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565957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310561921.4
申请日:2023-05-18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功率风力机载荷控制及用于电解水制氢协同方法,其包括:建立风机电解槽离网微电网系统,并对系统中的风电机组和DC/DC变换器进行控制:a、采样风电机组的气动功率与当前最佳功率的误差,然后将前馈系数叠加到风电机组的输出电功率上,加快MPPT跟踪的速度;PI控制器以MPPT输出的最佳转速和风电机组转速测量值作为输入,PI控制器对风电机组输出电磁转矩;b、采用双闭环PI控制DC/DC变换器。本发明充分考虑了电解槽动态功率变化要求以及风电机组输出电功率变化特性,设计风电机组额定风速以下恒带宽MPPT控制策略,实现风电机组按需功率输出。
-
公开(公告)号:CN107524560B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1710692198.8
申请日:2017-08-14
Applicant: 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F03D1/06 , F03D9/19 , F03D7/04 , H02S10/12 , H01M8/0656 , G06Q10/0631 , G06Q30/028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叶片储氢节能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风机,所述风机包括叶片,所述叶片的空腔分为若干区域,各个区域内分别设有一氢气密封袋,所述氢气密封袋粘贴在所述风气叶片空腔内壁上,所述氢气密封袋的形状与所述叶片空腔的形状相适配,且所述氢气密封袋内充有氢气;或所述叶片的空腔内壁贴合有气封膜,所述的气封膜和叶片的空腔内壁配合形成氢气密封结构,在由所述的气封膜和叶片的空腔内壁配合形成氢气密封结构内设有氢气。
-
公开(公告)号:CN115977878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211539749.4
申请日:2022-12-02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IPC: F03D9/00 , F03D9/19 , F03D13/25 , F03D80/00 , F03B13/20 , F03B11/00 , C25B1/04 , C25B9/00 , C25B9/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浮式海上风浪联合发电制氢平台,浮式基础包括三角形的平台甲板以及安装于其下方的一个系泊侧立柱、两个风机侧立柱;系泊侧立柱下方安装张紧式单点系泊系统;风机侧立柱内部为中空设计,并配备有压载水系统;平台甲板下方安装若干振荡浮子式波浪能发电装置;三角斜撑式塔架设置于平台甲板上方,用于安装下风向风机系统;下风向风机系统位于风机侧立柱上方;水电解制氢系统和整流与储电装置布置于平台甲板;整流与储电装置对风电与波浪能发电进行整流与储存,并为水电解制氢系统供电。本发明采用海水电解制氢就地消纳风电和波浪能发电,有效规避了弃风、弃电问题,还可解决日益增长的氢能需求;采用轻量化的浮式基础,减少了建造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5822876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310015866.9
申请日:2023-01-05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空风能发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高空风能发电技术的制氢系统。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高空风能发电技术的制氢系统,包括发电单元和制氢单元;所述发电单元用于利用高空风能发电并将电能传输至所述制氢单元,所述制氢单元用于接收电能并利用电能电解水制备氢气,所述制氢单元还用于将氢气传输至用户。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高空风能发电技术的制氢方法,能够通过高空风能发电系统发电制氢。
-
公开(公告)号:CN114576084A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2111680181.3
申请日:2021-12-25
Applicant: 石运达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气运动螺旋加速压缩循环利用气动装置,这是一种风能开发装置,风能的特点就是方向和风速经常变化,风能转化效率很低,为克服这些不足,本发明利用活动叶片改变风向,使其产生风切变形成螺旋风,旋转风沿静止的正螺旋面体向下运行,使其加速压缩后,进入渐缩螺旋体内进一步压缩,成为高速高压气流,气流过大,将一部分输往储气罐或输气管道,气流不足可以从储气罐或输气管道输入一部分气流达到平稳运行。气流的输入和输出都用气动阀门控制,使多变的风能让空气自己进入管道而成为可控的常规能源。无论风从什么方向吹来,都能产生同一效果,并且能够突破贝兹极限的限制,使风能的转换效率达到100%。
-
公开(公告)号:CN114263568A
公开(公告)日:2022-04-01
申请号:CN202210203010.X
申请日:2022-03-03
