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纳米粒子胶体墨水、纳米粒子单层膜与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931415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074894.7

    申请日:2025-01-17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纳米粒子胶体墨水、纳米粒子单层膜与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纳米材料技术领域。本申请纳米粒子胶体墨水包含巯端基聚合物接枝的核壳纳米粒子、游离聚合物以及沸点高于150℃的墨水溶剂,其中游离聚合物与巯端基聚合物的溶解度参数差值小于2。本申请纳米粒子胶体墨水不仅可以通过游离聚合物的浓度调节纳米粒子单层膜的粒间距,有望用于多级图案化纳米粒子阵列结构的简单制备,而且可以充分抑制咖啡环效应,有效提高制备的纳米粒子单层膜的有序性;还能有效提升制备的纳米粒子单层膜的力学性能和介电性能,使单层膜可从固体衬底上脱附下来并转移至柔性衬底上,适用于大容量、高稳定性、低功耗的柔性存储器的制备。

    一种负载活性成分的食源性生物囊泡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924537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324022.1

    申请日:2025-03-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负载活性成分的食源性生物囊泡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负载活性成分的食源性生物囊泡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植物来源原料或牛奶来源原料的上清液;对活性成分与上清液混合后的混合液进行均质处理,得到均质溶液;将均质液体依次通过第一滤膜、第二滤膜和第三滤膜进行挤出处理4‑6次,得到挤出溶液;对挤出溶液进行离心分离处理,即得负载活性成分的食源性生物囊泡。该负载活性成分的食源性生物囊泡具有完整囊泡结构、抵抗胃肠道消化的能力和包封率高的特点,可以显著提高活性成分在胃肠道中的稳定性,进而有利于提高活性成分的生物利用度。

    一种促进神经元成熟的方法及成熟神经元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913109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510108914.8

    申请日:2025-01-23

    Inventor: 鲁国希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促进神经元成熟的方法及成熟神经元的应用,涉及生物技术领域。本申请促进神经元成熟方法包括:在人类多能干细胞诱导分化神经细胞的过程中,过表达转录因子NEUROD2。实验证明,过表达转录因子NEUROD2,可以促进神经成熟相关标志物(CAMK2A、MYT1L、NEFH、STX1A、PSD95或RIM)的高水平表达,以及突触相关蛋白(包括DLG4和RIM1)、离子通道相关蛋白(包括SCN2A、SCN2B、KCNK9和KCNA1)的表达升高,促进电生理功能的成熟,加快分化神经细胞的成熟速度。本申请的促进神经元成熟的方法制备得到的成熟神经元成熟度更高,可以应用于制备预防、改善或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细胞药物,或用于构建仿真度更好的神经相关的疾病体外模型。

    锂硫电池正极材料、正极片与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905563A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510097599.3

    申请日:2025-01-22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锂硫电池正极材料、正极片与其制备方法及应用,属于锂硫电池技术领域。本申请所述锂硫电池正极材料包含硫正极活性物质、导电剂和自适应粘合剂,所述自适应粘合剂为两性离子聚合物;所述锂硫电池正极片包含极片载体和涂布于所述极片载体上的活性层,所述活性层包含本申请所述锂硫电池正极材料。本申请通过以两性离子聚合物作硫正极体系的粘合剂,能够在电池充放电过程中基于两性离子聚合物的结构电性的相互转变实现对Li2Sx中性分子和Sx‑阴离子的高效吸附,使得电池的“穿梭效应”得到充分抑制,并且两性离子聚合物具备高适应性分子结构并含有大量活性基团,能够确保电极在充放电循环中的完整性并提升循环稳定性。

    基于离散位错动力学计算位错结构能面能量密度的方法及疲劳寿命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903715A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510399380.9

    申请日:2025-04-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离散位错动力学计算位错结构能面能量密度的方法及疲劳寿命预测方法,其中,基于离散位错动力学计算位错结构能面能量密度的方法包括:模拟目标材料在塑性变形过程中的位错行为;确定计算位错结构能面密度所需的两种尺寸的网格:在第一种网格中,利用位错动力学模型计算几何必需位错密度;在第二种网格中,通过局部评估的方式确定应力和应变场,进而计算局部结构能密度;通过混合网格划分方法,对能量密度与位错密度进行平均化处理;进而计算位错结构能面密度。如此,通过采用混合网格划分方法,能够在相同子域内同时考虑位错密度和局部位错结构能密度对位错结构能面密度的影响,从而实现了更准确的计算。

    基于偏差调整的动力电池充电曲线动态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902082A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411962777.6

