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885928B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210040090.1
申请日:2022-01-14
Applicant: 山东中医药大学 ,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IPC: A01K67/0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实验动物模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母病及子”理论建立的肺脾气虚证动物模型,该模型实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选材分组;S2、模型复制;S3、模型评价;S4、指标检测;S5、统计学处理;S6、模型验证。本发明通过给予模型大鼠高脂低蛋白饲料,每日负重后放于自制泳池中游泳至力竭,6周后评估模型;该造模方法并未直接对大鼠肺脏造成损伤,且其导致脾气虚过程十分缓和,复合虚证病程绵延的发病特征,同时脾气虚为先,肺气虚为后,符合肺脾气虚证中医证候形成的基本机制;该方法建立肺脾气虚证动物模型,病因病机准确,且无创、稳定、易于评价,拓宽了原造模方法的应用范畴,对陪土生金治法的机制研究奠定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4176752B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111534461.3
申请日:2021-12-15
Applicant: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 山东中医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医疗机器人的骨骼复位辅助装置,包括近端骨块固定机构和远端骨块固定机构均包括并列设置在支架上的至少两组套筒,套筒内设有螺纹针,支架上设有与螺纹针相垂直的连接槽;临时连接机构包括通过连接杆和第一球形关节连接的近端固定杆和远端固定杆,近端固定杆与近端骨块固定机构的连接槽可拆卸连接,远端固定杆与远端骨块固定机构的连接槽可拆卸连接;近端骨块固定机构通过手术床固定机构固定在手术床本体上,远端骨块固定机构通过机器人连接机构与医疗机器人本体可拆卸连接。利用近、远端骨块固定机构和螺纹针通过极小的创伤实现理想的骨骼复位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4668773B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210368905.9
申请日:2022-04-08
Applicant: 山东中医药大学 , 山东中医药大学青岛中医药科学院
IPC: A61K31/7048 , A61P31/14 , C07J7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重楼提取物、其活性萃取部位或其分离所得甾体皂苷类化合物在抑制CCHFV中的应用;重楼提取物、其活性萃取部位或其分离所得甾体皂苷类化合物在制备抑制CCHFV的药物中的用途,以及由此制备的抑制CCHFV的药物。从重楼中提取的甾体皂苷类化合物1‑9,特别是化合物8,对CCHFV的入侵具有抑制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645497B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211454734.8
申请日:2022-11-21
Applicant: 山东中医药大学 , 山东中医药大学青岛中医药科学院
IPC: A61K36/899 , A61P19/06 , A23L33/105 , A23L2/52 , A23L33/10 , A23L17/20 , A61K35/61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海洋生物医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降尿酸的海洋药食两用的中药组合物,具体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分:荷叶10~20份、丝瓜络10~20份、海参1~5份、生地5~15份、山药5~15份、白茅根5~15份、芦根5~15份、桔梗1~5份、桑叶1~5份、金银花5~15份、菊花5~15份、陈皮5~15份、昆布5~15份、玉米须5~15份和甘草5~15份。采用本发明方法制备得到的中药组合物用于降尿酸药物、保健品或饮品中。该中药组合物为药食两用,长期服用时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并且通过动物实验验证发现,该中药组合物的降尿酸效果甚至优于临床西药苯溴马隆。
-
公开(公告)号:CN116019822A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310162003.4
申请日:2023-02-24
Applicant: 山东中医药大学 , 福建省亚热带植物研究所 ,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IPC: A61K31/7048 , A61K31/352 , A61P35/00 , A61P35/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芍药苷类化合物与川陈皮素的组合物及其应用,本发明采用人非小细胞肺癌A549和人黑色素瘤细胞A375作为癌细胞模型,研究芍药苷类化合物协同川陈皮素对A549和A375肿瘤细胞株增殖或细胞迁移的影响,为发展天然药物提取物联合治疗肿瘤提供数据。结果表明,芍药苷类化合物对人非小细胞肺癌A549和人黑色素瘤细胞A375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影响其迁移能力,与川陈皮素协同作用于A549细胞、A375细胞则可起到联合增效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5537281A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211197380.3