Applicant: 武汉新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F03D9/19 , F03B17/02 , F03D9/00 , H01M8/04082 , H01M8/04007 , H01M8/04858 , H01M8/22 , H02J3/28 , H02J15/00 , H02J3/38 , C02F1/04 , C25B1/04 , C25B9/65 , C25B15/08 , C02F103/08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海上风电储能系统,涉及海上风电开发技术领域,包括风力发电装置、海水淡化装置、氢气制备装置、以及浮力储能装置,所述浮力储能装置的气罐阵列连接传输件,传输件连接发动机和发电机。发动机用于驱动传输件将气罐阵列输送至海面以下。气罐阵列利用自身浮力上升,并在带动传输件运动时驱动发电机发电。本申请能够利用多余风电制备氢气,并在电网需求量低于风电发电量时,利用风力将氢气储存罐按压至海面以下,在电网需求量高于风电发电量时,利用氢气储存罐的浮力驱动发电机发电,通过将多余风电转化为化学能提高储电能力,并通过浮力储存的方式提高平稳供电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3982844A
公开(公告)日:2022-01-28
申请号:CN202111405333.9
申请日:2021-11-24
Applicant: 冉农全
Inventor: 冉农全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发电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建筑物微风发电系统。建筑物微风发电系统包括风道、发电设备、进风腔和加热设备;风道沿建筑物的高度方向设置,发电设备设置在建筑物的顶部,进风腔设置在建筑物的底部,加热设备设置在进风腔内;风道的一端与发电设备连通,另一端与进风腔连通。将发电系统与建筑物结合,利用不同高度温差,以及烟囱原理,使风道里产生上升气流,通过气流的流动带动发电设备进行发电。此发电系统可以与住宅、写字楼、厂房等进行结合。其只利用建筑物的高度,不需要独立的安装空间,避免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最主要的是,发电系统与建筑物结合,发电系统直接为建筑物进行供电,或并网供电,解决了远距离输电成本高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982834A
公开(公告)日:2022-01-28
申请号:CN202111403792.3
申请日:2021-11-24
Applicant: 冉农全
Inventor: 冉农全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发电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蓄热储能设备及建筑物微风发电系统。蓄热储能设备包括散热器和加热器;通过发电设备向蓄热储电设备供电,将电量以热水的形式进行存储,利用发电设备发出多余电量,与通过停机的方式避免电量过剩相比,提高了能源的利用率。将发电系统与建筑物结合,利用不同高度温差,以及烟囱原理,使风道里产生上升气流,通过气流的流动带动发电设备进行发电。此发电方式使用范围很广,可以与住宅、写字楼、厂房等进行结合。其只利用建筑物的高度,不需要独立的安装空间,避免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最主要的是,发电系统与建筑物结合,发电系统可以直接为建筑物进行供电,或者可以并网供电,解决了远距离输电成本高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653599A
公开(公告)日:2021-11-16
申请号:CN202111095941.4
申请日:2021-09-17
Applicant: 广东海洋大学
IPC: F03D9/19 , F03D9/25 , F22B1/28 , F22B33/18 , H01M8/04014 , H01M8/04082 , H01M8/04089 , C10L3/00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风力发电调峰系统,属于风力发电调峰技术领域。其中,风力发电调峰系统包括储存装置、加热装置、风力发电装置、储气装置以及燃料发电装置。储存装置用于储存燃料。加热装置与储存装置连接,加热装置用于加热燃料以生成可燃气体。风力发电装置与加热装置电连接,风力发电装置用于为加热装置和负载提供电能。储气装置与加热装置连接,储气装置用于储存可燃气体。燃料发电装置与储气装置连接,燃料发电装置用于为负载提供电能。该风力发电调峰系统能够根据用电负荷的情况,随时调整供电量,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和供电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357086A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2110629934.1
申请日:2021-06-07
Applicant: 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基于氢能的风‑火耦合冷热电联供系统,包括风力发电系统、火力发电系统、电解水制氢系统、燃料电池系统及吸收式制冷系统。风力发电系统及火力发电系统与总线连接,当火力发电系统调峰能力到达下限时,风力发电系统的多余电能给所述电解水制氢系统供电;所述电解水制氢系统用于制备氢气,在电能富余时,将氢气送入燃料电池;在电能不足时,燃料电池工作,并利用燃料电池余热带动燃气轮机工作,提高能量利用效率,补偿功率缺额。吸收式制冷系统与电解水制氢系统连接,利用电解水制氢系统的余热制冷。本发明既提升了火力发电系统深度调峰极限及其经济性,也对系统余热进行了充分利用,最终实现冷热电联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