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11402259U
公开(公告)日:2020-09-01
申请号:CN202020040779.0
申请日:2020-01-09
Applicant: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 青岛贝曼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海底沉积物原位剪切波发射换能器。所述海底沉积物原位剪切波发射换能器包括不锈钢外壳、保护罩、预应力压板、上绝缘片、压电陶瓷片、下绝缘片、铍青铜振片以及导线。本实用新型通过保护罩和不锈钢外壳的外形设计,使得剪切波发射换能器易于贯入海底沉积物中,无需钻孔;且剪切波换能器通过导线与信号发射模块相连,便于在甲板对信号进行控制,产生稳定可控的信号源;本实用新型通过预应力压板对压电陶瓷片施加预应力,增大了压电陶瓷片的应变能力和压电陶瓷片的强度,使之更加耐受冲击;本实用新型利用铍青铜材料的高强弹性,将压电陶瓷片的应变传递到铍青铜振片,提高了剪切波的转化效率。(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10626680U
公开(公告)日:2020-05-26
申请号:CN201921382631.9
申请日:2019-08-24
Applicant: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海洋地震数据光电转换单元,包括电源模块、控制模块、通讯模块、光电转换模块,有效执行地震数据的信号转化和传输,数据传输稳定性强、传输距离更远,数据传输的速率更快,有效保证数据转换和传输的可靠性和精确度以及数据处理的及时性。多个采集通道的设置,每个采集通道对应适当数量的地震数据采集元件即水听器,有效压制了数据采集中的随机噪声,进一步保证了数据采集的精密性,从而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和可采信度,使得勘探能够获得良好的探测信息。(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10626679U
公开(公告)日:2020-05-26
申请号:CN201921382388.0
申请日:2019-08-24
Applicant: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海洋地震数据传输单元,包括控制模块、电源模块和通讯模块,控制模块用来解析并发送控制指令并对汇集的地震数据进行编排整理,电源模块给所述数据传输单元提供电能,通讯模块执行控制指令和地震数据的传输,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数据传输单元进行数据的编排与传输,具有较高的数据传输效率和准确率,有助于获得良好的海洋勘测信息。(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20438561U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22090955.8
申请日:2023-08-04
Applicant: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深海震源电极阵列激发气体暂存装置,包括脉冲电源舱、电极阵列舱、气体暂存舱和气体输送舱,脉冲电源舱包括控制模块、充电模块、放电模块和储能模块,电极阵列舱包括多电极阵列,气体暂存舱包括减压舱和恒压阀。本实用新型通过脉冲电源舱控制电极阵列舱的使用,电极阵列舱内的多电极阵列内置在海水中放电产生脉冲声波电解海水,产生不凝性气体,气体通过连通管进入气体暂存舱中,由于气体暂存舱与电极阵列舱连通,为了不因氢气的累积而导致气体暂存舱内压提升,在气体暂存舱中配备独立的减压舱及恒压阀,对进入的气体进行排放,使得多电极阵列可以持续工作,从而可以大幅提高地震探测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12965453U
公开(公告)日:2021-04-13
申请号:CN202021031875.5
申请日:2020-06-08
Applicant: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稀疏激发宽频震源系统,包括震源发射阵列及震源激发控制系统;震源发射阵列包括第一频段发射阵列和第二频段发射阵列;震源激发控制系统包括:第一控制端和第二控制器;第二控制端:包括第三控制器,第一储能单元及与其连接的第一放电模块,第二储能单元及与其连接的第二放电模块;两个放电模块分别连接至第一频段发射阵列和第二发射阵列;第三控制器生成第一放电模块或第二放电模块的控制信号。本发明双主频激发拖曳阵包含了至少两种频段的震源发射阵列,可以实现地震震源的宽频随机激发。
-
公开(公告)号:CN211014673U
公开(公告)日:2020-07-14
申请号:CN201921919095.1
申请日:2019-11-08
Applicant: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IPC: G01V3/4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海洋探测领域,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海洋地磁场难以观测的问题,公开了一种海底地磁日变观测装置,包括浮力球、传感器舱、电子舱和释放回收单元,所述传感器舱内设置有磁力传感器,所述电子舱内设置有供电模块、数据采集控制模块、存储模块和无线传输模块,所述供电模块用于给电子舱和传感器舱供电,所述数据采集控制模块与所述存储模块和无线传输模块连接,所述传感器舱内的磁力传感器通过水密电缆与所述电子舱内的数据采集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浮力球、传感器舱、电子舱和释放回收单元之间依次通过缆绳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够提高海洋地磁探测的精度,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220367426U
公开(公告)日:2024-01-19
申请号:CN202322091362.3
申请日:2023-08-04
Applicant: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深海震源电极阵列激发气体吸收装置,包括脉冲电源舱、电极阵列舱、气体暂存舱和移动终端,电极阵列舱的内部设置有多电极阵列和无线通讯器,气体暂存舱的内部设置有气体吸收件和定位器。本实用新型电解出的气体通过气体暂存舱分别进入到气体吸收件内,以维持气体暂存舱内为常压状态,通过内部的气体吸收件对流入的气体进行吸收,使得可以将气态氢气转化为固态存储,保持舱内压力恒定或基本恒定,使得电极阵列舱可以持续工作,电极阵列舱的震源子波品质保持不变,不会随着时间的延续导致内压的抬升和震源子波品质的下降提高地震探测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14586036U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2121068435.1
申请日:2021-05-18
Applicant: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海底震源及海底探测系统。海底震源包括:底座,底座上设置有第一承压仓、第二承压仓和第三承压仓;第一承压仓内设置有中央控制单元、水声通讯单元、子波记录单元;第二承压仓内设置有能量供给单元;第三承压仓内设置有地震波激发单元。海底探测系统包括间隔设置的若干海底震源及海底地震仪。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震源工作时位于海底,不需要调查船拖曳作业,不需要调查船提供能源,工作时被置放于海底,工作后可被回收,在海底激发地震波,避免了地震波激发后在海水中远距离传播导致的能量损失,提高了地层穿透深度。
-
公开(公告)号:CN211336354U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1922197590.2
申请日:2019-12-10
Applicant: 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 ,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深远海磁力异常探测的浮标,包括浮体,所述浮体上方设置浮标上架,所述浮体底部通过锚绳连接声学释放器,所述声学释放器底部通过锚链连接锚块,所述浮体内部设置仪器舱和电池舱,所述浮标上架顶部设置北斗通信终端和GNSS定位设备,所述仪器舱内部从上至下依次安装有数据采集器、姿态传感器、波浪传感器、三分量磁通门传感器和铯光泵磁力传感器,本实用新型的浮标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适合在深远海的长期定点磁异常探测,且灵敏度高,能够正确地识别目标,并直接准确地测定目标的方位,为预警和攻击等军事行动提供准确的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210954358U
公开(公告)日:2020-07-07
申请号:CN201921381406.3
申请日:2019-08-23
Applicant: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海洋地震电缆及其工作段,工作段用来采集并传送地震数据,包括至少一个水听器和至少一个数据采集单元,水听器用来执行所述人工反射地震信号的采集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数据采集单元用来将经电信号处理后的所述人工反射地震信号进一步转化为数字信号并发送给所述数据传输单元。每个数据传输单元对应一个工作段并位于该工作段的前端;根据探测目标的埋藏深度确定电缆工作段的数量,可以设置多个数据传输单元以及与其对应的工作段,有效保证经海洋地震电缆传输的地震数据更稳定、传输距离更远,能够获得良好的探测信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