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920808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510037180.9
申请日:2025-01-09
Applicant: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五研究所
IPC: H01L23/66 , H01L23/29 , H01L23/15 , H01L23/498 , H01L23/538 , H01L21/60 , H01L21/768 , H01Q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集成天线的三维封装器件及其制备方法,三维封装器件,包括第一封装、第二封装,第一封装底部设置用于安装连接电路板的第一焊球,第一封装与第二封装通过第三焊球相连;第二封装包括由多层陶瓷介质组成的第二基板,多层陶瓷介质之间设置用于形成传输信号导线和屏蔽信号的金属导体层二,第二基板表面设置第二芯片、微带天线、金属围框和金属盖板,第二芯片两端通过第二键合丝与最近的金属导体层二相连,第二基板内设置第二基板过孔和馈电过孔,第二基板过孔和馈电过孔的两端均与金属导体层二相连。本发明能同时发挥金属陶瓷在高频微波的性能优势和塑封封装在低频电路的成本优势,将馈电线路最小化,降低馈电损耗,提升微波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919626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411726145.X
申请日:2024-11-28
Applicant: 江苏科技大学
IPC: G06V10/25 , G01S7/41 , G06V10/764 , G06V10/80 , G06V20/10 , G06V10/82 , G06N3/0464 , G06N3/09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Inception‑GAN的HRRP雷达目标识别方法,包括:对原始数据集进行预处理,将数据集转换为HRRP序列;利用构建好的Inception‑GAN网络模型来提取预处理后的HRRP序列的时序特征和空间特征,并将两种特征进行融合;根据Inception‑GAN模型的特征提取能力和融合后的特征来构建Inception‑GAN深度强化学习框架;基于Inception‑GAN深度强化学习框架来训练Inception‑GAN网络模型,输出最优的识别结果。本发明能够同时提取HRRP数据的时序特征和空间结构特征,并将提取的特征进行融合,同时利用构建的深度强化学习框架,使得所构建的模型在较低的参数量下也能达到较好的HRRP目标识别效果,同时能够提高模型的收敛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913936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510108309.0
申请日:2025-01-2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垃圾填埋场多层防渗结构及其渗流液综合处理系统,该多层防渗结构包括基坑,基坑侧壁设有多层防渗层,多层防渗层按照与基坑侧壁由近及远依次包括黄原胶/椰壳纤维复合防渗层、防水材料层、电渗透防渗层、阻挡层;黄原胶/椰壳纤维复合防渗层通过将黄原胶、椰壳纤维及土体搅拌混合后制得;集水管的一端与电渗透防渗层连通,另一端与外界连通;基坑的底部铺设有充气式垫层;控制系统与电渗透防渗层、充气式垫层连接。该处理系统包括多层防渗结构、对渗流液处理的渗流液处理系统。本发明利用三层防渗结构,有效增强复合层的稳定性与抗渗透性,减少垃圾中液体渗透到土体的可能,并通过控制系统对多层防渗结构进行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9913822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510357739.6
申请日:2025-03-25
Applicant: 中铁宝桥(扬州)有限公司 , 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组装锚固式U肋的预紧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预紧装置、标定装置和隔板,其中,隔板两侧镜像设置有预紧装置,所述预紧装置包括液压缸,液压缸两侧对称安装有摆臂,两侧的摆臂背面分别朝向隔板设置,液压缸下方设有夹板,所述夹板下边缘放置在U肋顶面,夹板两端分别与对应侧的摆臂连接,摆臂相对一侧的下部均开设有弧形槽,弧形槽设置在摆臂背面,弧形槽内安装有月牙板。本发明的预紧装置结构设计紧凑,布局合理,整体体积小,便于携带,适用于隔板单元中施工空间很小的工况;预紧装置采用装配式结构和模块化设计,能够实现快速拆装,满足组装π型件的工艺要求;标定装置能够随时检测夹紧效率,保证预紧装置夹紧力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913810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411985861.X
申请日:2024-12-31
Applicant: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道路机械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熨平板配置识别系统的摊铺机及识别方法,摊铺机包括主机、熨平板、识别系统、控制系统;识别系统包括分析单元和检测单元。识别系统将检测到的视觉信息或图像信息中的形状和或颜色特征提取转化为宽度信息Wt,并与已知熨平板配置的已知宽度W进行比较匹配,进而确认熨平板配置P。本发明对熨平板进行实时调整控制,提高了调整操作的响应速度和准确性,有利于提高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能够减轻摊铺机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大大节省时间成本,有利于提高摊铺机的智能化程度和产品竞争力。
-
公开(公告)号:CN119913297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510301139.8
申请日:2025-03-14
