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886449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003510.2
申请日:2025-01-02
Applicant: 江苏征途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AI算法的智慧线路动态调度优化方法,包括获取传感器检测到的输电线路上多个节点在多个时刻的温度、电压电流和振动数据,将多个节点在多个时刻的温度、电压电流和振动数据输入至仿真软件,使仿真软件输出输电线路上各个部件在多个时刻的状态数据,将输电线路上各个部件在多个时刻的状态数据输入故障预测模型进行处理,获得输电线路上各个部件的故障预测数据,根据输电线路上各个部件的故障预测数据生成无人机的巡检计划,根据无人机的巡检计划控制无人机对输电线路进行巡检,如此以最小的巡检成本更精准地发现输电线路的故障。
-
公开(公告)号:CN114429460B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210080621.X
申请日:2022-01-24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G06T7/00 , G06V10/82 , G06N5/04 , G06N3/0464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属性感知关系推理的通用图像美学评估方法和装置,用于提高通用图像美学评估模型的准确性。本发明首先利用卷积神经网络构建特征提取器,得到图像的全局特征图;并在全局特征图的基础上,通过学习图像的美学属性来生成属性感知特征图;然后利用自注意力机制构建属性关系推理模块,并进一步得到美学属性的关系特征图;最后把全局特征图、美学属性特征和属性关系特征图进行特征联合,同时对图像的美学分布进行建模预测;最终通过计算把美学分布转化成图像的通用美学分数;本发明可有效地评估待测试图像的通用美学分数,准确率高,并且本发明可以有效地筛选出符合大众审美的图像,易于应用在图像检索和图像增强等技术中。
-
公开(公告)号:CN119814264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1875664.2
申请日:2024-12-19
Applicant: 江苏征途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基于HPLC与HRF双模通信的时频同步系统和方法,包括多路径检测模块、同步补偿模块、双模融合模块、同步控制模块以及监控反馈模块;多路径检测模块:用于识别并量化多路径效应带来的同步误差;同步补偿模块:用于输出补偿后的同步信号;双模融合模块:用于输出融合后的同步信号;同步控制模块:用于接收补偿后的同步信号与融合后的同步信号,以协调HPLC通信模块与HRF通信模块的时频同步状态,输出控制指令。本发明,通过精确分析多路径效应并进行实时同步补偿与信号融合,有效提高了双模通信系统的时频同步精度、稳定性和传输效率,解决了多路径效应引起的同步误差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787646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510207124.5
申请日:2025-02-25
Applicant: 江苏征途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分布式光伏数据采集控制方法。该方法通过获取光伏发电设备集群中的各个光伏发电设备在当前时段的当前发电数据,并将当前发电数据发送至光伏数据管理平台,以形成当前发电数据集合,然后,光伏数据管理平台根据发电数据集合中任一光伏发电设备的当前发电数据、历史发电数据以及在当前时段的当前数据采集频率确定下一时段的期望数据采集频率并向光伏发电设备集群中的各个光伏发电设备分别发送下一时段对应的期望数据采集频率,以使各个光伏发电设备在下一时段根据期望数据采集频率进行发电数据的采集,从而能够根据设备的实时运行状况进行动态调整,当设备状态发生变化时,系统能够迅速响应,调整数据采集频率以适应新的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9762050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875370.X
申请日:2024-12-19
Applicant: 江苏征途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6Q10/20 , G06Q10/0631 , G06V20/5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电力系统智能分析方法及平台,控制采集设备获取监测目的地中电力线路的覆冰数据,根据所述覆冰数据确定重度积冰点,根据协同维护设备的作业范围确定目标线路的动态维护范围,基于所述动态维护范围中的重度积冰点获取所述协同维护设备的动态作业时长,获取所述协同维护设备基于所述动态维护范围和所述动态作业时长的除冰检测数据,根据所述除冰检测数据更新所述动态维护范围和所述动态作业时长,得到所述协同维护设备的联动除冰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14724227B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210444149.3
