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脉动衰减装置、压缩机及空调器

    公开(公告)号:CN108223383A

    公开(公告)日:2018-06-29

    申请号:CN201810130547.1

    申请日:2018-02-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压力脉动衰减装置、压缩机及空调器。压力脉动衰减装置包括:主体,主体上设置有流体通道和多组孔径不同且与流体通道连通的通孔组,多组通孔组沿流体通道的长度方向依次布置;外壳,外壳设置在主体的外周,外壳与主体围设形成空腔,多组通孔组与空腔连通。本发明的压力脉动衰减装置具有多种衰减频率不同的共振腔,有效拓宽了压力脉动衰减装置内介质的共振频带,通过压力脉动衰减装置内介质的强烈共振可以使得螺杆压缩机的压力脉动幅值大幅降低,由此诱发的流体动力性噪音显著减小,进而达到降低螺杆压缩机的振动噪音的效果。

    多联机系统
    8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990304B

    公开(公告)日:2017-12-26

    申请号:CN201510359697.6

    申请日:2015-06-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多联机系统。该多联机系统包括一个室外机(1)和多个与室外机(1)通过第三换向阀(2)连接的室内机,各室内机的工作状态互相独立控制,多联机系统具有至少两台室内机处于不同工作状态的第一工作模式、室内机同时处于制热状态的第二工作模式以及室内机同时处于制冷状态的第三工作模式。根据本发明的多联机系统,能够满足多台内机任意模式的切换,既提高了能源利用率,又能够方便地满足用户的使用需要。

    空调系统压力控制方法
    8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697106B

    公开(公告)日:2017-07-25

    申请号:CN201310666512.7

    申请日:2013-12-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系统压力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检测到的室外环境温度和压缩机排气压力分别与预设温度范围和预设压力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判断是否需要降低排气压力,如果是,则转入步骤S2;S2、制冷时降低室内风机的转速,制热时降低室外风机的转速;S3、将检测到的吸气过热度或排气压力与预设过热度或预设排气压力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判断是否退出降低排气压力控制,如果是,则转入步骤S4;S4、当制冷时停止降低室内风机的转速,当制热时停止降低室外风机的转速。本发明的空调系统压力控制方法,能将系统排气压力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且该方法成本低,效果好,不会对空调系统可靠性产生影响。

    一种换向阀及空调机组
    8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065717B

    公开(公告)日:2017-07-07

    申请号:CN201510435702.7

    申请日:2015-07-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换向阀及空调机组,换向阀包括第一盖体,第一盖体的第一表面上设有第一通气口,第二表面上设有第二通气口和至少两个第三通气口,且在第一盖体中设有将第一通气口与第二通气口连通的第一连接通道和将第三通气口中的两个连通的第二连接通道,第一盖体能够绕一旋转轴线旋转,使第二通气口和第三通气口随第一盖体旋转从而与气管的连通关系改变,通过第一连接通道将与第一通气口连通的气管和与第二通气口连通的气管导通,同时通过第二连接通道将与第三通气口中的两个连通的气管导通,以实现换向阀的换向。本发明的换向阀适应性较强,在设备中实际安装时更为方便;而且控制所需的结构件较少,使得控制过程更加简便。

    离心风叶、离心风机和空调器

    公开(公告)号:CN104806567A

    公开(公告)日:2015-07-29

    申请号:CN201410033452.X

    申请日:2014-01-2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D29/30 F04D29/663 F04D29/66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离心风叶、离心风机和空调器,离心风叶包括:风叶本体;隔板,设置于风叶本体内部,隔板包括隔板本体和轴套容纳部,隔板本体垂直于风叶本体的轴线方向设置,轴套容纳部沿风叶本体的轴线方向延伸并由隔板本体的第一侧贯穿至隔板本体的第二侧;隔板还包括弧形过渡部,设置于轴套容纳部与隔板本体的连接处。应用本发明的离心风叶,在轴套容纳部和隔板本体的连接处设置弧形过渡部,可以通过弧形过渡部使气流顺着隔板的方向发展,消除由于气流转弯而产生的涡流,从而达到减少或避免产生涡流噪音的目的。

