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121579A
公开(公告)日:2008-02-13
申请号:CN200710118711.9
申请日:2007-07-12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4B40/0046 , C04B2111/00017 , Y02W30/93 , Y02W30/94 , C04B18/12 , C04B18/141 , C04B22/085 , C04B22/103 , C04B22/124 , C04B22/126 , C04B22/143 , C04B22/144 , C04B22/145 , C04B22/146 , C04B28/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铁尾矿代替部分矿渣生产混凝土活性掺合料的方法。将磁铁石英岩型铁尾矿70~93%,石灰或电石渣或两者的混合物1~20%,二水石膏或半水石膏或硬石膏或脱硫石膏或磷石膏或氟石膏或它们中的两种或几种的混合物1~10%,蚀变剂0.1~5%一起进行混磨到80μm筛余≤3%的细度后,再进行热液蚀变反应。将蚀变的产物冷却后得到的物料按重量百分比40~90%再与10~60%的矿渣进行混合磨细到80μm筛余≤0.5%,便得到可代替矿渣超细粉使用的活性混凝土掺合料。本发明可使磁铁石英岩型铁尾矿得到资源化利用,缓解由于混凝土浇注量大而导致的超细矿渣粉紧缺的状况,降低混凝土造价,进一步提高掺合料的用量,减少水泥用量,减少由于水泥生产所带来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01117233A
公开(公告)日:2008-02-06
申请号:CN200710119401.9
申请日:2007-07-23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C01F17/00
Abstract: 一种高比表面积介孔二氧化铈微球的制备方法,属于属稀土氧化物材料领域。其特征是利用水热法制备球状、半球状具有高比较面积及均一外观形貌的介孔氧化铈粉体;将(NH4)2Ce(NO3)4作为铈源溶于无水乙醇中搅拌30~60分钟使其充分混合,加入酸后再加入N,N-二甲基甲酰胺搅拌5~30分钟后放入水热反应釜,在100~160℃温度范围内反应40~140小时,所得样品Ce(COOH)3前驱体,前驱体在350~450℃温度范围内烧结2~8小时后,冷却后的样品即得到高比表面积球状、半球状介孔氧化铈。本发明材料制备方法简易,设备简单,合成温度低;原料价格低廉,无需昂贵的表面活性剂作模板剂;重复性好。获得的介孔二氧化铈,具有球形度高、尺度均一,孔径范围窄,比表面积大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0365056C
公开(公告)日:2008-01-30
申请号:CN200610112594.0
申请日:2006-08-24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一种原位水解法掺杂二氧化钛的多孔复合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方法,涉及到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电解质的制备。本发明提出通过原位水解法实现对聚合物电解质的无机纳米材料掺杂,采用相转化法制备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PVDF-HFP)基复合电解质膜,在20~25℃下,将钛酸四丁酯稀释液滴加到搅拌的丙酮混合液中,得到TiO2白色溶胶,再制备复合铸膜液,将PVDF-HFP和正丁醇加入到TiO2白色溶胶中,升温到40~60℃,恒温搅拌2~4h,经制膜,得到二氧化钛掺杂的白色多孔复合聚合物膜后浸渍于锂离子电池的电解液,得到具有离子导电性能的复合电解质膜。本方法改善了电解质膜的多孔网络结构,无机材料分散非常均匀,解决了二氧化钛颗粒的团聚问题,并且二氧化钛与聚合物基体的结合紧密,复合效果良好,从而提高了多孔型复合电解质膜的电化学性能以及机械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1110735A
公开(公告)日:2008-01-23
申请号:CN200710120739.6
申请日:2007-08-24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工业生产车间安防定位系统及方法,涉及工业生产安防定位技术领域。由便携式的移动节点(1)、布置于生产车间的信标节点(2)、布置于监控室的sink节点(3)组成;节点间采用2.4G的无线通信方式连接,移动节点发送定位请求指令,接收在其无线射程内信标节点的应答信号,通过基于接收信号强度的最小环段区域中心定位方法得到自己的位置信息,依据此信息判断是否应该报警,并将信息传送到sink节点;监控主机与sink节点通过串口进行通信,实时显示移动节点的位置,并存储进行相关信息。优点在于,移动节点仅需要有与邻居信标节点进行通信的能力就可实现定位,在系统及节点上不必增加额外的硬件设施,降低了系统的成本和功耗。
-
公开(公告)号:CN100363519C
公开(公告)日:2008-01-23
申请号:CN200610011237.5
申请日:2006-01-19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耐熔锌腐蚀的金属间化合物-Ti-Al-Nb合金,属于金属间化合物技术领域。该金属间化合物成分范围为:Al:40~60%,Nb:5~20%,W:0.1-2%,B:0.05-2%,Y:0.05-2%,余量为Ti,均为原子百分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在锌液中表现出超强的耐腐蚀性,高铌钛铝基合金在锌液中的腐蚀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所需时间长,不发生腐蚀;第二阶段腐蚀急剧发生,经历时间短。
