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储能装置及热管理方法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879396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051629.7

    申请日:2025-01-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固体储能技术领域,公开了固体储能装置及热管理方法,固体储能装置包括换热回路和第一旁路,换热回路包括沿着气体流向依次连接的储能炉、换热器和循环风机,第一旁路的一端连接在储能炉的进风口和循环风机的出风口之间,第一旁路的另一端连接在储能炉的出风口和换热器的进风口之间,第一旁路包括第一调节阀,第一调节阀用于调节第一旁路的开度。在储能炉的出风口气体温度过高时,开启第一旁路,使一部分离开换热器的气体不经过储能炉,而是沿着第一旁路回到换热器的进风口,从而降低了进入换热器的气体温度,有助于减小换热器的材料成本;随着用热的进行,逐渐减小第一旁路的开度,使得进入换热器的气体温度长时间保持稳定。

    基于强化学习的制冷机组出水温度智控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778927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1830353.4

    申请日:2024-12-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强化学习的制冷机组出水温度智控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基于一种基于强化学习的制冷机组出水温度智控系统,智控系统包括一制冷机组和一智能网关;还包括一空调系统边缘侧控制器,其包括依次数据连接的制冷机组能效模型、智能优化模块和策略执行模块;其中,智能网关用于将制冷机组的实际运行数据传递至空调系统边缘侧控制器;空调系统边缘侧控制器用于对实际运行数据进行预测和优化,最终生成冷冻水出水温度优化策略并发送至制冷机组。其解决了传统的冷冻水出水温度控制方式难以根据实际需求调整制冷量,容易造成能源浪费和运行成本增加的问题。

    一种适用于变工况下的气流均布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604385B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011434695.6

    申请日:2020-12-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变工况下的气流均布装置,包括:一均流装置,为锥形空心结构,其较小的一端为气流入口,较大的一端为气流出口;第一层分布板,其为一板式结构,其上均匀设有多个通孔,其顶端固定设置在均流装置内靠近气流入口处,其底端与均流装置内壁保留间隙;第三层分布板,其为一板式结构,其上均匀设有多个通孔,其顶端固定设置在均流装置内靠近气流出口处,其底端与均流装置内壁保留间隙;一或两个可调节式分布板,间隔设置在第一层分布板和第三层分布板之间。解决了现有气流均布装置在部分负荷工况下气流均布效果较差的问题。

    一种超临界水氧化反应产物的应用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776055B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1911214842.6

    申请日:2019-12-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临界水氧化反应产物的应用系统,包括:高压水力旋流器,包括进料入口、底部排料口和溢流口,进料入口用于高温高压的输入超临界水氧化反应产物,底部排料口用于排放包含无机盐的固体颗粒,溢流口用于导出高温高压流体;储热装置,储热装置包括热流入口、热流出口、冷水入口和热水出口,热流入口与溢流口连通;背压阀,设置在热流出口处。解决了现有技术超临界水氧化反应产物余热有效利用率较低的问题。

    一种提升有机朗肯循环热电联产热效率的耦合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462342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680470.0

    申请日:2024-05-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升有机朗肯循环热电联产热效率的耦合系统,包括:一有机朗肯循环回路,其包括一透平膨胀机,透平膨胀机连接发电机;透平膨胀机的出口经ORC冷凝器、再冷器、预热器和ORC蒸发器返回至透平膨胀机的入口形成第一回路;一冷却循环,其包括并联的第一冷却回路和第二冷却回路;第一冷却回路包括与ORC冷凝器首尾连接的冷却塔,第二冷却回路包括与ORC冷凝器首尾连接的热泵蒸发器II;冷却循环通过热泵蒸发器II与逆卡诺循环系统耦合;一余热热源回路,其包括一热源,热源的出口经ORC蒸发器和预热器后分成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该耦合系统解决了现有有机朗肯循环系统热效率过低的问题。

    多模块储热系统及其恒温输出的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297333B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1811330795.7

    申请日:2018-11-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模块储热系统,储热系统包括三通阀;三通阀,包括供热工质传输的第一入口、第二入口和出口,用于调控来自第一入口和第二入口的热工质,以从出口恒流输出恒温的热工质;包括与第二入口连接的第二导热管路,包括与第一入口连接的且其上设有第一储热模块的第一储热管路,包括与第二入口连接的且其上设置有第二储热模块的第二储热管路,包括与第一入口连接的且其上设置有第三储热模块的第三储热管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为每个储热模块配套一组输出调节装置,成本高、充放热温度的局限性较大的问题。

    一种超临界水氧化反应产物余热余压利用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793369B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1911214829.0

    申请日:2019-12-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临界水氧化反应产物余热余压利用系统,包括第一换热器,包括热流入口I和热流出口I,热流入口I用于接收超临界水氧化反应产物,进而传递超临界水氧化反应产物所携带的部分热量;气液分离器,包括气液入口、液相出口和气相出口,气液入口与热流出口I连通,液相出口用于排放高压水,气相出口用于导出高压气体;涡流管,包括气相入口、热端出口和冷端出口,气相入口与气相出口连通,用于接收高压气体,并将其分离为高温气体和低温气体,并分别从热端出口和冷端出口导出。解决了现有技术不能很好的利用超临界水氧化反应产物余压能量的问题。

    一种辅助加热器联合蓄热器及固体储热体的储热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9506509B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1811539885.7

    申请日:2018-12-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辅助加热器联合蓄热器及固体储热体的储热系统,包括依次连接在原发电系统的传热工质输送管上的固体储热装置、蓄热器和辅助加热器以及通过管道连接形成的放热通路;放热通路为:蓄热器分别与固体储热装置和原发电系统的冷凝水箱相连接,固体储热装置通过管路连通至辅助加热器;本发明对副产煤气进行了利用,通过设置辅助加热器,可以保证固体储热装置输出的传热工质与传热工质生成装置产生的传热工质可以很好的融合,并输送给用户。

    一种基于制冷机组实测运行数据的节能优化方法及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057453A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10824773.0

    申请日:2023-07-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制冷机组实测运行数据的节能优化方法及其系统,其方法包括:根据实测运行数据计算各制冷机组的性能参数,计算第一时段内制冷系统的系统冷负荷,根据系统冷负荷判断得到开关机运行策略并执行,获取第一时段内影响各制冷机组性能的输入变量参数列数据,并与各制冷机组的功率比或热量比、以及制冷效率比组成待处理的性能数据组,对待处理的性能数据组进行处理得到第二时段内制冷系统的优化输入变量参数列数据;本发明解决了运维人员无法基于实际运行数据,从系统的角度实现对制冷机组进行精细化管控,进而导致制冷系统运行策略不佳、能效偏低以及运行成本相对较高等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