Applicant: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IPC: C12Q1/70 , C12Q1/6851 , C12N15/11 , C12R1/9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检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的扩增引物,所述的扩增引物是基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M基因特异性保守区域设计的,包括正向引物F和反向引物R;所述的正向引物F为M‑F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所述的反向引物R为M‑R序列如SEQ ID NO:2。同时公开了快速检测试剂盒和快速检测方法。本发明能够精准检测PRRSV,检测时间短、操作便捷、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准确性好、成本可控且适于现场快速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9913176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510304487.0
申请日:2025-03-14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OsLRK19基因及其在增强水稻抗纹枯病应用,属于植物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鉴定了一个新的正调控水稻纹枯病抗性的基因OsLRK19,温室纹枯病抗性鉴定证明,在水稻植株中过表达该基因后,水稻变得更抗纹枯病,反之,该基因被敲除后,水稻对纹枯病的抗性显著降低。而且过表达该基因并不影响水稻植株的主要农艺性状,这表明OsLRK19在水稻抗纹枯病育种方面具有潜在的育种利用价值,为水稻纹枯病抗性机理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基因资源。
-
公开(公告)号:CN119912247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510422542.6
申请日:2025-04-07
Applicant: 苏州工学院
IPC: C04B35/195 , C04B35/6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损耗温度稳定型钡长石基微波介质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低损耗温度稳定型钡长石基微波介质陶瓷材料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烧结制得:265~272份石墨尾矿,160~165份BaCO3,104~112份Al2O3,5~8份TiO2,1~2份CuO。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石墨尾矿破碎磨细过筛,煅烧冷却,得到石墨尾矿粉;称取原料,球磨混合;烘干,煅烧,随炉冷却;进行二次球磨,烘干;制备坯料后烧结。本发明实现CaTiO3性能增强相的原位合成,改善钡长石基陶瓷材料的温漂特性,谐振频率温度系数可以控制±2ppm/℃以内,综合提升陶瓷材料的微波介电性能,使之满足毫米波通信器件的应用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9912186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510098806.7
申请日:2025-01-2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 江苏镇江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4B20/02 , C04B18/16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废弃混凝土再生细骨料的改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使用氢氟酸和盐酸的复合酸性溶液对再生细骨料进行表面刻蚀,刻蚀后反复冲洗直至洗出液呈中性;(2)将再生细骨料加入到前驱体溶液中,再往溶液中持续通入CO2气体,达到对应pH值时停止通入CO2气体,充分反应后固液分离,分离出的固体颗粒干燥后得到原位生长有纳米材料的再生细骨料。本发明方法解决了现有再生细骨料存在的吸水率高以及制备的再生砂浆流动性差的问题,本发明通过在再生细骨料表面原位生长纳米材料,在提高纳米材料在水泥材料中分散性的同时还有效提高了再生砂浆的力学性能和流动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911893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411985153.6
申请日:2024-12-31
Applicant: 常熟理工学院
IPC: C01B32/05 , H01M4/36 , H01M4/38 , H01M4/62 , H01M4/587 , H01M10/0525 , B82Y30/00 , B82Y40/00 , C01B33/03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硅碳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将硅烷、气体碳源及惰性气体形成的混合气体通过高压喷射进入等离子体反应器中瞬间反应制备得到硅碳原位复合纳米材料,并将所述硅碳原位复合纳米材料冷却;S2、将沥青或树脂与步骤S1中制得的硅碳原位复合纳米材料进行包覆造粒,再次在炭化炉中炭化;S3、将步骤S2中炭化后的材料进行混合过筛除铁制得成品硅碳负极材料。本发明的制备方法通过硅烷及气体碳源原位复合可以避免沉积过程中硅的异常长大,可以有效抑制及改善后期材料使用过程中的膨胀问题以及在材料循环后期出现的碳剥落问题,通过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所制备的负极材料具有高放电容量、优异的倍率性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