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器及活化水制备装置
    8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092988A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210883280.X

    申请日:2022-07-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反应器及活化水制备装置,反应器设有用于输送水和气体的气液通道、与气液通道连通的第一接电口、用于容纳水的第一容纳腔、及与第一容纳腔连通的第二接电口,第一容纳腔的内壁至少部分设置于气液通道的底壁的上方,第一接电口设置有与气液通道内的水电连接的第一电极,第二接电口设置有与第一容纳腔内的水电连接的第二电极,第一容纳腔内的水用于对气液通道内的水的液面进行放电。本申请通过第一容纳腔内的水对气液通道内的水的液面进行放电时,使得气液通道内的空气及水均能够在高能量的作用下产生等离子体并溶解在水中,提高了反应器及活化水制备装置制备活化水的制备效率。

    净化装置及空气净化器
    8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659217A

    公开(公告)日:2022-06-24

    申请号:CN202210443806.2

    申请日:2022-04-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净化装置,包括通风结构和储液结构,通风结构和储液结构相连,储液结构上设置有电离结构,空气由通风结构流入储液结构内,气液混合物经电离结构电离,以使离子液泡荷电后对物体表面杀菌消毒。还公开一种空气净化器。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净化装置及空气净化器,通过净水和电净化共同处理空气中的污染物,能够同时去除空气中的污染物和对物体表面杀菌消毒。

    一种活化水制作装置
    8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162906A

    公开(公告)日:2022-03-11

    申请号:CN202111412846.2

    申请日:2021-11-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活化水制作装置,包括:水箱,设置有排水口;等离子气泡产生装置,至少部分设置在水箱内;其中,等离子气泡产生装置能够产生等离子气泡,等离子气泡能够与水箱内的水混合以形成活化水。基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利用等离子气泡与水混合的方式,保证了等离子完全与水融合形成活化水。这样提高了等离子与水的融合程度,从而提高了装置制作活化水的效率。

    等离子体活化水发生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及清洗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3993262A

    公开(公告)日:2022-01-28

    申请号:CN202111340562.7

    申请日:2021-11-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等离子体活化水发生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及清洗设备,电极棒设置在所述导气管中,所述电极棒的顶端设置在所述最低注水水位的下方,可以在水中实现电火花放电,由于不会形成气液两相的界面,放电过程中基本没有臭氧产生,降低空气污染的风险。同时,将放电结构置于待处理水溶液中,有效降低了放电时电极棒的温度,长期放电更加稳定,同时延长了电极棒使用寿命。更为重要的是,在电极棒上形成的等离子体,所处的环境均为液体环境,因此可以有效地提高与水之间的融合效率,进而提高消毒水的制备效率。

    集尘极板及空气净化装置
    8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843046A

    公开(公告)日:2021-12-28

    申请号:CN202111245077.1

    申请日:2021-10-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集尘极板及空气净化装置,空气净化装置包括:放电模块,用于放电使空气中的颗粒带电;集尘杀菌模块位于流经放电模块的空气的下游。空气净化装置具有集尘模式和杀菌模式,在集尘模式时,放电模块放电,电离放电模块周围的空气使空气中的颗粒带电,之后空气携带带电颗粒流向下游的集尘极板,集尘极板受控吸附带电颗粒,如此将空气中的颗粒收集在集尘极板上。在杀菌模式时,放电模块关闭,集尘极板自身进行微放电杀菌,利用微放电产生的高能等离子体对细菌病毒进行刻蚀,对集尘极板上的细菌和病毒起到消杀效果,防止之后拆卸集尘极板进行清洁时,用户二次感染细菌病毒。

    一种过滤组件和空气净化装置
    8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731633A

    公开(公告)日:2021-12-03

    申请号:CN202111153890.6

    申请日:2021-09-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过滤组件和空气净化装置,其中,过滤组件包括:放电电极和地电极;滤网,其制造材料包括电介质材料,位于放电电极和地电极之间并与地电极相对设置,放电电极与滤网的间距为d1,0≤d1≤20mm。本发明的过滤组件能够借助放电电极和地电极之间的电场实现滤网极化充电,滤网间歇性充电保证了静电吸附效应对超精细颗粒物的恒效净化效果,避免了因滤网长期使用静电衰减带来的净化效率减弱问题。同时,该过滤组件模型,即滤网处于放电电极和地电极之间,能够使附着在滤网上的灰尘呈树杈状生长,该形貌生长的灰尘不易堵塞滤网网孔,在同样容尘量条件下明显提升了净化效率。

    静电除尘装置
    8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346736B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2010202767.8

    申请日:2020-03-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静电除尘装置,包括:放电模块,包括多个放电结构,多个放电结构由内至外依次套设,各个放电结构均包括放电模块接地筒和放电组件,放电模块接地筒绕放电组件的周向设置;各个放电组件均包括第一自由端和第一固定端,第一自由端插设在相应的放电模块接地筒内,第一固定端位于相应的放电模块接地筒外;集尘模块,集尘模块设置在各个放电结构的放电组件远离该放电结构的放电模块接地筒的一侧,以使气体经过放电模块后进入集尘模块。本发明的静电除尘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静电除尘装置需要的放电电压较高的问题。

    电净化装置、空气净化器及油烟机

    公开(公告)号:CN111729758A

    公开(公告)日:2020-10-02

    申请号:CN202010605203.9

    申请日:2020-06-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净化装置、空气净化器及油烟机,电净化装置包括吸附极、放电极针以及放电极尖端,放电极针的至少部分穿设在吸附极内,放电极针与吸附极之间形成供气体通过的气体通道;放电极尖端位于气体通道内,放电极尖端设置在放电极针的外壁上;其中,放电极针为筒状结构,放电极针的筒壁上设置有与放电极针的筒腔连通的清洗孔,以通过由清洗孔喷出的清洗液对吸附极进行清洗,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电净化装置不便于清洗的问题。

    静电除尘装置
    8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135955A

    公开(公告)日:2020-05-12

    申请号:CN202010037057.4

    申请日:2020-01-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静电除尘装置,包括:放电极;收尘极,与放电极相对间隔设置,与放电极之间形成除尘电场;调节机构,控制放电极与收尘极之间的间距随着除尘电场内气流量的变化而反比例变化。当进入除尘电场的气流速度较大、风量较大时,使放电极和收尘极之间的间距变小,一方面以增大电场强度,使带电灰尘受到较大的电场强度后提高除尘率;另一方面,缩短带电灰尘在除尘电场中的移动距离,在带电灰尘的载荷还较高时便可遇到收尘极,使较多的颗粒物在自身所带的载荷没有衰减完之前便会遇到收尘极,较多的灰尘可以被吸附在收尘极上,提高除尘率。同时电极的电压不需要增大,防止电机电压过高而击穿除尘电场反而影响除尘效果并消耗电量。

    电极结构及静电净化设备
    9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560267A

    公开(公告)日:2019-12-13

    申请号:CN201910885715.2

    申请日:2019-09-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电极结构及静电净化设备。电极结构包括:电晕丝,适于在电压作用下产生等离子体;和若干个电离针,一端接触且固设于所述电晕丝上,另一端朝向背离所述电晕丝的方向延伸。电晕丝和电离针形成多级电离结构,使得电晕丝在较低电压下,产生高浓度和高强度的电离电子,实现对空气的消毒净化。由于本发明的电极结构电力电压较低,因此实现较低浓度的臭氧生成或无臭氧生成,24小时臭氧浓度远远低于国家标准,并且有效避免电晕丝在高压下产生电击穿的问题,更加安全可靠。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