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732761B
公开(公告)日:2013-04-03
申请号:CN201010017101.1
申请日:2010-01-0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氧化钛纳米管负载骨形态发生蛋白的人工关节及其制备方法,在这种人工关节金属基体表面有一层经紫外光照射过的管状结构的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层,其层内进一步负载有骨形态发生蛋白(BMP)。所述的用氧化钛纳米管负载骨形态发生蛋白的人工关节制备方法为:选用纯钛或钛合金加工人工关节,然后采用两步阳极氧化技术在纯钛或钛合金人工关节表面获得具有管状结构的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层,再将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层进行紫外光照射,最后采用离心负载技术在经紫外光照射的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层内负载骨形态发生蛋白。
-
公开(公告)号:CN101401962B
公开(公告)日:2013-02-27
申请号:CN200810235075.2
申请日:2008-11-0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明胶球形多孔颗粒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装置。制备步骤为:第一步,以蒸馏水配制明胶溶液;第二步,将明胶溶液从加料口加入储料罐,控制储料罐中的压力为0.08~0.5MPa,以保证明胶溶液从管径为φ0.5~3mm的导液管以10~60滴/min的速度均匀流出。从导液管流出的明胶溶液在管口处长大到约φ0.8~4mm的近球形颗粒后滴落,而后滴入保温容器内的温度为-(10~20)℃的冷凝液中冷凝,形成球形度好、粒径均一的明胶球形多孔颗粒材料;第三步,将第二步冷凝后的球形颗粒分离、冷冻干燥;交联处理,清洗,得到明胶球形多孔颗粒材料。这种球形颗粒材料具有均一的粒径分布,内部含有大量的互通微孔,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可在组织修复和药物缓释中得到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1401953B
公开(公告)日:2013-02-27
申请号:CN200810235078.6
申请日:2008-11-0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磷酸盐生物陶瓷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和装置。所述的磷酸盐生物陶瓷微球粒径为φ0.8~4mm,颗粒本体内部为孔径小于150μm的微孔,微孔之间互通,孔隙率为65~90%,颗粒本体由含钙、镁、钠的磷酸盐组成。制备方法为:第一步,称取HA粉末和β-TCP粉末,混合均匀;第二步,取占HA和β-TCP混合粉末质量的5~15%的(NaPO3)6和Mg(H2PO4)2配制得到粘结剂溶液,取占HA和β-TCP混合粉末质量的0.5~5%的悬浮剂配制为溶液;第三步,把第二步中配制的粘结剂溶液和悬浮剂溶液混合均匀,然后把第一步中的混合粉末加入得到的溶液中,搅拌均匀制得陶瓷浆料;第四步,将第三步制备好的陶瓷浆料滴入保温容器冷凝,形成球形颗粒;第五步,将冷凝后的球形颗粒交联处理烧结,得到磷酸盐陶瓷微球。
-
公开(公告)号:CN101401971B
公开(公告)日:2012-11-28
申请号:CN200810235073.3
申请日:2008-11-0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胶原球形多孔颗粒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设备。制备步骤为:第一步,以质量浓度为1~5%的醋酸溶液配制胶原的质量占胶原醋酸溶液总质量的3~15%的胶原醋酸溶液;第二步,将溶液从加料口加入储料罐,控制压力为0.08~0.5MPa,以10~60滴/min的速度均匀流出。从导液管流出的胶原醋酸溶液滴入冷凝液中冷凝,形成球形度好、粒径均一的胶原球形多孔颗粒材料;第三步,将球形颗粒分离、冷冻干燥;交联处理3~24h,然后用无水乙醇清洗,得到胶原球形多孔颗粒材料。这种球形颗粒材料具有均一的粒径分布,内部含有大量的互通微孔,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可在组织修复和药物缓释中得到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1401956B
公开(公告)日:2012-11-28
申请号:CN200810235072.9
