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482343A
公开(公告)日:2015-04-01
申请号:CN201410760244.X
申请日:2014-12-12
Applicant: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L27/1012 , F16L1/0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柔性连接管道及其用于隔震建筑的施工方法,柔性连接管道包括波纹管和连接在波纹管端部的接头,波纹管的外侧套接网套,网套与接头的连接处设置网套压紧环,波纹管的内侧设置圆形热塑性橡胶衬垫。该柔性连接管道适用于隔震建筑。所述施工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1)确定隔震层净高度,2)安装隔震层管道,3)安装固定台架,4)安装柔性连接管道。该柔性连接管道变形能力大,拉伸强度高且易于清理其内部积存的残留物。所述施工方法解决了隔震层管道震时不能发生变形,以及如何进行管道的柔性连接问题,易于实施,提高了隔震建筑的震后整体安全性,避免震时隔震层管道破坏引起次生灾害,达到隔震建筑的预期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4389356A
公开(公告)日:2015-03-04
申请号:CN201410760178.6
申请日:2014-12-12
Applicant: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混合芯材橡胶隔震支座及其施作方法,其支座是由中部的支座主体和包覆在支座主体周围侧面的外部保护橡胶层一同经过硫化粘结而成,所述支座主体是由两块端钢板之间交替放置多个内部橡胶层和内部钢板组成,所述支座主体的中心处设有圆形的竖向预留通孔,预留通孔内填充有铅锡混合芯材。所述铅锡混合芯材是按照以下体积比进行混合的:锡材6~10份,铅材0~4份。这种混合芯材橡胶隔震支座的制作方法,包括炼化铅、炼化锡以及混合炼化、冷却切割加工和安装。本发明旨在减少隔震支座中铅的使用,改善环境污染问题,以及提供更好的隔震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5464258B
公开(公告)日:2018-09-18
申请号:CN201510978270.4
申请日:2015-12-23
Applicant: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隔震建筑用外立面隔震缝装置及其施工方法,该隔震建筑用外立面隔震缝装置,设于隔震缝的外侧并宽于隔震缝,包括门式幕墙、连接端边框、自由端边框、幕墙弹性复位件和幕墙导向板,所述自由端边框靠近门式幕墙的自由端的端面为第一滑行面,所述门式幕墙的自由端设有第二滑行面,该第二滑行面与第一滑行面的形状相适应,同时两滑行面之间留有地震滑动缝,所述门式幕墙的连接端通过幕墙弹性复位件铰接于连接端边框上,所述幕墙导向板的沿门式幕墙的自由端的开合行走线设置,同时与自由端边框的第一滑行面连接。本发明解决了隔震建筑隔震缝外立面的节点处理,即美观大方,保障了外立面的完整性及一致性,同时又不影响建筑平时的功能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6869518A
公开(公告)日:2017-06-20
申请号:CN201710169738.4
申请日:2017-03-21
Applicant: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隔震支座顶升装置及更换隔震支座的施工方法,其应用于上梁和下梁之间的隔震层中,其中隔震支座顶升装置,包括:至少两个上传力装置,其均匀间隔分布在上支墩的周围;至少两个下传力装置,其均匀间隔分布在下支墩的周围,并且上传力装置和下传力装置一一对应;以及至少两个千斤顶,其分别支撑在对应的上传力装置和下传力装置之间,每个千斤顶均与同一个液压油缸装置串联。本发明通过一种并不复杂的施工工艺,不但可以提高更换建筑隔震支座的效率,而且还能节省更换支座的造价,促进了建筑隔震支座更换技术的广泛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4482343B
公开(公告)日:2016-10-19
申请号:CN201410760244.X
申请日:2014-12-12
Applicant: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隔震建筑柔性连接管道的安装施工方法,柔性连接管道包括波纹管和连接在波纹管端部的接头,波纹管的外侧套接网套,网套与接头的连接处设置网套压紧环,波纹管的内侧设置圆形热塑性橡胶衬垫。该柔性连接管道适用于隔震建筑。所述施工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1)确定隔震层净高度,2)安装隔震层管道,3)安装固定台架,4)安装柔性连接管道。该柔性连接管道变形能力大,拉伸强度高且易于清理其内部积存的残留物。所述施工方法解决了隔震层管道震时不能发生变形,以及如何进行管道的柔性连接问题,易于实施,提高了隔震建筑的震后整体安全性,避免震时隔震层管道破坏引起次生灾害,达到隔震建筑的预期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4389356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410760178.6
