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重组模块的压缩机结构及电器设备

    公开(公告)号:CN217842012U

    公开(公告)日:2022-11-18

    申请号:CN202221932864.3

    申请日:2022-07-2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重组模块的压缩机结构及电器设备,涉及压缩机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的压缩机包括电机模块、泵体模块和分液器模块;所述电机模块包括第一曲轴,所述泵体模块包括与所述第一曲轴可拆卸连接的第二曲轴,所述泵体模块还包括泵体入口管,所述分液器模块包括与所述泵体入口管可拆卸连接的分液器出口管。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能够降低压缩机开发的材料成本和时间成本,当压缩机出现故障时,够较快发现异常原因,处理故障时针对异常模块进行替换即可,节约材料成本。

    压缩机以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公开(公告)号:CN216842210U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2220072945.4

    申请日:2022-01-12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压缩机以及具有其的空调器,包括壳体和电机结构,电机结构设置于壳体内;电机结构包括定子结构,定子结构与壳体之间设置有止挡结构,止挡结构上设置有回油结构,回油结构能够引导壳体内的冷冻油自止挡结构的轴向一侧回流向轴向另一侧,冷冻油的回流方向与冷媒的流向相反。根据本申请的压缩机以及具有其的空调器,能够有效保证冷冻油回流。

    流体机械及空调器
    8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9139368U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223424242.2

    申请日:2022-12-16

    Inventor: 赵旭敏 刘达炜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流体机械及空调器。流体机械包括:壳体;气缸,气缸设置在壳体的内部,气缸具有滑片槽;滑片,滑片与滑片槽滑动连接,且滑片的至少一部分容置在滑片槽内;其中,壳体的内径D、气缸的内径d和滑片的长度L满足:(D‑d)/2‑L≤3mm。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压缩机运行过程中滑片的摩擦损耗较大的问题。

    泵体组件、压缩机和空调器

    公开(公告)号:CN219139367U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223424209.X

    申请日:2022-12-16

    Inventor: 赵旭敏 刘达炜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泵体组件、压缩机和空调器,泵体组件包括气缸和滑片,其中,气缸具有腔体以及与腔体连通的滑片槽;滑片滑动设置在滑片槽内,且滑片的头部朝向腔体一侧,滑片的尾部远离腔体一侧;其中,滑片槽远离腔体的一端设置有弹性件,弹性件朝向滑片的尾部的一端与滑片线接触或面接触,且弹性件为滑片的尾部提供多点支撑力的作用。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压缩机在运行过程中,泵体组件的滑片的受力不均衡,容易产生抖动的问题。

    空调系统
    8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8379639U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2222735947.X

    申请日:2022-10-1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调系统。该空调系统包括:准二级压缩机,准二级压缩机包括高压气缸和低压气缸;室内换热器,包括第一室内换热器和第二室内换热器,第一室内换热器与低压气缸的吸气口连通,第二室内换热器与高压气缸的吸气口连通;室外换热器;闪蒸器,设置在室外换热器与室内换热器之间,室外换热器连通至闪蒸器的进口;室外换热器与闪蒸器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一节流装置,第一室内换热器的制冷剂入口通过第二节流装置与闪蒸器的出液口连通,第二室内换热器的制冷剂入口与闪蒸器的出液口连通,高压气缸和低压气缸至少一个的压缩腔与闪蒸器的出气口连通。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系统,能够增加系统制冷量,降低压缩机功耗,提升系统性能。

    一种泵体和压缩机
    8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7107431U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221014425.4

    申请日:2022-04-2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泵体和压缩机,包括:气缸,包括缸体以及连接设在缸体两端的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并在缸体内成型有工作腔,第二端盖上设置有补气孔;滚子,呈环筒设置,设于工作腔内,沿轴向设置有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并与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的内壁对应抵接,滚子适于在外力作用下,在气缸内作偏心转动;第一过渡结构,设置在第一端面上,其远离滚子的内孔的一端与滚子的内孔的间距为A;第二过渡结构,设置在第二端面上,其远离滚子的内孔的一端与滚子的内孔的间距为B,A>B。这样设置相对缩小了朝向补气孔一侧的第二过渡结构所占空间,在避免或减少补气孔与滚子的内孔的连通的前提下,增大了补气孔的可开孔区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