-
公开(公告)号:CN100363431C
公开(公告)日:2008-01-23
申请号:CN200610011345.2
申请日:2006-02-22
Applicant: 北京化工大学
IPC: C08L101/12 , C08G73/02 , C08G61/12 , C08K3/3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导电聚合物插层水滑石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有机-无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导电聚合物插层水滑石为超分子结构,其化学式为:(M2+)1-x(M3+)x(OH)2(CP)a。制备方法是先制备出用于离子交换的硝酸根水滑石前体,再通过离子交换的方法将带有亲水性侧基的导电聚合物单体或可聚合单元插入水滑石层间,最后将所得组装体在氮气氛中280-320℃进行热处理10-30分钟,获得导电聚合物插层水滑石复合材料。优点在于:实现了聚合物单体与具有较强氧化性的硝酸根离子在水滑石层间的共插层,通过在惰性气氛中的热处理制备了一种纯净的导电聚合物插层水滑石有机-无机复合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0363134C
公开(公告)日:2008-01-23
申请号:CN200510086999.7
申请日:2005-11-25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B22F9/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沉淀—氢还原工艺制备纳米镍粉的方法,属于金属粉末制备技术领域。工艺为:先将含镍离子的盐类溶于水中,然后和配置好的(NH4)2CO3溶液进行反应,生成一种Ni2(OH)2CO3沉淀物,静置后,将上层清澈的兰色溶液抽出,下层的纳米沉淀料浆用离心机离心分离,将离心分离出粉团放在烘箱中烘干,擦筛,在强排水氢气还原炉中于200~500℃之间还原得到纳米镍粉。本发明的优点是:所用设备简单,工序短,生产成本很低,能够快速连续化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0363131C
公开(公告)日:2008-01-23
申请号:CN200510126460.X
申请日:2005-12-12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nventor: 周张健
IPC: B22F3/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晶粒尺寸可控的超细晶粒纯钨、钨基高比重合金和钨铜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高熔点金属及金属基热沉材料技术领域。具体工艺为:将钨粉与合金元素或铜粉进行机械混合;将上述处理的钨粉或混合粉进行模压成型,成型压力为30-100MPa;或冷等静压成型,成型压力为100-300MPa;将成型好的生坯置于叶腊石模具中,放入六面顶或两面顶压机中;首先对样品施加1-10GPa的压力,然后对样品两端施加10-25kW的交流电进行烧结,烧结体经研磨抛光,相对密度为96-99%。其优点在于:获得晶粒大小与初始钨粉粒度相当的超细晶粒钨基块体材料;能够保持最初的成分含量。制备得到的超细晶粒钨基块体材料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和抗热冲击性。
-
公开(公告)号:CN101101117A
公开(公告)日:2008-01-09
申请号:CN200710119545.4
申请日:2007-07-26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20/348
Abstract: 一种可防止煤气卷吸外泄的自呼吸蓄热烧嘴,属于工业炉窑环保节能领域,适用于高热值的气体燃料以及热脏发生炉煤气。该烧嘴有隔板,隔板前面为气体通道,隔板后面为蓄热室,在烧嘴的中心线处有煤气供气管道,烧嘴内有四个蓄热室,蓄热室内有蓄热体,通过一个四通供排气切换阀,完成换向蓄热燃烧的要求。本发明主要通过以下方法达到防止煤气被抽排的目的:首先,烧嘴所有管道采用渐缩结构;其次,每个空气(烟气)通道的端部开有一个侧孔与之相连通;再有,煤气管道外有一个与煤气管道同心的管道与煤气管道构成一个套管为高速空气喷入口,烧嘴空气喷入口呈扁环型。该烧嘴具备结构紧凑,气体出口混合好,炉膛温度均匀,污染少等优良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01092629A
公开(公告)日:2007-12-26
申请号:CN200710099676.0
申请日:2007-05-28
Applicant: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工程领域,涉及一种从高盐环境微生物中高通量克隆微生物Na+/H+逆向转运蛋白基因的方法。特点是采集典型的高盐环境土壤样品,通过粗提和纯化获得土壤样品的宏基因组DNA,然后用宏基因组DNA部分酶切片段与载体之间的连接产物电激转化大肠杆菌缺陷株K,通过筛选获得阳性克隆,并对阳性克隆携带的Na+/H+逆向转运蛋白基因进行功能鉴定。本发明可以规模化克隆微生物来源的Na+/H+逆向转运蛋白基因,用于构建转基因耐盐作物和微生物,进而充分开发和利用盐碱地。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