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382529B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1911047334.3
申请日:2019-10-30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23 , G06F111/04 , G06F113/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将SupportModeler支吊架设计模型转为分析模型的方法,包括综合特征提取、几何识别、拓扑重建、空间搜索等步骤,其中综合特征提取通过解析支吊架模型DGN文件和关联数据库数据库调出DGN格式文件中支吊架的位置、材料、零部件属性、连接点、几何信息的提取,SupportModeler支吊架相关信息存放在数据库和DGN格式文件中,综合特征包括支吊架的位置、材料、零部件属性、连接点等信息,具体如图1所示。优点在于:本发明可顺利完成SupportModeler支吊架模型至分析模型的转化,分析模型采用文本格式,方便导入各种分析软件;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建立分析模型需要半天左右时间,现在可通过本发明的算法自动完成,显著提高文件质量,降低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带来客观的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3569348A
公开(公告)日:2021-10-29
申请号:CN202110764044.1
申请日:2021-07-06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7 , G06F30/23 , G06F113/14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非标支吊架力学分析技术相关领域,具体为一种非标支吊架自动化力学分析方法,本发明突破了传统核电非标支吊架的分析方式,将分析模型的人工建模变成自动化建模,并实现了自动分析评价和报告编写,覆盖了模型转换‑参数设置‑计算求解‑规范评定‑报告编写全过程,实现了力学分析的一键式自动化,大幅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使工程师能够从繁杂的建模中解放出来,可专注于分析结果评价和结构优化;本发明的应用,为支吊架力学分析效率提升、流程自动化提供了有效的平台,在保证文件质量的同时节省了可观的经济成本,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本发明不仅可应用于核电领域,也可根据场景进行定制修改,适用于其他需要支吊架力学分析的行业。
-
公开(公告)号:CN111312414A
公开(公告)日:2020-06-19
申请号:CN201911222107.X
申请日:2019-12-03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21C17/017 , G21D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核电厂疲劳监测和寿命评估系统的疲劳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通过配置数据模块获取各测点的布置和评价部位信息,并通过实时数据模块监测获取电厂的温度、压力、溶氧量以及材料的物理性能和力学性能参数数据;S2,将温度、压力、溶氧量以及材料的物理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参数数据输入到传递函数计算模块,通过计算函数计算得到各疲劳点的应力分量时程;S3,将S2中的各应力分量时程输送到常规疲劳计算模块和EAF疲劳计算模块进行疲劳统计计算。本发明通过获取电厂的各项参数数据,进行常规疲劳计算以及环境疲劳计算,并在计算时进行弹塑性修正,获取准确的疲劳损伤因子,实现电厂疲劳监测以及寿命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16956563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10790182.6
申请日:2023-06-29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119/02 , G06F119/04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温核电设备的蠕变疲劳状态评估方法及系统,涉及高温核电设备寿命评估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待评估设备的等时应力应变数据,计算设备材料的蠕变本构参数;根据蠕变本构参数进行非弹性蠕变分析得到应力、应变参数;根据应力、应变参数进行等效应力计算和等效应变计算;得到寿期内修正的等效应力响应的时间历程和应变范围;根据修正的等效应力响应的时间历程和最小断裂应力曲线计算蠕变损伤,根据应变范围和疲劳曲线计算疲劳损伤;结合蠕变损伤和疲劳损伤,预估设备的蠕变疲劳状态。本发明基于非弹性分析方法的评估流程简单且易实现,可降低现有基于弹性分析方法预估的保守性和复杂性,提高评估的准确程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067553A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211625239.9
申请日:2022-12-16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L5/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工程载荷检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核电厂型钢截面的载荷测量方法,基于应变测量技术,通过构建待所测位置的结构载荷‑应变柔度矩阵,通过反问题的求解方式,依据测量得到的应变反向求解得到待测载荷,本发明相比于现有技术,基于载荷‑应变关系的载荷测量方法,可通用于任意型钢截面,测算方法简单,普适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15964908A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2210962144.X
