳和弹性件的传动轴(3);所述支撑机构(10)设置于电气设备(12)底部的中间,所述多个减震器(11)通过传动轴(3)固定于所述电气设备(12)。本发明通过耗能元件的工作耗散地震能量,增益减震效果;在地震作用消失后,弹性件能够帮助电气设备(12)恢复初始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13137444A
公开(公告)日:2021-07-20
申请号:CN202010052627.7
申请日:2020-01-17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F16F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维隔震装置,所述隔震装置设置于基础与设施之间,包括:水平隔震装置(1)和竖向隔震装置(2);所述水平隔震装置(1)设置于基础上,包括钢框架板、设置于所述钢框架板内的沿水平交叉布置的水平滑动件;所述竖向隔震装置(2)设置于所述水平隔震装置(1)上,包括:上层板、竖向框架和垂直设置于所述竖向框架内壁的竖向滑动件;所述上层板设置于所述竖向框架上,设施设置于所述上层板上,本发明提供一种三维隔震装置,可有效改善隔震装置的隔震效率,充分保护重要结构或设施抵御地震的安全性,并且具有竖向隔震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3090705A
公开(公告)日:2021-07-09
申请号:CN202110242941.6
申请日:2021-03-05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非线性水平隔震装置,包括面板、与所述面板固定连接的上导轨副、底板、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的下导轨副、拉杆阻尼器和球铰连接件;所述面板与受保护结构固定连接,所述底板与地面或非保护结构固定连接;所述球铰连接件上端与所述上导轨副固定连接,下端与所述下导轨副固定连接;所述拉杆阻尼器的一端与球铰连接件铰接,另一端与受保护结构、地面或非保护结构铰接。本发明提出一种高隔震性能、组装加工难度低的水平隔震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06838093B
公开(公告)日:2021-02-19
申请号:CN201710128351.4
申请日:2017-03-06
IPC: F16F7/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减震装置。其中,该装置包括:套筒、中心轴和第一限位元件;其中,套筒的内壁开设有第一凹槽,中心轴的外壁开设有第二凹槽;套筒套设于中心轴外,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位置对应且围设成第一腔体,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均为梯形,并且,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开口端的轴向长度均大于各自的底部轴向长度,套筒与电气设备的支架相连接,中心轴的第一端与电气设备相连接;第一限位元件嵌设于第一腔体内,并且,第一限位元件的形状与第一腔体的形状相适配,第一限位元件用于当套筒和中心轴产生相对位移时承受挤压力和剪切力。本发明提供的减震装置中,第一限位元件既可以承受剪切力,又可以承受挤压力,减震效果更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