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收线盒及采用其的电器设备

    公开(公告)号:CN206283056U

    公开(公告)日:2017-06-27

    申请号:CN201620998527.2

    申请日:2016-08-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缆收纳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收线盒及采用其的电器设备。收线盒包括盒体,以及用于封盖盒体开口端的压线盖,所述压线盖的内侧设置有线架,所述盒体上设置有过线孔,线缆从过线孔穿入盒体并缠绕在线架上。同时还提供了采用上述收线盒的电器设备。本实用新型通过手动将线缆即电源线或外接线缠绕在线架上,能够将线缆收纳与收线盒内,由于收线盒的结构比较简单,使其具有的制造成本低、占用空间小的优点,同时也解决了线缆容易打结的问题。

    连接管组件及空调系统
    82.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5593078U

    公开(公告)日:2016-09-21

    申请号:CN201620121334.9

    申请日:2016-02-1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连接管组件及空调系统。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管组件,包括盖体和设置在盖体内部的多个连接管,盖体上设置有用于卡接管路的卡扣结构,盖体采用保温材料。本实用新型通过将连接管设置在盖体内部,并在盖体上设置卡扣结构,用于卡接管路。使得所有管路形成一个整体组件,一方面方便生产安装;另一方面也使得整个组件外观形状规则,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成相应的形状或者设置相应的装饰件,使得整个连接管路更美观。

    空调面板及空调面板成型模具、空调

    公开(公告)号:CN205372957U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申请号:CN201520550112.4

    申请日:2015-07-2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调面板及空调面板成型模具、空调。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面板,空调面板的前端部的外侧面上具有渐变纹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面板及空调面板成型模具、空调,通过在空调面板的前端部的外侧面上设置渐变纹理,渐变纹理起到加强筋的作用,从而有效提高面板的结构强度。

    一种空调面板的开合结构及具有其的室内机和空调器

    公开(公告)号:CN210425265U

    公开(公告)日:2020-04-28

    申请号:CN201920443592.2

    申请日:2019-04-0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调面板的开合结构及具有其的室内机和空调器,所述开合结构包括设于室内机上的导向机构和设于面板上的连接机构,所述导向机构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所述连接机构包括与所述第一导轨连接配合的第一连接件和与所述第二导轨连接配合的第二连接件;其中,所述连接机构在所述导向机构内的动作使所述面板沿预设方向移动至预设位置,并使所述面板在所述预设位置处转动,以打开所述面板。本实用新型的开合结构在需要打开面板时,可以先将面板移动至预设位置,使得面板避开墙体和敲落孔管路的影响,能够在该预设位置处转动至完全展开状态,使得面板的打开更加方便快捷。

    空调内机及其机壳装置
    8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6572729U

    公开(公告)日:2017-10-20

    申请号:CN201720154838.5

    申请日:2017-02-2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机壳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开设有第一进风口及第二进风口,所述第二进风口位于所述壳体的侧面;面板组件,包括内框及进风面板,所述进风面板可运动设置于所述内框上;连杆组件,连接所述内框与所述进风面板;及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连杆组件带动所述进风面板打开或者关闭所述第二进风口。通过驱动组件带动连杆组件使进风面板相对于内框运动以调节进风面积,进风面板关闭时进风面积最小,进风面板打开时进风面积增加,有效的解决目前空调内机的进风面积恒定导致的影响空调内机的出风量的问题,改变进风量,进而调节空调内机的出风量,提高用户使用时的舒适度。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空调内机。(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空调器
    8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6160291U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621182580.1

    申请日:2016-10-2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壳体;风道,设置在壳体内;第一进风口,设置在壳体上并与风道连通;出风口,设置在壳体的底壁上并与风道连通;换热器和风机,设置在壳体内,由第一进风口进来的风依次经过换热器和风机后从出风口吹出;第二进风口,设置在壳体的侧壁上,第二进风口与风道连通并且第二进风口与风道的连通处位于换热器的下游。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空调器吹出的冷风不够柔和,舒适度不佳的问题。

    导风装置及空调器
    8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6094488U

    公开(公告)日:2017-04-12

    申请号:CN201621108943.7

    申请日:2016-10-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导风装置及空调器,其中,导风装置包括连杆组件和导风板组件。其中,连杆组件包括第一驱动机构和安装在其上的连杆,第一驱动机构用于驱动连杆转动,连杆可转动地设置在室内机的出风口处。导风板组件可转动地设置在连杆上。使用时,第一驱动机构驱动连杆在室内机的出风口处转动。由于导风板组件是可转动地设置在连杆上的,随着连杆的转动,导风板组件的旋转轴心的位置也会随着连杆的转动的而发生变化。这样,导风板组件就能在不同的旋转轴心的位置转动,使得导风板组件的出风模式多样化。该技术方案采用简单的机构就能实现导风板组件的出风模式多样化,便于制造。

    出风结构及吊顶式空调设备

    公开(公告)号:CN206018937U

    公开(公告)日:2017-03-15

    申请号:CN201621007194.9

    申请日:2016-08-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出风结构及吊顶式空调设备,出风结构包括:设有内部风道的外壳连通的出风口(1),在相邻的各个所述出风口(1)之间设有间隔件(2),所述间隔件(2)两侧的轮廓线相对于所述外壳(4)向外的延长线能够相交,以形成出风交叉区域。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相邻出风口设置两侧轮廓线向外方向的延长线能够相交的间隔件,使得从相邻出风口排出的气流能够交叉,从而扩大出风的覆盖范围,相比于现有的吊顶机出风口结构,本实用新型能够尽量的减少出风死角,使得出风机构排出的气流比较均匀,进而使气流流动区域内温度更加均衡,提高在该区域中人体的舒适度。(4),在所述外壳(4)上设有多个与所述内部风道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