申请日:2022-04-26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G06V40/16 , G06T3/40 , G06N3/08 , G06N3/094 , G06N3/0464 , G06N3/048 , G06V10/82 , G06V10/77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变形自编码器和解耦交换的面部动作单元迁移方法及装置,首先从源域数据集和目标域数据集中分别抽取源图片和目标图片构成原始图像对组成训练数据集;然后将原始图像对分别输入变形自编码器,解耦出相应的纹理图片和变形场;再将交换过来的源变形场和目标纹理图片一起输入到变形场转换器中,输出能够适配目标纹理图片的目标新变形场;最后利用目标新变形场对目标纹理图片进行变形后,得到具有源图片面部动作单元的目标新图片。本发明采用变形自编码器解耦纹理特征与形状特征,在保留目标图片的面部身份以及纹理、姿态等方面的目标域特性的情况下,实现从一张源域图片到另一张目标域图片的面部动作单元迁移。
-
公开(公告)号:CN119665395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510020338.1
申请日:2025-01-07
Applicant: 江苏征途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非工空调多联机智能调控系统及方法。其中,方法包括获取区域上视图,确定第一延伸边及第二延伸边;获取各需求端的需求属性;将对应同一固定温度区间的各需求端划分同一温度需求组,进行按序排列;确定各温度需求组的原始终端占比,拆分需求序列得到第一子序列及第二子序列;对位于同一子序列的各温度需求组进行占比更新,基于各当前终端占比将第一子序列、第二子序列贴合第一延伸边及第二延伸边进行分配,得到第一固值区域序列、第二固值区域序列;确定位于第一固值区域序列、第二固值区域序列间的调配区域,将具有调配属性的各需求端分配至调配区域。本发明至少提高了区域规划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633607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760091.9
申请日:2024-12-03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聚偏氟乙烯(PVDF)超疏水膜及其制备方法,首先使用甲基硅酸钠盐、全氟癸基三乙氧基硅烷(PFDTES)和四乙氧基硅烷(TEOS)作为催化剂/反应物,对亲水二氧化硅(SiO2)纳米粒子进行氟化疏水改性,提出了纳米粒子非溶剂复合喷雾协同相转化法,成功将F‑SiO2引入膜表面,在膜表面形成多尺度微纳米结构,大大提升了膜疏水性和表面粗糙度。将本发明所制膜应用于真空膜蒸馏测试,通量和盐截留率表现都十分优异,盐截留率最大达99.99%,通量保持在18.21kg·m‑2·h‑1以上,性能优于基膜及传统非溶剂致相分离法所制膜,且本发明的超疏水膜具有良好抗污染性能,在水清洗后恢复效果很好。
-
公开(公告)号:CN119596685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699031.0
申请日:2024-11-26
Applicant: 江苏纬创智能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 江苏省交通工程建设局 , 江苏东南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 无锡交通建设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 江苏兆信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IPC: G05B1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土木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软基自动布桩桩位实时纠偏控制系统,该系统集成了桩位状态监测、纠偏模型构建与控制执行三大模块,实现了对桩位位置、倾斜角度及土壤参数的实时监测。通过构建动态优化问题的纠偏模型,并结合强化学习算法,系统能够自动选择最优纠偏动作,实现智能化决策和动态调整。本发明的实施,大大减少了人工干预,降低了依赖操作人员经验的不确定性,为软基布桩施工提供了高效、精准的纠偏解决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8889399B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0990092.6
申请日:2024-07-23
Applicant: 江苏征途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2J3/00 , H02J3/14 , F24F11/89 , F24F11/64 , F24F140/50 , F24F110/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变配电需求的空调负荷控制方法及系统,先构建空调负荷预测模块预测空调负荷预测值,再根据电网调度中心对配电网电压和配电网有功损耗的需求,构建以空调负荷削减量和配电网网络有功损耗最小为优化目标的空调负荷参与配电需求响应的控制模块,获取满足电压安全的配电网中每个节点的空调负荷削减量理论值,然后构建室温时变预测模块评估配电网中每个节点的空调制冷开启温度和空调制冷关停温度,最后根据评估结果确定空调调控策略,并根据空调调控策略对空调负荷进行调控。本发明能够解决夜间重负荷引起的欠电压问题,并让需求侧资源参与调压,同时考虑到可能对网络有功损耗的影响,是一种源荷互动的电力系统调控方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