    空调机组及其电器元件散热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595989A

    公开(公告)日:2015-05-06

    申请号:CN201310535428.1

    申请日:2013-10-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F1/24 F24F11/30 F24F11/62 F24F2110/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机组及其电器元件散热控制方法,包括:压缩机,具有吸气口;冷凝器,具有冷媒出口;电器元件,设置在空调机组的壳体内;热管散热器,具有换热介质入口和换热介质出口,换热介质入口与冷媒出口相连,换热介质出口与吸气口相连,电器元件与热管散热器的加热段相连。控制方法包括:判断是否需要启动热管散热器;若需要,则向热管散热器内输入换热介质;否则,排出换热介质。本发明提供的空调机组及控制方法,将热管散热器的入口和出口分别与冷媒出口及吸气口相连,由冷凝器提供一小部分空调冷媒到热管中工作,又由压缩机吸气口将冷媒吸出停止热管工作;此方法无需额外给热管添加工质,散热迅速稳定,散热效率更高。

    空调器
    8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329727A

    公开(公告)日:2015-02-04

    申请号:CN201410550875.9

    申请日:2014-10-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F1/16 F24F13/222 F24F13/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空调器,包括室外机和室内机,室外机包括冷凝器,冷凝器中不设有过冷管,室内机包括过冷管和接水盘,过冷管安装在接水盘中。由于室内机中设有过冷管并安装在接水盘中,使空调可以通过室内机的冷凝水对制冷剂进行过冷,冷凝器底部不需要设置过冷管,因此可以降低冷凝器的高度,从而实现减小室外机壳体的高度,增加装柜量的目的。同时,由于依靠制冷时室内机的冷凝水实现制冷剂过冷,使得传热温差增大,还可以有效提高过冷度,进而增加制冷量。

    空调内机、换热器导风调节装置及换热器导风调节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900148A

    公开(公告)日:2014-07-02

    申请号:CN201210568126.X

    申请日:2012-12-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内机,包括机壳及设置于所述机壳内的换热器,所述换热器包括多个按照制冷剂流路划分的换热分区,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机壳内,用于调节换热器进风分布的换热器导风调节装置;所述换热器导风调节装置包括:与所述换热分区对应设置,用于测量所述换热分区温度的测温元件;导风叶片单元,所述导风叶片单元包括与所述机壳转动配合的导风叶片及驱动所述导风叶片转动的驱动装置;根据所述测温元件采集的温度数据控制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导风叶片转动的控制器。本发明提供的空调内机,提高了换热器的换热效率,提高空调能效。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换热器导风调节装置及换热器导风调节方法。

    空调器及其空气调节方法
    8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512184A

    公开(公告)日:2014-01-15

    申请号:CN201210201689.5

    申请日:2012-06-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及其空气调节方法,其中,空调器包括:壳体(10),具有进风口(11)和出风口(12);风机(20),位于靠近进风口(11)处或者出风口(12)处;蒸发器(30),设置在壳体(10)内,并位于风机(20)和出风口(12)之间或者位于进风口(11)和风机(20)之间,空调器还包括:冷却器(40),设置在壳体(10)内并位于蒸发器(30)朝向进风口(11)一侧。本发明的空调器无需增大蒸发器和冷凝器的面积即可提高能效,并且成本低廉。

    空调器及制冷剂泄漏检测方法
    9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755749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917339.8

    申请日:2024-12-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空调器及制冷剂泄漏检测方法,空调器包括:室外机、室内机、以及用于连通室外机和室内机以形成制冷剂循环回路的两个连接管,每个连接管的外壁均设有温度检测组件。第一种制冷剂泄漏检测方法包括:在连续时间△h内对同一个连接管处的温度进行检测得到T开始和T结束;根据T开始和T结束之间的温差、以及T结束分析是否连接管发生泄漏。第二种制冷剂泄漏检测方法包括:检测第一连接管处的温度T1、第二连接管处的温度T2;根据T1和T2之间的温差、T1以及T2分析连接管是否发生泄露。本发明通过分析连接管处的温度数据,实现对制冷剂泄漏的及时发现和有效处理,从而确保空调机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