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水堆核电站高放废气常温延迟处理用活性炭

    公开(公告)号:CN102580672B

    公开(公告)日:2014-03-12

    申请号:CN201110411855.X

    申请日:2011-12-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氪、氙吸附选择性强,吸附系数高,强度高,使用寿命长的压水堆核电站高放废气常温延迟处理用活性炭,其特征是活性炭强度≥98%,总孔容积>0.4cm3/g,微孔容积占总容积比≥78%,0.6nm-1.1nm间孔径分布比例≥42%,6~12目粒度分布>90%。由于采用上述特定指标的活性炭,经动态模拟试验,在试验气体25-40℃,压力0.02-0.1MPa,流量0.14-0.36l/min,相对湿度<20%条件下,对Kr,Xe吸附系数分别达到39-51ml/g和492-605ml/g。在常温、常压条件下,对放射性Kr、Xe具有极高的选择性和高的吸附性,完全能满足国内AP1000技术设计规范要求(Kr25ml/g和Xe440ml/g)。并且较现有使用活性炭吸附系数分别提高35.6%-112%(Kr)和31.5%-59.3%(Xe)。

    基于电厂功能模型的关键重要设备及部件识别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784014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1734811.4

    申请日:2024-11-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电厂功能模型的关键重要设备及部件识别方法及系统,识别方法包括:步骤1、建立关键重要设备造成的电厂最终影响的完整模型;步骤2、筛选造成电厂最终影响的关键电厂功能;步骤3、基于关键电厂功能筛选支持电厂功能的关键功能分组;步骤4、分析关键功能分组的关键重要设备,并筛选目标关键重要设备及对应的故障模式;步骤5、分析目标关键重要设备中影响故障模式的部件,并分析得到关键重要部件。上述基于电厂功能模型的关键重要设备及部件识别方法,采用多层级影响评估及传递,逐层识别关键重要设备,并结合PSA的分析经验,能够从上至下功能传递和从下至上故障模式分析迭代,既能够保证不遗漏,也可以尽可能缩小关键重要设备的范围。

    压水堆核电站高放废气常温延迟处理用活性炭

    公开(公告)号:CN102580672A

    公开(公告)日:2012-07-18

    申请号:CN201110411855.X

    申请日:2011-12-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氪、氙吸附选择性强,吸附系数高,强度高,使用寿命长的压水堆核电站高放废气常温延迟处理用活性炭,其特征是活性炭强度≥98%,总孔容积>0.4cm3/g,微孔容积占总容积比≥78%,0.6nm-1.1nm间孔径分布比例≥42%,6~12目粒度分布>90%。由于采用上述特定指标的活性炭,经动态模拟试验,在试验气体25-40℃,压力0.02-0.1MPa,流量0.14-0.36l/min,相对湿度<20%条件下,对Kr,Xe吸附系数分别达到39-51ml/g和492-605ml/g。在常温、常压条件下,对放射性Kr、Xe具有极高的选择性和高的吸附性,完全能满足国内AP1000技术设计规范要求(Kr25ml/g和Xe440ml/g)。并且较现有使用活性炭吸附系数分别提高35.6%-112%(Kr)和31.5%-59.3%(Xe)。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