申请日:2022-08-11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管道系统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面向管道系统的多元化分析方法及系统,包括:响应于客户端上传的分析任务,对线程进行加锁后,响应于客户端上传的管道系统力学模型的参数文件,将分析任务入队后解锁线程;读取队首,通过队首的分析任务对应的求解器接口,调用分析任务对应的分析程序,对管道系统力学模型的参数文件进行力学分析或多元化分析,得到分析结果;其中,管道系统力学模型的参数文件采用树形数据结构进行保存,一个节点对应一个管部件单元。具备良好的扩展性,打通了管道系统中各个流程的数据孤岛。
-
公开(公告)号:CN115374583A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2210971857.2
申请日:2022-08-12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8 , G06F30/28 , G06F30/23 , G06Q50/26 , G06F119/04 , G06F113/14 , G06F113/08 , G06F119/08 , G06F119/06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应用高能管道破前泄漏技术潜在物项的筛选方法,包括:获取腐蚀/侵蚀机理影响因子FC/E、水锤因素影响因子FWH、蠕变因素影响因子FCRE或疲劳因素影响因子FCUF;若上述各因子中任一项不满足LBB分析评估要求,则排除应用LBB技术;上述各影响因子的干扰消除后,获取疲劳裂纹扩展影响因子FFCG、应力腐蚀开裂因素影响因子FSCC;若上述各因子中的任一项不满足LBB分析评估要求,则排除应用LBB技术;上述各影响因子满足要求后,将上述各影响因子叠加进行综合评估,确定开展LBB分析物项。本申请能够为有效开展高能管道LBB分析评估提供切实可行的指导,其不仅适用于设计阶段LBB分析评估筛选,也能够适用于运维阶段对LBB分析有效性的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10993132B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1911235351.X
申请日:2019-12-05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21C17/017 , G06F16/21 , G06Q10/00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公开一种核电厂支持疲劳监测功能的瞬态监测方法,通过核电厂仪控系统原有仪表的实时测量数据自动识别发生在监测对象上的瞬态开始与结束,并归纳已识别瞬态的特征参数;同时依据数据库实现:①通过特征参数的比对,判别已识别瞬态属于该监测对象或其所属工艺系统预期的瞬态类别,记录瞬态类别、发生次数与发生时间,通过已记录的瞬态类别直接从数据库中获得相对应的监测对象的应力变化时程;②若已识别瞬态不属于数据库中任何已有类别的瞬态,则根据已识别瞬态的特征参数在数据库中建立新瞬态类别,通过分析计算获得该瞬态类别作用下的监测对象应力变化时程,并存入数据库的新瞬态类别中,支持后续完成对监测对象的疲劳损伤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10993132A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911235351.X
申请日:2019-12-05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21C17/017 , G06F16/21 , G06Q10/00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公开一种核电厂支持疲劳监测功能的瞬态监测方法,通过核电厂仪控系统原有仪表的实时测量数据自动识别发生在监测对象上的瞬态开始与结束,并归纳已识别瞬态的特征参数;同时依据数据库实现:①通过特征参数的比对,判别已识别瞬态属于该监测对象或其所属工艺系统预期的瞬态类别,记录瞬态类别、发生次数与发生时间,通过已记录的瞬态类别直接从数据库中获得相对应的监测对象的应力变化时程;②若已识别瞬态不属于数据库中任何已有类别的瞬态,则根据已识别瞬态的特征参数在数据库中建立新瞬态类别,通过分析计算获得该瞬态类别作用下的监测对象应力变化时程,并存入数据库的新瞬态类别中,支持后续完成对监测对象的疲劳损伤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09612673A
公开(公告)日:2019-04-12
申请号:CN201811640215.4
申请日:2018-12-29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 常州格林电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IPC: G01M7/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M7/08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公开一种高能管道甩击模拟测试台装置,它包括油箱、油泵、比例溢流阀、换向阀、冲击油缸、蓄能器、模拟高能管道冲击头、防甩击试验件、安装底座和液控单向阀;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高压氮气对冲击油缸产生的高速推动作用,能够提供精确的保持力和冲击能量,正确模拟高能管道的甩击过程,获得高能管道在甩击过程中形成的支反力、防甩击装置产生的变形等重要参数,结构简单,进一步提高高能管道的安全等级,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实现本发明的目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