申请日:2008-11-0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壳聚糖球形多孔颗粒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装置。步骤为:第一步,以质量浓度为1~5%的醋酸溶液配制壳聚糖的质量占壳聚糖醋酸溶液总质量的5~25%的壳聚糖醋酸溶液;第二步,将溶液从加料口加入储料罐,通过压力表和压力控制阀控制储料罐中的压力为0.08~0.5MPa,以10~60滴/min的速度均匀流出。而后滴入保温容器内的温度为-(10~20)℃的冷凝液中冷凝,形成球形度好、粒径均一的胶原球形多孔颗粒材料。第三步,分离、冷冻干燥;交联处理,清洗,得到壳聚糖球形多孔颗粒材料。这种球形颗粒材料具有均一的粒径分布,内部含有大量的互通微孔,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可在组织修复和药物缓释中得到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2747404A
公开(公告)日:2012-10-24
申请号:CN201210243037.8
申请日:2012-07-1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光催化功能的复合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在钛或钛合金表面制备,是将纳米氧化锌光敏剂均匀、分散地沉积固定在同为半导体光敏材料的二氧化钛多孔材料上形成的一种新型光催化功能复合薄膜,兼具有吸附和分解净化功能,同时还具有两种半导体光敏材料复合形成的异质结所特有的光催化增强效应,在紫外光或自然光作用下,可对甲苯、苯酚等典型有毒液态有机污染物进行快速分离、高效吸附、快速降解处理,即使在无光条件下也可以通过高效吸附净化水源;也可作为一种高效的光敏剂,用于光动力疗法辅助治疗癌症。
-
公开(公告)号:CN101766841B
公开(公告)日:2012-10-24
申请号:CN201010017102.6
申请日:2010-01-0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稀土元素铈缓释功能性的人工关节及其制备方法,这种人工关节由纯钛或钛合金人工关节基体以及负载有稀土元素铈和骨形态发生蛋白(BMP)的微孔钛酸钠生物活性层组成。所述及的具有微孔结构的钛酸钠层生物活性层与金属基体表面结合,由钛或者钛合金基体表面与氢氧化钠溶液水热反应生成的钛酸钠微孔结构相互交替堆叠而成,铈与钠进行阳离子交换掺入涂层,BMP通过离心力与毛细管作用复合于微孔结构中。制备的方法为:首先选用纯钛或钛合金加工好人工关节;然后采用碱液水热合成技术在人工关节表面获得具有微孔结构的钛酸钠层;再通过溶液浸渍离子交换在微孔钛酸钠层内掺入稀土元素铈;最后采用离心负载技术在掺铈的微孔钛酸钠层内负载骨形态发生蛋白。
-
公开(公告)号:CN101401969B
公开(公告)日:2012-10-24
申请号:CN200810235063.X
申请日:2008-11-0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均一分布颗粒直径的胶原-壳聚糖-羟基磷灰石球形多孔颗粒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装置。本发明制备的胶原-壳聚糖-羟基磷灰石球形多孔颗粒材料:在颗粒本体内部含有大量的互通微孔,这种颗粒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有利于细胞的粘附的组织液的流动;胶原-壳聚糖-羟基磷灰石球形多孔颗粒材料具有均一的粒径分布,不需要筛分处理即可得到具有相同粒径的颗粒材料;因为根据表面张力公式:因为根据本方法制备的胶原-壳聚糖球形颗粒材料的粒径均一性好,而相同粒径的球形颗粒材料,充填后颗粒间空隙率最大,所以本发明的胶原-壳聚糖-羟基磷灰石球形多孔颗粒材料充填后有利于组织液的流动和细胞的迁移生长。
-
公开(公告)号:CN101401967B
公开(公告)日:2012-10-24
申请号:CN200810235061.0
申请日:2008-11-0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均一分布颗粒直径的胶原-β-磷酸三钙复合颗粒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装置。本发明制备的得到胶原-β-磷酸三钙复合球形颗粒:在颗粒本体内部含有大量的互通微孔,这种颗粒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有利于细胞的粘附的组织液的流动;复合颗粒具有均一的粒径分布,不需要筛分处理即可得到具有相同粒径的颗粒材料;相同粒径的球形颗粒材料,充填后能得到最大的颗粒间孔隙率。颗粒材料由胶原和纳米β-磷酸三钙组成,既具备了良好的降解能力,当用于骨修复时,又能为新骨形成提供Ca、P离子。
-
公开(公告)号:CN102090982B
公开(公告)日:2012-09-19
申请号:CN201110023969.7
申请日:2011-01-2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能释放锌和铈微量元素且具有纳/微米多孔表面结构的一种人工牙根或关节材料及其微弧氧化制备方法,这种人工牙根或人工关节是由纯钛或钛合金基体以及采用微弧氧化技术在其表面获得的掺杂有微量锌和铈元素、孔径在50nm到500mm之间变化可调控的多孔二氧化钛生物活性表面层组成,可以显著提高植入初期表面抑菌能力、生物活性、细胞调控能力,并具有多种有益功能。制备的方法为:首先选用纯钛或钛合金加工好人工牙根(关节);然后采用微弧氧化技术在其表面获得具有纳/微米多孔结构的二氧化钛生物活性层;同时在电解液中添加含锌元素和铈元素可溶性盐,利用微弧氧化过程进行同步掺杂。
-
-
-
-
-
-
-
-
-