申请日:2014-12-12
Applicant: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混合芯材橡胶隔震支座的制作方法,其支座是由中部的支座主体和包覆在支座主体周围侧面的外部保护橡胶层一同经过硫化粘结而成,所述支座主体是由两块端钢板之间交替放置多个内部橡胶层和内部钢板组成,所述支座主体的中心处设有圆形的竖向预留通孔,预留通孔内填充有铅锡混合芯材。所述铅锡混合芯材是按照以下体积比进行混合的:锡材6~10份,铅材0~4份。这种混合芯材橡胶隔震支座的制作方法,包括炼化铅、炼化锡以及混合炼化、冷却切割加工和安装。本发明旨在减少隔震支座中铅的使用,改善环境污染问题,以及提供更好的隔震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985727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510213594.2
申请日:2025-02-26
Applicant: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墙面空鼓检测设备,属于墙面空鼓检测技术领域,包括支撑杆、吸附组件、驱动组件以及敲击组件,所述支撑杆内部中空,所述敲击组件安装在所述支撑杆顶部,所述驱动组件一端与所述敲击组件相连,另一端自所述支撑杆内部延伸至所述支撑杆下方外侧,用于带动所述敲击组件移动,以对墙面瓷砖进行敲击,所述吸附组件活动设置在所述支撑杆一侧,用于将所述支撑杆吸附在墙面瓷砖上,以对所述支撑杆提供活动支撑。本发明实施例相较于现有技术,在对墙面瓷砖进行空鼓检测时,能够实现墙面瓷砖的便利以及省力敲击,从而提高检测效果以及检测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105870A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410424989.2
申请日:2024-04-10
Applicant: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B01F27/90 , B01F27/231 , B01F27/85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外墙板加工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超低能耗保温外墙板加工装置,包括:加工箱,加工箱上分别设置有进料管和出料管,且进料管和出料管上均配备有封堵盖;用于对加工箱内的保温材料的各种原料进行搅拌的搅拌机构,搅拌机构包括旋转盒、第四转轴、搅拌组件以及扰流组件;调节组件,调节组件设置于旋转盒内;以及用于带动调节组件工作的驱动组件,驱动组件设置于旋转盒上,本发明通过搅拌机构与调节组件的配合设置,避免了现有的加工装置大多,难以保证保温材料的各种成分充分混合,易出现分层或局部浓度不均的情况,严重影响外墙板的保温效果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966914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410084827.9
申请日:2024-01-19
Applicant: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保温外墙板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夏热冬暖地区导水型超低能耗保温隔热外墙板,包括由外而内依次设置的外叶墙板、通气隔槽、防水透汽膜、定向岩棉保温板、气凝胶保温层和内叶墙板,所述外叶墙板、所述通气隔槽、所述防水透汽膜、所述定向岩棉保温板、所述气凝胶保温层和所述内叶墙板之间通过桁架钢筋拉结组件固定连接;其中,所述通气隔槽为硬质板体组成的空腔结构,且所述通气隔槽靠近所述防水透汽膜一侧的板体上设置有多个通孔。本发明的夏热冬暖地区导水型超低能耗保温隔热外墙板不仅具有优异的保温隔热效果,而且具备优异的防水透汽效果,在夏热冬暖地区,能够有效降低室内湿度,提供一个稳定、舒适的室内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05421606B
公开(公告)日:2017-08-11
申请号:CN201510978269.1
申请日:2015-12-23
Applicant: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隔震防火构造及其施工方法,包括隔震层上板、隔震层下板、位于隔震层上板和隔震层下板之间并围合在该隔震层空间四周的竖向的防火板以及防火板封堵装置,所述防火板的中部断开形成水平的、绕隔震层空间一周的地震错动缝,所述防火板封堵装置固定于地震错动缝内,防火板封堵装置与地震错动缝的尺寸相适应。该隔震防火构造的施工方法包括确定隔震层净高度、通过净高度设计防火板和防火板封堵装置的尺寸、安装位置和安装高度,步骤二,在工安装上层防火板、安装下层防火板、在地震错动缝中压入防火板封堵装置。本发明可以提高隔震层和隔震支座的防火能力,以保证地震时,隔震建筑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作用,达到隔震建筑的预期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