烃类选择氧化的管状催化膜反应器

    公开(公告)号:CN1260233A

    公开(公告)日:2000-07-19

    申请号:CN00114061.2

    申请日:2000-01-31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烃类选择氧化的管状催化膜反应器由外管和内管构成,内、外管之间有空隙,以便气流通过;内管由微孔金属管两端焊接无孔金属管构成,微孔金属管的微孔大小为微米级,微孔金属管外表面涂覆催化膜层。本发明采用金属管作为支撑体,因而极易组装成反应器;本发明采用膜型催化剂,改善了传热传质条件,有利于加快反应速度,抑制副反应,特别是将反应与分离相结合,移动了化学平衡,大大改善了产物的收率。

    气体和液体分子中均裂和异裂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866245A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380063752.X

    申请日:2023-06-30

    Abstract: 该方法是用于气体和液体分子中的释放键合能的均裂和异裂,以及其应用以改变某些分子的内部几何结构,导致成初始气体和液体中不含的新化合物,在合成过程中二次释放能量,无需在装备上实施核反应来用于其实现,其特征在于,工作环境能量的增加,并利用该能量产生热能,同时合成新的化合物,这是由于在各种温度下气体和液体分子上的驻压力波的物理效应,其中温度是活化能的量度,并且随后分子解离成原子或分子碎片(自由基),原子部分电离和随后分子的原子键的转化,其中原子序数不变,但原子量和质子‑中子比改变。该方法还包括将中子质量直接转化为相当于1电子和1质子的总质量的质量,这不超过电子和原子核的电动力学相互作用框架,确保没有辐射,其中该方法还包括原子向化学分子的转化或1电子和1质子从体积中反向转化为1中子,这些基本粒子可以是游离的,能量和质量的外部交换等于带正电荷的质量且等于中子和质子质量的减少。该方法进一步包括对形成初始气体和液体中不包含的新化合物的物理效应的逆反应,释放原子重组为原始分子的过程中产生的能量,其中通过初始影响的组合来执行所提出的方法,例如,12C1H4=16Ne=16O,而该方法进一步包括在不改变原子序数、质量数、原子量的情况下,作为物理冲击的反应来重新排列某些分子的结构,在此过程中合成新的化合物,包括那些不包含在初始气体和液体中的化合物,同时释放这些合成反应中产生的能量,例如14N2=12C16O;12C16O2=14N2 16O。所提出的方法是通过初始影响的组合来实现的,诸如:·温度升高至250℃,理想地为140℃至150℃;·将压力(产生减压气氛)降低至‑100kPa,理想地为‑65kPa;·产生驻压力波;·击穿电压为1至15kV的放电(摩擦静电放电、阻挡放电、火花放电);·根据气体中放电情况,反应器中磁场值为70至120nTl;·微爆炸;·冲击,冲击力,产生50,000至150,000g的负加速度;·或这些影响的组合。用于转化烃和非烃气体和液体的设备由以下组成:·加速模块,是一件将气体和液体的混合物加速到30至400m/s速度的设备;·减速模块,其是摩擦静电能量发生器,覆盖反应器横截面的70%至90%;·摩擦静电发生器,由两个并排放置的电极组成,正电荷和负电荷在两个电极上相互产生;·减速模块后的减压气氛区。

    一种以可再生能源为动力的绿氨合成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612547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311188747.X

    申请日:2023-0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可再生能源为动力的绿氨合成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S1:提供高温反应气;S2:通过至少部分所述高温反应气对原料气进行升温处理,得到升温的原料气和第一降温混合气;S3:通过所述第一降温混合气对吸附有氨气的吸附剂进行升温处理使所述氨气脱附,得到含氨气的脱附气体;S4:将所述脱附气体进行降温处理、闪蒸处理,得到液氨和第一闪蒸气;以及S5:通过所述吸附剂对所述第一闪蒸气进行氨气的吸附。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以可再生能源为动力的绿氨合成方法,通过对所生成的氨气进行低温吸附、高温脱附可实现氨的高效回收;且体系的能量利用合理,降低了能耗,同时简化了装置操作的运行难度,更加适应绿氨场景的应用。

    用于生产光气的方法和反应器

    公开(公告)号:CN115066394B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180012773.X

    申请日:2021-01-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反应器中在催化剂存在下通过一氧化碳和氯气的气相反应生产光气的方法,该反应器包括多个彼此平行布置的接触管,所述接触管填充有催化剂并且至少一种流体换热介质在接触管周围流动,将氯气输入料流和一氧化碳输入料流的混合物的进料流导入接触管中并反应以形成含光气的产物气体混合物,其特征在于,将产物气体混合物在接触管的出口端从接触管中排出。本发明方法的特征在于,在反应器中进行气相反应,使得接触管中最高温度的位置(热点)以预定的迁移速度沿接触管的纵轴移动,热点在接触管纵向上的迁移速度为1至50mm/天。本发明还涉及用于实施所述方法的反应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