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拱顶储罐浮箱顶升换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952325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411257333.2

    申请日:2024-09-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拱顶储罐浮箱顶升换顶施工方法,涉及储罐换顶施工技术领域,包括:在储罐的内部放置浮箱,在所述浮箱上安装罐顶板,向储罐的内部注水,使所述罐顶板通过浮箱的浮力上升至储罐的顶部,将罐顶板与储罐连接牢固后,排水,排水后在储罐的底部开设洞口,通过洞口拆除所述浮箱,对储罐进行密封。本发明能够提高工效,降低成本,缩短工期。

    一种用于地下室施工的防渗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877606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177980.0

    申请日:2025-02-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地下室施工的防渗漏方法,涉及地下室防渗漏技术领域。该用于地下室施工的防渗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地基处理、防水材料选择、防水层施工、防水层加强、混凝土结构施工、防水层检验、地下室回填与封顶。本发明通过多重防水措施的结合、新型环保防水材料的应用、易渗漏部位的加强处理、优化混凝土防水性能、防水层的检查与维护以及智能化监控系统的安装等措施,有效解决了地下室渗漏问题,提高了地下室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效果显著、环保无害等优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一种清水混凝土施工用浇筑模板支撑装置及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860084A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510225931.X

    申请日:2025-02-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清水混凝土施工用浇筑模板支撑装置,包括模板主体机构,所述模板主体机构包括外模版、内模版、立杆、横杆、嵌入螺杆、螺帽;多组所述外模版与多组所述内模版围成浇筑腔体,每组所述外模版、内模版外侧固定设置有多组所述立杆与多组所述横杆,交错均匀分布,所述外模版与所述内模版之间均匀固定设置有多组嵌入螺杆,靠近所述外模版、内模版外侧固定设置有螺帽;本发明可有效的提高拼接上下连杆的平面度,减少因接缝处凸起引发的受力不均导致浇筑模版局部不平,从而频频出现引发浇筑后墙面局部凹陷的问题;优化浇筑模版垂直度校正方式,降低劳动强度大,提高校正精度,减少因斜撑机构倾斜导致底部滑脱引发的安装事故。

    一种履带式溜槽输送料设备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841039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510204433.7

    申请日:2025-02-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履带式溜槽输送料设备,涉及溜槽技术领域,包括:料斗;所述料斗用于装载混凝土或流态固化土;溜槽臂架系统;所述溜槽臂架系统用于输送物料;回转系统;所述回转系统包括回转支承和回转驱动装置,用于作为所述溜槽臂架系统的基座;支腿系统;所述支腿系统用于为设备提供支撑;履带行走系统;所述履带行走系统用于为设备提供行走;清洗系统;所述清洗系统用于清洗与保持溜槽和料斗的清洁。本发明能够降低油耗减少碳排放,降低作业成本投入。

    一种建筑机电安装用电缆架设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834116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411829955.8

    申请日:2024-12-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机电安装用电缆架设装置,涉及电缆架设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底座和送料组件,所述送料组件包括移动板,所述移动板通过移动组件竖直移动连接在底座的上方,所述移动板上连接有载料带;所述托举组件包括托举板,所述托举板竖直移动连接在底座的上方;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限位框,所述限位框固定连接在底座的上方,所述托举板相对限位框的内部移动设置;所述电缆承载组件包括电缆架设板,所述电缆架设板的内部设置有限制单元,效果是建筑机电电缆的一端从托线辊的入线槽舒展开来,因此减少建筑机电电缆安装过程中弯折弧度,防止建筑机电电缆弯折严重导致对电缆造成损坏。

    一种建筑施工安全隐患管理方法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250548B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1784733.9

    申请日:2024-12-0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建筑施工安全隐患管理方法和系统,涉及施工安全管理技术领域,方法包括:划分多个子区域采集数据,对已知安全隐患事件进行分类,获得第一分类;通过基准特征与对照特征对比分析,选取对应的数据特征以及融合特征,分别建立第一分类的风险评估模型;根据实时监测数据与所述风险评估模型,获得各子区域的第一风险概率和综合风险指数;根据第一风险概率、综合风险指数和/或风险变化,对子区域进行预警;根据预警处理结果和现场反馈;调整预警阈值和/或优化风险评估模型;实现对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进行实时监测、预警和管理,不仅可以提高安全隐患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还可以降低人力成本,提高施工现场的安全水平。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