    申请日:2024-12-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动力电池技术领域,公开了基于偏差调整的动力电池充电曲线动态预测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车辆历史充电数据;根据车辆历史充电数据确定充电模式分类、各分类对应的理想充电曲线以及各分类的历史充电片段特征数据,构建数据集;使用数据集对分类模型进行训练,得到训练好的分类模型;通过训练好的分类模型,根据实时充电片段特征数据得到预测的充电模式分类,并得到对应的理想充电曲线作为初始预测曲线;根据实时充电片段特征数据通过偏差调整公式计算偏差调整项,基于偏差调整项对初始预测曲线进行调整,得到修正后的预测曲线。本发明能够准确预测充电时长,并动态优化充电过程,减少充电时间,提高充电桩和车载动力电池的利用效率。

    一种利用生物重油制备高比表面积金属纳米粒子活性炭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898769A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510080022.1

    申请日:2025-01-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质资源的利用和活性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生物重油制备高比表面积金属纳米粒子活性炭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对生物重油与金属氯化物混合后的第一混合物进行第一加热处理,得到第一产物;对第一产物与纳米氧化镁混合后的第二混合物进行第二加热处理,得到第二产物;对第二产物进行第一次升温处理,得到金属纳米粒子碳材料;使用钾源溶液对金属纳米粒子碳材料进行浸渍处理后,经干燥处理,得到金属纳米粒子活性炭前体;对金属纳米粒子活性炭前体进行第二次升温处理,以形成金属纳米粒子活性炭。通过该方法制备得到的金属纳米粒子活性炭具有多孔隙结构和高比表面积。

    一种基于水力模型的灌溉管网智能调度方法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862999A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510182228.5

    申请日:2025-02-19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水力模型的灌溉管网智能调度方法和系统,通过构建水力灌溉仿真模型,能够模拟不同运行场景下管网的水力行为,从而实现对灌溉管网内水力行为的精确模拟和预测。在此基础上,根据目标区域的农作物类型及其生长周期对水分的需求,以供水质量最优为目标,建立了灌溉管网智能调度优化目标函数。不仅考虑了实际灌水量与理论需水量之间的最小绝对误差,还融入了供水量约束、首部阀门工作压力约束以及管道压力约束等关键条件,确保了灌溉调度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因此,能够显著提高灌溉效率,节约水资源,促进农作物健康生长,为解决现代农业中水资源短缺和灌溉管理不善等问题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

    高性能MXene基纤维与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547396B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410766025.6

    申请日:2024-06-14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高性能MXene基纤维与其制备方法,属于功能纤维技术领域。本申请制备方法包括:将含有碳化钛、(PEDOT:PSS)和聚轮烷的混合分散液进行湿法纺丝,并使纺丝所得初生碳化钛/(PEDOT:PSS)/聚轮烷复合纤维依次在含有N,N′‑羰基二咪唑的有机溶剂中发生化学交联和在清洗浴中静电耦合后,热压和真空干燥,得到高性能MXene基纤维。本申请的制备方法能够构建形成具备明显褶皱结构、可调的多孔结构、碳化钛/聚轮烷动态轮滑界面结构和碳化钛/PEDOT刚性界面结构的多结构协同碳化钛/PEDOT/聚轮烷复合纤维,从而实现了MXene基纤维超高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柔韧性能、优异的拉伸稳定性、电导率和循环应变后电导率的保留率。

    增强辅酶Q10生物利用度的纳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公开(公告)号:CN117137888B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310887741.5

    申请日:2023-07-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增强辅酶Q10生物利用度的纳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涉及药物制剂领域。包括如下步骤:(1)MIL‑101(Fe)‑NH2的制备:将对苯二甲酸和六水合氯化铁溶解在DMF中,搅拌加热反应,得到MIL‑101(Fe)‑NH2;(2)氧化透明质酸OHA的制备;(3)Q10/MIL‑101(Fe)‑OHA的制备:将MIL‑101(Fe)‑NH2分散在去离子水中,得到MIL‑101(Fe)‑NH2分散液,向分散液中依次添加溶于水的辅酶Q10溶液和溶于PBS缓冲液的OHA,避光搅拌反应,离心洗涤,干燥过夜得到产物载辅酶Q10的纳米粒子Q10/MIL‑101(Fe)‑OHA。本发明制备的纳米粒子具有更好的稳定性,以MIL‑101(Fe)‑NH2为核、以氧化透明质酸(OHA)为外壳,通过物理方法包载辅酶Q10,具有可控释特性,同时,该纳米粒子装载的货物量很大,有利于携带辅酶Q10进入细胞,可以有效的改善辅酶Q10生物利用度,提高抗氧化效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