申请日:2022-09-29
Applicant: 山东中医药大学 , 山东中医药大学青岛中医药科学院
IPC: C12G3/02 , C12G3/026 , A61K36/254 , A61P39/00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五加皮酒制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黍米、浸米、烫米、散凉、浸渍、洗米、煮糜、散冷、拌曲、糖化、发酵、过滤、杀菌、储存、成品,借此,本发明通过该步骤制作的五加皮酒可以更好的引入五加皮中的有效成分,其产生的技术效果是将中药材五加皮进行水提取液的制备,然后将五加皮水提取液、药渣与黍米共同糖化发酵。本发明酿造的五加皮酒色泽鲜亮、口感绵和,味道甘润而不黏腻。具有明显的抗疲劳作用,在满足口感的同时还具有保健功效。
-
公开(公告)号:CN115521840A
公开(公告)日:2022-12-27
申请号:CN202211217881.3
申请日:2022-09-30
Applicant: 山东中医药大学 , 山东中医药大学青岛中医药科学院
IPC: C12G3/022 , C12G3/026 , C12G3/055 , C12G3/06 , C12H6/02 , A61K36/076 , A61K47/40 , A61P1/14 , A61P37/04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茯苓酒加工领域,提供了一种茯苓醪酒制备工艺,包括将茯苓粉碎为粉末,加入乙醇提取,分别收集提取完成后的茯苓粗粉与茯苓醇提液,回收乙醇;将黍米倒入缸中,加入清水,浸渍;往缸中加入底浆,倒入沸水,进行搅动;10min后再次搅动,加水继续浸渍24h;浸渍后的米捞出,与茯苓粉加入到沸水中煮糜;加入麦曲糖化一定时间;将黄酒酵母加入糜中,搅拌均匀后装坛发酵;发酵完毕,经压榨澄清后加入一定量羟丙基‑β‑环糊精并勾兑入回收乙醇的茯苓醇提液,加温灭菌得到茯苓醪酒,借此,本发明所制备的茯苓酒含有三萜类化合物的成分比例高,提高了茯苓酒的药效作用,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健脾和胃、提高免疫力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5501288A
公开(公告)日:2022-12-23
申请号:CN202211198464.9
申请日:2022-09-29
Applicant: 山东中医药大学 , 山东中医药大学青岛中医药科学院
IPC: A61K36/85 , A61P31/16 , A61P11/00 , A61K12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裸花紫珠萃取物的提取方法及萃取物抗H1N1病毒的应用,取裸花紫珠药材,粉碎过筛后,加入乙醇,浸泡、回流提取并过滤,得到第一滤液和第一滤渣;在所述第一滤渣中加入乙醇,回流提取并过滤,得到第二滤液和第二滤渣;在所述第二滤渣中加入水,回流提取并过滤,得到第三滤液;将所述第一滤液、第二滤液、第三滤液合并得到浓缩液,将浓缩液分别与石油醚和乙酸乙酯萃取,经蒸发浓缩、水浴挥干后,得到裸花紫珠乙酸乙酯萃取物。借此,本发明可以有效减轻H1N1感染引起的肺组织损伤,抑制过度的炎症反应,增强免疫能力,显著降低肺组织的病毒载量,抑制病毒在肺部的增殖。
-
公开(公告)号:CN115154277A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210735585.6
申请日:2022-06-27
Applicant: 山东中医药大学 ,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五音理论的音乐变频式电磁脉冲耳穴按摩仪,属于按摩仪技术领域,包括机器主体,所述机器主体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流传输线,所述电流传输线远离机器主体一端固定连接有耳郭固定器,所述耳郭固定器外表面套设有套环,所述套环外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软杆,所述连接软杆远离套环一端固定连接有夹持按摩组件。本发明中,通过设置刺激电极,在使用者听音乐的同时,给予耳穴电脉冲刺激按摩,刺激频率与音乐频率相同,并且在五音理论的指导下,将音乐与脏腑病变进行一一对应,顺应脏腑病变规律,纠正脏腑功能紊乱,且有助于使用者精神的集中,伴随耳穴穴位的选择,可以起到疏肝解郁、安神定志、健脾和胃等功效。
-
公开(公告)号:CN113384618A
公开(公告)日:2021-09-14
申请号:CN202110906905.5
申请日:2021-08-09
Applicant: 山东中医药大学 , 山东中医药大学青岛中医药科学院
IPC: A61K36/60 , A61P9/14 , A61K13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花果乳浆提取物作为制备治疗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药物的应用,涉及医药技术领域。本发明是利用石油醚提取无花果乳浆中的活性物质,并利用该活性物质制备治疗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药物。经过试验研究发现,本发明的药物能够抑制细胞凋亡、减轻细胞损伤,恢复正常的血管相关因子水平,保护内皮细胞正常生理功能,防止微血管发生病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